漫威就像它的超級英雄,自置死地而後生

漫威電影發行的第三部復仇者聯盟系列電影《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亦是漫威影業十週年的扛鼎之作,在上映了短短兩週之內就突破了20.25億票房,後續的票房收割毋庸置疑會讓它榮登今年年度票房榜的前5名。恭喜漫威!

漫威就像它的超級英雄,自置死地而後生

在《復仇者聯盟3》上映之前的微博預熱就掀起一波熱潮,有劇透的、有複習前兩部的、還有各種剪輯花絮的,琳琅滿目,鋪天蓋地,席捲而來,讓你想錯過些啥漫威的訊息都是不可能的。在首映當天,從0點場開始北上廣深城市的各大IMAX影城全線飄紅,無一空座,火爆場面還讓影院們都加開了至凌晨2點多的場次,萬達影城甚至每隔15分鐘就有一場,可見漫威的粉絲是多麼強大。

漫威就像它的超級英雄,自置死地而後生

自置死地而後生的漫威

每個漫威故事中都有一個令人痛心的黑暗時刻:一片陰鬱可怕的廢墟中,超級英雄跪在地上,反派隨時準備置之於死地,而這個時刻也整整影射了漫威。

作為一家漫畫出版公司的漫威在上個世紀90年代憑藉《神奇蜘蛛俠》、《神奇四俠》等作品的成功在業界是如日中天,那個時候的漫畫書成了漫畫粉絲之間的一種資產,"收藏作品會使得'藏品'身價暴增,帶來財富"的泡沫經濟吸引著無數漫畫粉以成千上萬的金額交易,甚至還引來了資本家購入,把漫畫市場變成了期貨交易中心。1993年以後粉絲、零售商因收藏成本太高不再為漫畫買單,漫畫和卡片收藏價格開始暴跌,市場全盤崩潰,資本撤出,"漫畫收藏泡沫"破裂,漫威的市值一下萎縮到了原來的十分之一,董事局不得不想方設法,扭轉乾坤。

漫威就像它的超級英雄,自置死地而後生

在急需資金重振士氣的情況下,漫威開始"絕地求生"把注意力投放在電影上,靠低價售出旗下的超級英雄電影改編權來換取資金。環球帶走了綠巨人浩克,索尼帶走了蜘蛛俠,福克斯帶走了神奇四俠和X戰警。超級英雄們在他們的重塑下都獲得了不少的票房,但漫威卻只進賬了小小一部分的版權費。甚至還因某公司把超級英雄改編得不盡人意讓親生爸爸漫威先生受不了而買下了發行權禁止發行。

漫威就像它的超級英雄,自置死地而後生

漫威IP帝國,建立電影宇宙

當不想再把心愛的超級英雄拱手讓人吸金的漫威決定要自己製作電影時,才發現最受喜愛的超級英雄已經被賣光了,深思熟慮之下推出了"二線英雄"鋼鐵俠成為自己第一個獨立出品的電影。《鋼鐵俠》推出後一炮而紅,讓漫威收穫了5.85億美元的票房, 2009年,迪士尼以42.4億美元,原漫威市值50倍的價格收購了漫威。從此擁有了強大的營銷和周邊生產鏈。整個產業鏈被打通了"任督二脈",超級英雄的IP價值發揮到了極致。至此之後漫威影業像"開了掛"一般,步步高昇。

漫威就像它的超級英雄,自置死地而後生

在漫威製作的19部超級英雄影片中,共有5部影片的全球票房超過10億美元,其中《復仇者聯盟》更是超過了15億美元。而18部影片的全球平均票房,也輕鬆越過8億美元,堪稱名副其實的票房收割機。20年前的漫威還在四處舉債,20年後就已經把財富數額翻了又翻。

雖然漫威影業主席凱文·費奇表示,2019年上映的《復仇者聯盟4》將會是一個終結,有些角色即將謝幕告別漫威大家庭,經典IP要"大換血"。但這並不阻擋漫威宇宙未來的步伐,之後的電影將"截然不同"、"更新換代"。有哪些英雄會在《復仇者聯盟4》裡"領便當"呢?又有什麼新的角色會成為漫威宇宙的核心呢?我們帶著新的期許,拭目以待。

漫威就像它的超級英雄,自置死地而後生

從瀕臨破產的漫畫公司到建立了電影宇宙的IP帝國,漫威霸主的地位是不是已經鞏固?無法動搖了呢?就像滅霸一樣打個響指就能重整影業生態系統?蜻蜓FM《七分鐘有的聊》,我們來聊點大家都沒注意到的漫威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