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核塵來了

假如核塵來了

(崔永元造謠說我給日本福島核事故“洗地”(不知日本給了我多少洗地費,有兩億嗎?),我們就來看看我是怎麼“洗”的。)

沿海一些地方有些人開始搶購、囤積食鹽,據說是因為擔心日本福島核電廠發生的洩漏會汙染海洋,讓以後的食鹽沒法食用。這種擔心非常荒唐。即使發生了洩漏,也只是核電廠附近的海域受到汙染,不可能整個海洋都受汙染,核物質擴散到中國海域,早就被海水稀釋得可以忽略了。退一步說,即使以後海鹽都沒法吃了,還有礦鹽可備用呢。

也有人搶購碘鹽是因為聽說吃碘可以防輻射,在洩漏出來的放射性物質(稱為核塵,其實有的是氣體)擴散到中國之前,先做好預防。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核塵擴散到一、兩千公里之外的中國,而且嚴重到需要採取防範措施的地步,那麼日本早就成了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核輻射地區了。

假如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真的發生了,核塵真的來了,怎麼應付呢?這些塵埃的放射性活度已經很低,如果是在體外,不太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關鍵是要避免把它們吸入到體內去。因此防範的措施其實和對付沙塵暴差不多。在家時關閉門窗,把核塵擋在室外。出門時戴上口罩(普通口罩即可,但要戴嚴實),避免呼吸時吸入核塵。穿戴嚴實點,儘量避免皮膚暴露沾到核塵。回到家了,洗澡、洗衣服,洗掉沾上的核塵。

如果核塵中含有放射性碘,它們被吸入人體後,會在甲狀腺那裡積蓄,對甲狀腺造成損害,甚至能導致甲狀腺癌。這時候可以服用碘化鉀或碘酸鉀片劑進行預防。其原理是讓甲狀腺對碘的吸收達到了飽和狀態,再遇到放射性碘就沒法吸收它了。因此服用的碘片劑量要大(含100毫克碘,孕婦和3歲以上兒童減半,3歲以下兒童再減半,新生兒再減半)才能起到阻斷甲狀腺對放射性碘的吸收。因為碘是會被代謝出去的,過早服用就起不到作用,在吸入放射性碘之前的數個小時內服用碘片,就能幾乎百分之百地阻斷甲狀腺對放射性碘的吸收。即使在剛剛吸入放射性碘之後才服用碘片,有效性也能達到90%。但是由於碘片劑量大,遠遠超過人體對碘的需求量(一天150微克),副作用大,所以只在非常必要的時候才值得服用。40歲以上的人不推薦服用,某些甲狀腺疾病的患者也不能服用。

那些搶購、囤積碘鹽的人想靠吃碘鹽達到同樣的效果,是辦不到的,因為碘鹽的含碘量很低,每千克只含20~50毫克的碘,一天要吃上2~5千克鹽才能達到所需的劑量。還有人囤積西地碘片(也叫華素片),同樣沒用,因為一片西地碘片只含1.5毫克碘,一次要吃上六、七十片才夠劑量。海帶等富含碘的食物的碘的含量相比而言也是很低的,想靠“食療”來預防核輻射同樣不現實。

不要怪普通公眾沒有科學知識,即便是所謂的專家,有的在這幾天也在傳播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防核輻射土辦法。例如浙江大學一位核專家稱,遇到核輻射時首先要保護脖子,因為人的甲狀腺最容易吸收到碘,容易受傷害,建議人們穿高領衣服或戴上圍巾。這似乎是誤以為甲狀腺對碘是從體外吸收的,所以覺得把脖子圍起來就可以起保護作用避免放射性碘進入甲狀腺了。

還有一位衛生部放射衛生防護標準委員會委員認為在脖子上抹碘酒會有一點防護效果,甚至建議用喝少量碘酒的方式進行防護。碘酒雖然含有碘化鉀,但還含單質碘,而單質碘有腐蝕性和毒性,即使少量的碘酒也不能喝。碘能被皮膚微量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然後被甲狀腺吸收(所以抹在脖子上和抹在其他地方沒區別),但是這麼微量的碘是起不到阻隔甲狀腺吸收放射性碘的作用的。

在人心惶惶之際,人們最希望能得到專家的指導,而貌似權威的專家卻在提倡貽笑大方的土辦法,不僅無效,有的還有害,讓人無論如何也不敢信任他們。在這種情況下,還不如多學點科學知識,提高識別和自我防護的能力。

2011.3.16.

(收入《世界是如此的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