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外交大臣履職未滿月即訪華,中英「黃金時代」升級

英外交大臣履职未满月即访华,中英“黄金时代”升级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張文揚 蔣松辰 7月30日,英國新任外交大臣傑里米·亨特(Jeremy Hunt)開啟了他上任以來的首次出訪,目的地——北京。

這距亨特就任外交大臣還不滿一個月。7月9日,原為內閣衛生大臣的他被首相特雷莎·梅任命為外交大臣,接替當天下午因不同意首相脫歐新方案而宣佈辭職的鮑里斯·約翰遜。

中國是亨特在歐洲以外訪問的首個國家。“中國的發展和壯大對世界是機遇而非威脅。”來到北京後,亨特希望與中方加強戰略對話,加深瞭解友誼,深化各領域交流合作,推動英中關係“黃金時代”持續發展。

中國對中英兩國未來的合作亦有所期待。7月30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將這次對話定義為“富有成果的”。在同亨特共同主持第九次中英戰略對話後,他表示,歡迎英方以更富雄心的姿態參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開展三方合作先行先試,推進核電、金融、創新等領域合作,拓展人工智能、綠色能源、數字經濟等新產業、新業態合作。

共識

亨特此次訪華最大的成果是中英雙方承諾就英國脫歐後的自由貿易協議展開會談及合作。“歐盟並不是鐵板一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餘淼傑指出,英國脫歐已成必然趨勢,脫歐之後,中國對於英國的作用將更加重要。目前,中國對歐洲有貿易順差,如果中國擴大對其的進口,對歐洲國家來說,是“何樂而不為”的事情。

英國希望能夠繼續加深中英經貿互動。亨特指出:“英國在脫歐的過程中將愈發開放。”英國駐華大使吳百納(Barbara Woodward)此前也表示,英國是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的堅定支持者,英國對於中國企業和投資持有非常開放的態度,但是在自由貿易方面還能做的更多。“外交大臣的此次出訪,對於推進下一步中英或者說中歐的合作非常重要。”餘淼傑分析,中歐之間的合作,並不會因為所謂美歐日的合作就變成非此即彼的關係。歐洲的產品跟美國的產品相比,具有很強的替代性,中國就可以通過擴大從歐盟以及英國方面的進口,降低國內物價。他指出,英國外交大臣的訪華,是希望把經貿蛋糕繼續做大。

今年6月,英國安德魯王子訪華時曾經去過北大發展研究院。餘淼傑與其有過短暫的交流。他對經濟觀察報記者回憶,在交流中他感覺到,安德魯王子對於特朗普提出的“美國優先”、“關稅的霸權主義”等政策是非常不滿的——而安德魯王子是英國皇家的經貿方代表,由此可以體現出英方在經貿問題方面的態度。在這一點上,餘淼傑認為中英可以達成廣泛共識。

“中國有望在未來20年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中國的發展和壯大對世界是機遇而非威脅。”亨特的期待是,希望與中方加強戰略對話,加深瞭解友誼,深化各領域交流合作,推動英中關係“黃金時代”持續發展。

這位外交大臣的此次訪問和中英戰略對話,建立在英國首相特蕾莎·梅今年年初成功訪華的基礎上。此前,英國首相訪華時,中英兩國對話成果包括:簽署了價值超過90億英鎊的重要商業協議,創造並保障工作機會,促進兩國繁榮;一致同意採取新舉措,改善中國市場準入,消除貿易壁壘。其中包括上個月關於取消對英國牛肉禁令的協議;一致同意開放中國市場,使英國金融服務的專業知識可以為更多中國消費者服務。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蘇劍認為,中英更多的經貿合作意味著,貿易關係、投資環境都將在合作中得到改善。餘淼傑則認為,中英在科技領域和教育文化領域將有更多合作機會。比如在芯片領域,英國是有很強的工業基礎做支撐的,可以加強這方面的交流合作;同時,英國是歐洲最大的中國留學生目的地國,諸如牛津、劍橋等的老牌院校依然受到留學生青睞。

值得關注的是,傑里米·亨特是一名“中國女婿”,其妻子是來自西安的30歲中國女留學生露西亞(Lucia Guo)。蘇劍認為,“中國女婿”的身份可能帶來外交大臣態度上的親切,“比如感情上更近一點、瞭解更深刻一點”,但是國家利益不會因為個人感情做出太多改變。

一帶一路

在“一帶一路”倡議合作方面,中英也在向著積極的方向前進。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已經發出邀請,歡迎英國領導人出席明年在華舉辦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歡迎英方擔任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主賓國之一。

在參與合作方面,英國曾創下多個第一。英國是第一個申請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第一個簽署《“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第一個向亞投行特別基金注資的西方大國。

根據官方透露的信息,王毅已經同亨特就“一帶一路”合作進行了重點討論。雙方同意進一步對接發展戰略,挖掘金融、法律、創新及三方合作等領域合作潛力,探討商籤“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和第三方市場合作文件。王毅表示,歡迎英方以更富雄心的姿態參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推進核電、金融、創新等領域合作,拓展人工智能、綠色能源、數字經濟等新產業、新業態合作。歡迎英國企業發揮在金融、法律服務等方面優勢,積極參與“一帶一路”的具體項目合作。

餘淼傑對此分析,英國也好、歐盟也好,對於“一帶一路”倡議的態度是逐漸變化的,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觀察開放的心態;第二階段是有點牴觸的;第三個階段是相對積極的態度,這發生於特朗普提出貿易保護主義、美國優先等觀念後。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查道炯指出,共商共建共享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在方向性表態的積極程度上,應該淡定處理,最重要的是要把事情做好,讓中國質量被更多的人所認同。在中英“一帶一路”合作方面,已經有從義烏到倫敦的中歐班列,這是需要繼續做好的事情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