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央行突然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人民幣貶值即將結束?

就在近日,人民幣繼續開啟了新一輪的貶值趨勢,截至週五,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已經收在6.82。

而在盤中的時候,人民幣貶值進一步的擴大,美元兌人民幣一度上漲到了6.89,差一點就突破了6.9的關口,而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也創了一年以來的一個新高,似乎人民幣的貶值之路還遙遙無期,並沒有結束。

不過相對而言,人民幣的貶值對於普通的老百姓的影響並不是很大,畢竟最近物價並沒出現飆升的現象,而且人民幣的購買力在國內還是沒減弱多少。

這一輪的人民幣貶值,多多少少和強勢美元上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畢竟反過來看,美國現在正處於一個加息的週期之中,而且美聯儲正在縮表,導致市場上流通的美元數量急速減少,甚至一度出現"美元荒"的現象。

在這種情況之下,美元怎麼可能不漲?而且基本上現在每個國家的貨幣都是以美元為標的,所以美元上漲,對應的就是其他國家的貨幣開啟下跌趨勢。

而中國現在正處於貨幣寬鬆的大環境之中,央行不斷的放水,促進經濟的發展,讓人民幣在市場上保持流通的態勢,無論是前段時間的降準,還是國庫現金的招標,實際上都是讓人民幣迴流到市場之中。

在這種一寬鬆一緊縮,一多一少的情況下,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自然而然會水漲船高,也就不足為奇了。

重磅!央行突然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人民幣貶值即將結束?

但是就在本週,央行突然公佈了一項措施,就是將遠期售匯外匯的風險準備金從0調整到了20%,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瞭解什麼是遠期售匯。

實際上中國的外匯市場並沒有完全的放開,特別是其他國家的貨幣很少在中國境內流通,所以便有了結售匯的概念,結匯就是企業把美元賣給央行,從而買回人民幣,而售匯的意思便是企業把人民幣換成美元。

一般而言,結售匯的交易分為兩種,第一種就是即期交易,就是馬上進行交易,比如說筆者現在需要美元了,那筆者就通過銀行立刻把人民幣換成美元,而匯率就是根據即期的匯率還結算的。

另外一種就是遠期交易,打個比方,筆者現在不需要美元,但是筆者可能以後需要美元,但是筆者又怕以後人民幣會繼續貶值,美元可能會繼續升值,導致筆者換匯的成本增加。

於是乎,筆者可以現在和銀行簽訂合約,以一個約定的價格在未來某個時刻進行交易,打個比方,筆者現在和銀行約定未來以美元和人民幣6.82的匯率進行交易,無論未來人民幣是跌是漲,無論未來美元是跌是漲,筆者都以這個價格和銀行進行交易。

也就是說,在這個期間內,筆者已經鎖定了匯率,減少了因為不確定的因素而帶來的損失,這就是遠期結售匯,實際上遠期結售匯是一種避險的工具。

而近日,央行決定把遠期售匯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從0提升到20%。但是很多人可能又會問,什麼是遠期售匯的外匯風險準備金?

重磅!央行突然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人民幣貶值即將結束?

打個比方,比如說A銀行上個月的售匯金額高達1000億美元,而隨著現在風險準備金提升到了20%,那A銀行則需要向央行繳納200億的外匯風險準備金,在一年以後,央行會把這兩百億美元的準備金會原封不動的A銀行,這就有點兒像存款準備金。

結果在這消息公佈之後,人民幣快速的開始反彈,而且一下子反彈了400多個點,足以可見,這個措施對於提振人民幣還是很有效果的。

但是還有一個問題,就是A銀行向央行所繳納的200億美元的外匯風險準備金的問題,如果A銀行是以自己銀行內的美元儲備作為準備金進行繳納的話,那這中間也要存在著機會成本的問題,畢竟把200億美元準備金交給央行,是沒有利息的。

那對於銀行而言是要虧損的,亦或是在同業之中進行所謂拆借,但是如果拆借的話,同樣的就要面對一個利息的問題,融資成本相對而言就提高了,那對於A銀行而言,也是不利的。

所以A銀行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為了轉嫁因為風險準備金提高所帶來的損失,會在企業進行售匯的時候,提高企業售匯的成本。

比如說此前筆者是以6.82的匯率來兌換美元的,而現在A銀行可能會以6.85的價格進行售匯,從而對沖掉了外匯風險準備金提高而帶來的潛在的損失,但是這對於企業而言,售匯的成本就提高了。

企業的售匯成本提高以後,那對於企業而言就會相應的減少售匯的數量,這樣一來就可以打擊人民幣空頭勢力的氣焰,讓人民幣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上漲。

同時售匯成本一提高,那些用即期交易和遠期交易進行套利的空間就會大大的被壓縮,從而導致套利的減少,為什麼最近人民幣貶值那麼厲害?

重磅!央行突然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人民幣貶值即將結束?

央行也給出明確的說法, 這是一種順週期的行為,但是還有一股內在的因素,就是套利勢力的滋生,和做空人民幣勢力的猖獗。

而現在外匯風險準備金一提高,企業售匯的成本就會增大,對於打擊做空人民幣的勢力而言,絕對是一記沉重且有效的精準打擊,從而可以創造一個更加穩定,健康的外匯市場。

此前,央行央行也曾把售匯的風險準備金提高到了20%,那時候是在2015年9月份的時候,結果美元兌人民幣的走勢在50多個交易日裡下跌了將近1%,也就是說,在提高了風險準備金以後,人民幣止住了貶值的趨勢,開始出現了一小波的反彈行情。

但是沒過多久的時間,人民幣又開啟貶值之路,實際上央行提高售匯的風險準備金對於人民幣的提振而言只能造成暫時的影響,而在大趨勢面前,人民幣的貶值是勢不可擋的。

所以筆者認為人民幣短時間內可能會迎來一波反彈的行情,但是長期的話,還有待考證,畢竟不確定的因素太多了。

不過央行也已經明確的表態,人民幣還在可控的範圍之內,這是順週期的行為而已,所以對於人民幣未來的走勢,筆者認為不必過於的擔心,對於那些外貿企業而言,也可以多利用遠期結售匯來規避匯率變化所帶來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