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氏騙局、傳銷、幣圈與區塊鏈

最近ICO又火了,你要不發個幣,就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混“幣圈”的,ICO火是因為區塊鏈,VR、AR、3D打印、AI等等這些概念玩過了時,現在只有ICO這個題材可以暴炒。

因為國內的投資基本靠炒,什麼是炒,就是急火快攻,講究一個快字,不像小火慢燉,耗的是時間,所以老百姓投資不叫投資,叫炒股,今天買,明天賣,恨不得天天有漲停!

筆者有幸先後在兩個上市公司工作過,最後給出的忠告就是:“珍愛現金、遠離股票”,這玩意真不是一般老百姓能玩的,起碼要有專業知識,對市場基本面、公司股權結構、創始人性格、管理團隊穩定性、政策調整影響和供需變化有充分的瞭解。

然並卵,光知道這些遠遠不夠,你千挑萬選的股票漲的可能性,如同拿AK47擊中5000米外的一枚硬幣!

“炒股能賺錢”那是一個神話,股市其實就是財富二次分配機制,窮人沒錢炒股,你有了閒錢,餓不死你了,就成了韭菜,時不時的被人割一茬,這個割完那個割,直到你傾家蕩產!那什麼時候你算是賺了錢呢?低納高拋,銷戶走人,你才是真賺錢了,否則就是一個數字遊戲,早晚被套到裡頭。十賭九輸,股也一樣,不一樣的是體驗了財富過山車,最後回到起點、賠完了事。

也有沒錢去靠槓桿的,最後絕大部分都跳了樓!

所以一夜暴富是神話,屢屢創造神話的阿瑪尼徐被抓起來了,哪有神話?不過是內幕消息+老鼠倉!

股市好歹有證監會這個婆婆管著,所以還是相對比較規範的,不規範的就是民間投資了,民間投資最常見的是“龐氏騙局”!

所謂龐氏騙局,以前是民間高額投資的面目出現,如浙江的吳英案,這兩年則是小貸和互聯網金融,都打著比銀行利息高的的幌子。

既然是金融,主要是本金和付息,對於一般的金融機構是用投資收益償還本金和利息,而龐氏騙局則是根本沒有投資收益,而只是拿新進投資者的本金去分配給原來的投資者當利息,一個主要的特徵就是到一定階段老闆就卷錢跑路,所以融資不要停,一停就崩盤。

至於說老賈是不是龐氏騙局,那就仁者見仁、執者見執嘍。。。

龐氏騙局比較好分辨,不好分辨的是傳(WEI)銷(SHANG),傳統的銷售模式是F2B2C,很好理解,廠家生產成本1元,商家進貨3元,賣5元,F&B各賺兩元;而傳銷呢(有證的叫直銷,本質還是傳銷),其模式是F2C1之後C2C2C2C2C2C2C2C2C2C2C…,怎麼講?

沒有B了,F直接1元賣給C1,便宜吧,前提C1是先交1元給F做會員費(人頭費),C1越多,廠家越高興,即使產品不賺錢,光會員費就夠了,賣什麼產品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有足夠多的會員。

C1把自己當成廠家呢,就可以大力發展自己的下線C2,C2也可以當自己是C1,努力發展下線C3,如此C4、C5、C6、C7、C8….依次類推,你會發現,傳銷的最大的價值在於構建會員體系的層級和數量,而不是所銷產品本身的價值與質量。

到最後,為了謀求越來越多的下線數量,會背離自由交易和公平交易的原則,暴利、洗腦和綁架成為新常態,構成了犯罪!

這是傳銷的危害。

龐氏騙局、傳銷、幣圈與區塊鏈

區塊鏈不一樣,區塊鏈本身沒毛病,毛病出在TOKEN上,開始為了鼓勵人們去記錄數據,TOKEN是一種工作獎勵,因為沒有記錄,區塊鏈就不能被應用,最早的token就是比特幣,比特幣一開始並沒價值,就曾發生過有人有幾萬比特幣去交換一個披薩的軼事。

後來參與區塊鏈的人越來越多,參與的每個人都有一定數量、或多或少的比特幣,大家嘗試著用來交換或支付某些勞務或服務,於是比特幣就有了代幣的功能。

其實比特幣不是貨幣,只是一種積分,通用積分或超級積分!

但架不住背後有投機炒作的人,就像傳銷一樣,傳銷不在於賣多少東西,只是在乎有多少人參與;最近流行這麼一個段子:區塊鏈就是打麻將,每個人努力工作,去碰撞出14個嘻哈值,撞出的人得到獎勵,另外三個人見證。

有趣的是,打麻將本身並不創造價值,只是把其中一部分人兜裡的錢轉移到另外一部分人的兜裡,區塊鏈一樣,就是參與的人都要玩的一個財富再分配的類金融投資遊戲。

投資遊戲的訣竅就是低價進、高價拋,不管標的物是金銀財寶、文物字畫,還是綠豆大蒜,區塊鏈不過是被包裝了一個神聖的外衣,忽悠更多的韭(sha)菜(zi)進來,在這個遊戲中,絕大部分人會認為自己比另外的人聰明,不會是最後一個接盤者,能在價格高高低低的起伏中,低價進、高價出,獲得投資收益。

這當然只是韭菜們的一廂情願,就像賭場的莊家一樣,人家才是規則的制定者,制定規則的時候,就確定了財富分配比例,十賭九輸!只要你參與這個遊戲,你就是被動的被收割者,唯一不確定的是,你是九,還是一?

更加不確定的是,即使你現在是一,不是九,那以後呢?沒法保證你永遠在一的那一部分裡,不信?你問問,十年炒股,那個賺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