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歷史的常熟古城區將迎變化!引線街周邊改造公示出爐

現在的人說起常熟,脫口而出的就是常熟的發展有多麼多麼的快:你看文化片區高樓那麼多,你看城北都要建火車站了,你看城南永旺都要開了......

高樓林立,繁華喧囂,可是你還記得常熟本來的味道嗎?

常熟的美

不僅在於TA越發繁華的城市面貌

更在於TA悠長曆史留下的那些文化底蘊

千年歷史的常熟古城區將迎變化!引線街周邊改造公示出爐

古城區便是這樣一個存在

沒有古城區就沒有現在的常熟

而現在,古城區也將迎來改造

1

早在2016年《常熟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5-2030)》獲批覆,從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存兩個方面,建立了市域歷史文化資源、歷史城區、歷史文化街區和文物古蹟四個歷史文化保護層次,形成“一主、兩副,三區、多點”的空間保護框架。

其中一主即常熟歷史城區,兩副即沙家浜歷史文化名鎮和古裡歷史文化名鎮;三區即南涇堂歷史文化街區、西涇岸歷史文化街區和琴川河歷史文化街區,多點即多處文物古蹟。

千年歷史的常熟古城區將迎變化!引線街周邊改造公示出爐

近日,常熟規劃局公佈《常熟市古城區(ZC-M-08編制單元)控制性詳細規劃》批前公示,公示中修改範圍如下:

修改的範圍共涉及兩個地塊,即為原規劃4號街坊地塊和3號街坊地塊,總用地面積為11.56公頃。適用於該範圍內的土地使用,各類建築物、構築物的新建及改、擴建等規劃管理工作。

古城區位置及規劃地塊位置 ▼

千年歷史的常熟古城區將迎變化!引線街周邊改造公示出爐

修改細節:

1、為打造文化引領的精緻城市,不斷加強文化設施建設,計劃實施言子舊宅維修及周邊環境整治工程,啟動李強故居修繕。

2、古城片區內,現狀分佈有較多傳統民居,原規劃編制時,考慮到當時古城內民居搬遷難度高,因此本著保留傳統民居風貌的出發點,規劃將古城區內現狀民居大多定性為傳統民居。

3、本次修改將解決古城區文化設施建設的需求,落實了上位計劃,進一步打造文化引領的精緻城市。

2

千年歷史的常熟古城區將迎變化!引線街周邊改造公示出爐

千年歷史的常熟古城區將迎變化!引線街周邊改造公示出爐

具體修改內容如下:

1、居住用地修改

修改後,規劃居住用地(含商住混合用地)減少0.34公頃,主要是將部分傳統居住用地修改為文化設施用地。

2、居住人口調控

修改後,規劃人口不變。原控規居住人口調控:嚴格控制古城人口,降低古城人口密度。古城區內現狀居住人口3.4萬,規劃總人口控制在2.8萬以內,逐步疏解人口約0.6萬。重點疏解傳統居住歷史文化街區中的居住人口,人口毛密度降為120人/公頃。

3、公共服務設施用地修改

修改後,規劃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增加0.34公頃,主要是新增了兩處文化設施用地。

4、建築保護與整治模式修改

按照原規劃修繕類、改善類、保留類、整治類、更新類建築的定義,本規劃修改了新增文化設施用地內建築的類型。

兩大區塊修改後規劃 ▼

千年歷史的常熟古城區將迎變化!引線街周邊改造公示出爐

千年歷史的常熟古城區將迎變化!引線街周邊改造公示出爐

千年歷史的常熟古城區將迎變化!引線街周邊改造公示出爐

千年歷史的常熟古城區將迎變化!引線街周邊改造公示出爐

此次公示的兩塊區域位於引線街一北一南,將更大程度上推進常熟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建設,進一步打造文化引領的精緻城市。

3

對於引線街,常熟人都不陌生, 那曾經是一條靜謐的街,一條通向福地的街,也是一條誕生名人的街。

清代書法家楊沂孫的故居在此、從特工到軍工局長到外貿部長的李強故居在此,言子故居及墨井在此。

言子故居及墨井實景(圖片來源網絡) ▼

千年歷史的常熟古城區將迎變化!引線街周邊改造公示出爐

這裡是常熟這一座小城悠遠而厚重的記憶。這裡沒有現代化的高樓,有的是一磚一瓦小橋流水,在保護和延續城鎮歷史格局和風貌同時,改善整治市政基礎設施和促進永續發展。

千年歷史的常熟古城區將迎變化!引線街周邊改造公示出爐

而我們有幸見證常熟深厚的文化底蘊得以存留和弘揚,並在小橋流水間細細品味優質便利的現代化生活,是我們每一個常熟新老市民的驕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