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外高分段僅比南外差3人,南京家長還是放棄了它!

南外的普高不比附中差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要預先解決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看待南外的高中?或者說,應該把南外的高中放在那個座標系裡去進行評價?因此,如果要把南外初中與玄外進行比較的話,那麼,就應該把南外高中放到高考體系中去看待,這樣才會有討論南外初中與玄外到底如何選擇的價值。

那麼,如果用高考體系的眼光來看待南外高中,它在南京到底是個什麼位置?這個問題可以用兩個方面的數據來回答:

一是,今年初升高的高中投檔線。南外屬於提前批次,外校考南外普高的錄取線為744分,如果按照英語加試面試入圍分數線78分,加上面試分按15分,那麼,英語加試的總分以78+15=93分來算的話,外校學生的中考成績要達到744-93=651分,才有可能考入南外本部高中(實際上,據傳外校考入南外本部高中的中考分數均超過附中投檔線)。也就是說,如果把南外高中放到高考體系中去評價,那麼外校考入南外普高的分數起碼需要在651分,這個成績僅次於南師附中657分的投檔線,比金中648要高出3分。這個分數評價其實也符合大部分南京家長的直觀感受,那就是覺得南外高中不如附中,但好像沒有多少人說南外高中不如金中的。

因此,說明這一點,只是為了表明初升高過程中,將升南外高中與升金中的難易度進行比較——既然,南外高中不如附中,那麼,找一個與南外高中差不多的學校來進行比較,是不是更有說服力一些?

二是,今年高考的成績。南外本屆高二的“小高考”4A率是52%(附中是48%),25個高三學生參加高考,24個達到一本線,一本率是96%(附中是94%),有高一1人和高二3人全部考入中科大少年或者創新班(附中是7個)。這些都是通過高考實現的成績。對於南外來說,這雖然是個小眾化的成績單,但同樣可以說明一點就是,如果你在南外堅持走高考之路,那麼,未來達4A率和一本線的概率,在南京是最高的,比在附中還要高,而且還有除附中之外第二高的入中科大少年班的機率。這個機率,更是金中無法相比的(金中今年的高考成績一直比較隱晦)。

因此,通過以上兩個方面的分析,也就是初升高投檔分數線和高考成績來分析,在高考評價體系中,即便南外普高不如附中那麼有競爭力,那麼,南外普高起碼也是要好於金中的,更不用說其他四大或者六大了。這一點是否能達成共識?

南外初中76%都能上金中

在這個前提下,再來分析南外的初中與玄外之間的比較與選擇。

以今年玄外考得堪稱建校史上最好的中考成績來分析。按照學校公佈的成績,玄外650分以上155人,南外650分以上的是158人,從這個數據上看,南外和玄外達金中線的人數相差不多,南外略勝。但是,這裡面其實隱藏著一個很大數據在背後,沒有拿出來分析。

正如上文所說,如果放在中高考體系來評價的話,南外高中即便不如附中,那也是要好於金中的。那麼,今年,南外初中升本部高中的比率是多大呢?全校524人參加中考,錄取本部高中應該有400人,這個機率是多大呢?76%!

這個數據反映了什麼問題?也就是說,玄外哪怕拿出史上最好的中考成績,能考上金中水平的高中機率有多大?肯定不超過50%,大概在40%左右(因為玄外一直沒有公佈參加中考的實際人數,所以只有估算,按一個班45人8個班來算)。

因此,總結為一句話,想通過中考考上金中水平的高中機率,南外是76%,玄外是40%左右。換句話說,在南外初中比在玄外,考上金中或者金中水平的高中要容易很多。

不過,這個是既現實簡單、直接明瞭但又很紙面化的數據比較。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並非決定意義甚至暗藏誤區。什麼意思呢?就是如果孩子的成長教育唯分數論、唯功利化,弊是遠大於利的。

玄外苦於沒有高中支撐

玄外是一所沒有本校高中作為支撐、攔腰而截的民辦初中。這當然不是玄外自己所能解決的。但這帶來的客觀影響就是,學校要生存要發展,必須始終將分數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除此之外,毫無退路而言。相對而言,樹人有附中一直存在的明裡暗裡的優惠,其他完全中學的初中部都有輾轉騰挪的空間和出路,但玄外沒有,這也就決定了它必須一門心思把分數抓上去。這同樣不是玄外的錯,但這樣的局面勢必帶來的影響就是,一切圍繞中考作大量重複性的、機械性的訓練,才能切實把分數穩定在一個高分水平線上。

而這,是我所不願意看到的,我無法接受把孩子送到一個以圍繞中考分數為最重要目的的學校,去不斷重複性機械性訓練寶貴的三年青春成長時光。

中學,是未來選擇方向與出路的重要時光,它的學習與教育,必須帶有拓展性,而非封閉性重複性機械性。一所完全中學所能帶給孩子的不僅僅是完整的中學學校生活記憶與情結,而且還有可供孩子更加自由、更加開放、更有連續性、更有冗餘度的學習與受教育的空間與機遇。這對於一所攔腰而止的民辦初中來說,基本上是沒辦法實現的。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因此,基於以上現實數據的考量,和實現教育願望的理想,我毫無猶豫地選擇了南外。

幫友觀點>>>>支持

幫友@且聽風吟2009 發表觀點:

我理解樓主的意思,如果你在玄外和南外之間選擇了玄外,那麼,你初升高想考上金中水平的高中(按樓主所說,南京有金中水平的高中實際就只有金中和南外),比在南外考上金中水平的高中,要難很多。所以,樓主,用外校考南外的分數來論證是合理的。

幫友@pandainfo 發表觀點:

有理有據!總有人拿南外高考說事,其實呢,出國的如果拿回來高考,一個都不會差。

幫友@暴風雨2009 發表觀點:

玄外今年的中考成績已經達到了極限,這歸結於幾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個,生源,2015年小升初時擇校形式嚴峻,公辦初中嚴控,學生可選擇面受限嚴重,民辦初中從中獲益匪淺,是近六七年最為掐尖的一屆,這也是今年民辦初中中考成績普遍好看的重要原因。第二,今年的中考題目偏容易,特別是理科方面的區分度越來越小,這也是導致樹人這樣以理科見長的學校沒有發揮出優勢的原因,這對於反覆訓練以保證能拿的分數悉數拿下的民辦校來說,正上其道大為受益。第三,以上兩個因素湊在一起,形成1+1>2的井噴效應,所以,這是今年民辦校高分段的絕對人數和比率遠勝於往年的最重要原因。至於說什麼推進率啊啥的,那都是次要的,沒有以上這些原因,再怎麼推進也無濟於事。

所以,由此展望明年、後年,2016年小升初是嚴控過後大緊大松的一年,學生的選擇更多,集中湧入民辦校的現象已不復再來,如果明年的中考成績,玄外還能達到今年這樣的喧囂,那的確可以給玄外點贊,但我預計,明年這個時候玄外會比今年低調很多,不會想出來打臉的。

>>>>反對

幫友@天才勤奮 發表觀點:

這麼比,還不太有說服力。評價體系不同,得出的結果不一樣。

如果附中也以南外方式錄取,先以英語筆試+口試通過的成績基礎上,再來錄取,錄取線至少降低15分以上,英語口試筆試是中國大多數學生的難點,很多理工科強的學生,英語水平比較差。

南外的培養模式與其它中學不一樣,進入初中後,每天幾節外語課,初高中英語水平就相當於英語專業的大學生了。

一個學校的水平如何,應該放到相同的環境中比,如附中的高考,放到全省比,南外的出國、保送,放在全國的出國,全國的外國語學校中比較,這2項近年都是全國第一。

南外的高考可以放到全省比較,南外以往100%的一本率,今年也就一個2本,高考均分374分,放在全省比排在第幾?這個成績,全省第一也是妥妥的。

南外參加高考的,基本上學校普通水平的學生。成績最好的,保送到一流大學或者出國留學的,一般也不會選擇再去高考。所以高考能取得這樣的成績相當可以了。

幫友@蔚藍天空1223 發表觀點:

樓主的結論我贊同,南外確實很牛,但樓主的推理漏洞確實不少:

1、 樓主這話顯然對現行高考的“3+2”政策不夠了解(這裡就不具體闡述政策了,可以百度),對於志在高考的孩子來說,這個“2”確實很重要,考不好語數外再好都不行,而小高考是考除這“2”之外的4門,所以小高考最多影響5分,沒這5分,高考考的好照樣可以上好學校(包括“2”也考的好),所以樓主上述說法就不成立。

2、 基於第一點的原因,就像10樓說的,志在高考的孩子會把6門中最好的兩門作這個“2”,而把相對差的4門去參加小高考,而南外大多數孩子不用這樣,他們可以把最好的4門去參加小高考(因為不用參加高考),南外是拿最好的4門去比較人家最差的4門,南外小高考不是第一就成笑話了,第一很正常的。

3、 樓主在本貼開頭用南外對外招生的744來證明南外學生質量很高,又用對內招的400來證明這麼好的高中對內很好考,一個是對外的學生,一個是對內的學生,這邏輯有問'題吧?(對內的分數線是726,按樓主的“英語加試的總分以78+15=93分來算的話”,相當於對內中考分數線是633。如果按樓主的觀點,南外本部學生比外面學生英語強很多的話,那加試成績會更高,則這對內中考分數線還要更低,樓主不是在黑南外吧?)

再次說明,我也認為南外相當強,是和附中一樣的南京最頂級中學,為南京優秀學子提供了另一條非常好的路。我只是覺得樓主這論述不合理。

幫友@西瓜小菲 發表觀點:

1、南外650以上158人和玄外650以上155人這個數字真正做統計不能簡單看,參加考試人數不一樣,應該比較佔各自參考人數比例。

2、身邊有不少南外孩子,其實還是要看孩子和家長的付出。,到底什麼才是適合自己孩子的學校。看到不少小時候非常優秀在南外泯然眾人,也有從小奧賽物賽信息賽成績非常好的小男孩保送北大學朝鮮語。

南外和玄外都是在玄武區數一數二的好學校。但是在十三看來,南外和玄外是兩所性質完全不同的學校。玄外只有初中,屬於民辦,主要應對的還是中考。整體教學環境比較嚴格,以成績為主。而南外活動會比較多,學習相對輕鬆一些。因為南外高中對外招生名額很少,今年也就50個,其他350人都是直升名額。但是,如果你想出國的話那南外就是最好不過的選擇了。

整體來說:南外鼓勵創新,玄外鼓勵勤奮。如果自覺性差,主推玄外,如果活潑大膽,那還是是南外。

兩所都是好學校,所以,不論進到哪所學校,只要適合孩子,就是最好的選擇。況且,人生的道理不光光是隻有一次小升初,還有更多更重要的考試在未來等著大家呢~

你對南外還是玄外的討論有何觀點,歡迎在底部留言。或者點擊閱讀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