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密!爲什麼他們會說潮汕人一定得生男孩?

-----轉自正小滔

深度解密!為什麼他們會說潮汕人一定得生男孩?

前陣子在深圳福田CBD某棟大廈的電梯裡遇到兩個女人,其中一個北方口音的女人對另外一個女人說:“客家人還好啦,潮汕人都至少要生五六個。”

然後另外一個應了一句:“我知道啊,聽說還必須生男孩,生不出很大可能還要被離婚。”

類似這種論調呢,其實每年總會聽到那麼幾次。只是那天我心情也有點煩悶,便在電梯裡大聲說了一句:“三八。”

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才在第二天跟大家交流了一個問題:你認為外地人對潮汕人最大的偏見是什麼?

收到了很多回復,粗略的估計了一下,回覆中有將近80%中的答案包含了一點:愛生孩子,而且得生男孩。

潮汕人一直被貼著一個“愛生孩子,而且得生男孩”的標籤,在本質上來說,這也是地域歧視的一種。

深度解密!為什麼他們會說潮汕人一定得生男孩?

今天我們將從心理學和社會學來談談這個問題,瞭解這種對潮汕地域黑背後的社會原因以及揭示背後的歷史真相。

01

為什麼那些外地人會執著地認為“潮汕人愛生孩子,而且得生男孩”?

在社會心理學上,這種行為被稱為“社會刻板印象”,其定義是:“人們對某個社會群體形成的一種概括而固定的看法。”也即是對某一類人持有一套固定的看法(通常帶有片面、負面的色彩),並以此作為參照框架,主觀認為這類人所有成員都符合這種看法。

而“社會刻板印象”有兩個特點。第一是它包含了一定的社會真實;第二是它一旦形成便會固化,很難隨著現實的變化而發生變化。

因此外地人對潮汕人“愛生孩子,而且得生男孩”這種“社會刻板印象”的心理行為,也即是暗示在過往某個特定的歷史時期下,這種評價是帶有一定客觀性的,也即是“潮汕人愛生孩子,而且得生男孩”這種現象是確實存在過的。

而且一旦形成之後,這種歧視色彩便被固化。不管潮汕歷經了多少變化,它始終不會變化,還是停留在幾百年前形成的“社會刻板印象”中。

這就是潮汕人特別痛恨別人貼所謂“生孩子”標籤背後的整個心理邏輯。換句簡單地話來說,我們可以對那些喜歡貼這個標籤的外地人說:“這張標籤是幾百年前的標籤了,你在幾百年後的今天還老拿來顯擺,不害臊嗎?”

02

但作為真實存在過的歷史現實,在舊社會,潮汕人確實是及其看重男丁的,這一點我們也並不能否認。但是凡事總有它出現的原因,在距今久遠的那個時代中,潮汕人崇尚生育且重視男丁的歷史真相又是什麼?

在這裡我要先講兩個故事,前者發生在200年前,後者發生在80年前。

深度解密!為什麼他們會說潮汕人一定得生男孩?

故事一:

在200年前,在潮汕一個漁民家庭裡,男的叫做大鵝,女的叫做大鵝嫂。這對夫婦只產下了一個女兒。

後來大鵝的弟弟二鵝便把自己的小兒子過繼給了大鵝,這樣一來,大鵝這一戶也才能夠傳宗接代。

這對孩子,在村裡, 女孩子被人叫做大妹,男孩子被人家叫做大弟。

大妹16歲那年,便嫁給了隔壁鎮一戶人家,為另外一個家庭操勞,他惦念爹孃,可是婆家並不太樂意她經常回孃家。

後來有一天,大弟便跟著人家做著紅頭船,跟著同鄉到南洋賺錢去,答應只去三年,可是後來一去就沒有再回來,斷了音訊,有人說是客死他鄉了。

從此大鵝夫婦,生活有點說不出的辛酸。

隨著年齡的增長,下海捕魚的事,大鵝已經有點力不從心。可是兒子大弟在南洋,杳無音訊,是死是活更無人知,更別說寄番批(信和錢)回家。

大鵝嫂天天求媽祖保佑兒子能夠平安歸來,長久的焦慮也讓人憔悴了很多。

女兒出嫁,兒子南洋斷了音訊,夫妻已無法下海捕魚,家庭收入便斷了,夫妻倆的生活變過得更加苦不堪言。

現在的潮汕農村社會,由於封閉的原因,很多事總會引起很多人閒言閒語。更別提在200年的潮汕農村社會了,尤其是大鵝嫂,背後總是被別人指指點點,有人可憐,也有人偷笑。

而關於一切村裡的宗族事務,大鵝一戶也就成了最沒有份量的。因為男丁稀少的原因。

再後來,大鵝村跟隔壁村因為水源和土地爭奪的原因,又爆發了大型的宗族械鬥,家家戶戶必須派男丁帶上傢伙出動。大鵝家唯一過繼的男丁已經斷了音訊,無奈之下大鵝只能代表自己利家裡參加械鬥。本想湊湊人數,可是對方偏偏挑老的打。

上次大型械鬥,那時大鵝才二十多歲,血氣方剛,打不過,逃也能夠跑得快。這一次不同了,大鵝已經五十多歲了,不是年輕人,被隔壁村一個年輕人一棍打斷了腿。

後來大鵝嫂哭得呼天搶地。她不懂命運為什麼要如此對她不公。大鵝後來瘸了,出嫁的女兒只能久久才回一次孃家,而那個過繼的兒,後來同鄉確認是在南洋出意外死了。大鵝夫婦晚景更是淒涼。

故事二:

上世紀30年代,距今大概80年前,潮汕揭陽縣有一對夫婦,產了三男三女共六個孩子。

男主人在星洲(新加坡)做點小生意,在小女兒還很小的時候,便去世了。

大女兒出嫁後,便跟著丈夫到了星洲過番。

大兒子在十幾歲的時候,為了逃避國民黨抓壯丁,便跟著同鄉坐船到了星洲,在那邊賣起了豬肉。

戰亂時期,番批斷了,女主人一人要帶大剩下的四個孩子,談何容易。

二女兒和小女兒便給了人家做童養媳(潮汕稱為“新婦仔”),剩下二兒子和小兒子在身邊。

就這樣過了個7、8年,到了1943年,潮汕世紀大荒災,無數人向江西逃荒。那一年,二兒子22歲,小兒子17歲。女主人便帶上了二兒子和小兒子,跟著其他四戶宗親,一同“走江西”。

後來,因路行路程遙遠,條件艱苦,女主人病死於江西。

再後來,回鄉的時候,五戶人家集結而行的逃荒隊伍,共20餘人,最終只有這戶人家的二兒子和小兒子歸來。其他歲數小的在路上被賣掉了,其他老弱婦孺者,不是餓死,就是病死。在宗族裡,人稱“五戶去,二人返”。

在這個故事裡,男主人就是我的曾祖父,而裡面的小兒子就是我的祖父。這就是80年前,一個做普通潮汕農村家庭發生的最普通故事,這樣的類似的故事,在當時的潮汕社會,比比皆是。

03

說了這兩個故事,只是想跟大家談談在特殊的潮汕地域環境下,在上個世紀,甚至是幾百年前的時候,為什麼潮汕人在主觀上,必須生男丁的深層社會原因。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說,這是不可選擇性。這裡面是地理因素、經濟因素、人文因素和武力鬥爭的綜合結果。

第一,潮汕的地理環境是三面背山,一面環海,猶如一個舀水的水瓢,這種地理環境在古代,就代表了封閉性,因為交通的不方便和外界接觸的低頻,導致了文化的單一和守舊。因此傳統的中國社會的“多子多福”和“養兒防老”的思想在潮汕根深蒂固。

直到這幾十年來,隨著媒體的發達,教育的提升,很多破舊的糟粕思想,才開始受到衝擊,在此之前,這種客觀的文化保守性,是歷史的選擇,而不是人為的選擇。

第二,在農業社會,潮汕人的經濟收入主要有幾個來源,農民、漁民、販夫和番客。除了農民之外,其他幾個角色,女性很難充當。

大量漁民的存在是因為潮汕海岸線廣佈的原因,這種區域的產業特徵並不為內陸居民所有,作為勞動密集型的產業,他的風險、辛苦程度和不可預測性要比農民的大得多,女性由於生理上的差異,並不太適合跟著出海。

至於販夫和番客其實都是因為潮汕地少人多的緣故,當耕地不足的情況下,除了漁民,販夫和番客也就成了兩外兩個選擇,一個走陸路,一個走水路,同樣,這些事明顯男性來得更有優勢。

因此以前整個潮汕社會的經濟來源,主要都是來源於男性,與內陸的社會形態還是差異較大的。因此男主外,女主內併成了社會認同的家庭結構。男性的地位也就難免比女性要高得一些。

像前面講的那兩個故事一樣,漁民和番客是潮汕傳統社會中最普遍的身份,而且身份要求大多是男性。

第三、男丁是家庭延續的最大保障。

潮汕自古多天災、人禍和兵事。單天災一點,我們不說久遠的。1922年潮汕的八二風災,保守估計死亡5萬餘人;1943年旱災,死亡人數更是將近100萬人。這種天生的不安全感,讓人不得不生多幾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家族觀念尤為濃厚的潮汕人,也便覺得多生一個,香火的延續便多了一個保險。

飄洋過海,身處異鄉是潮汕人的傳統,只有家裡兄弟姐妹多了。內外才能有人照應,父母自己老了才會有保障。在過去那些經濟落後的年代裡,很多海外的潮汕人通過寄僑批的方式養活了在家鄉的一家子,就是最好的例子。

第四、資源的武力爭奪方式要求男丁的數量。

在潮汕傳統農村社會,鄉間話語權就由男丁的數量決定,這是過去中國傳統社會的共同情況。只不過在地少人多的潮汕,顯得尤為突出。因為地少,勢必會引起爭奪,爭奪就需要用武力解決,這時就需要男丁了。想要宗族強大,想要宗族中人人有飯可吃,這時多生男丁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換句話來說,以前在潮汕,誰家的兄弟多,誰家就可以不受起欺負,那個房頭的男丁多,那個房頭在宗族中說話就有分量;那個宗族的男丁多,那個宗族在與隔壁村寨的械鬥中就佔有優勢。

男丁其實代表就是生存優勢,代表就是用拳頭說話。

04

這些就是背後的深層歷史原因。既然存在果,就必然有因。若是因已不存在了,果就也就會發生變化。

一、文化的滲入,教育的普及,以及客觀條件的改變,傳統守舊的思想已經受到了很大的衝擊。

二、社會角色的轉變,女性大多也走上工作崗位,女人同樣也充當著承擔家庭經濟來源的角色。

三、大環境轉變,生存風險微乎其微,大家再也不用怕這個,怕那個。

四、現在再也不用用武力來解決問題了,也沒有村寨之間宗族械鬥出現,即使有,也就是一陣風。

五、育兒的負擔極大。這已經不是一個吃得飽就好的年代,生下來了,就要儘量給他最好的一切。尤其在廣深這些最多潮汕人移民的地方,估計沒幾人敢多生幾個。

在多種原因下,潮汕在生育的觀念上,其實已經跟中國社會的主流沒有太大的差別。

理解潮汕的歷史,就會明白那些別人口中落後與腐朽,其實是一堆辛酸族群史的堆積而那些還用幾百年前的標籤來貼在現在潮汕人的身上的人,其實也就是一群傻子,因為傻子沒有邏輯,不會辨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