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年夏天,她卻寄人籬下,學會接受現實,忘掉悲傷,勇敢的成長

今天給大家說的這部電影是一部導演的自傳電影,故事是在一個小孩子的角度寫的,把孩子的心理非常生動的表現了出來,刻畫得非常微妙,這是一個孩子在理解成人世界之前的狀態,影片中的她還在不斷成熟,感受著周圍的一切而成長。

九三年夏天,她卻寄人籬下,學會接受現實,忘掉悲傷,勇敢的成長

六歲的女孩弗裡達從小由單親媽媽撫養長大,不幸的是,一場肺炎殘忍地奪取了與她相依為命的母親生命,這讓小弗裡達本來就缺失父愛的童年,更籠上了一層霧霾。儘管深受外祖父和外祖母的疼愛,法律程序卻讓她被舅舅一家收養。九三年的夏天,小弗裡達從城市搬到了綠林環繞的舅舅家,新的家人很快就接納了這個家庭新成員,舅舅會偷偷幫她喝掉她不想喝的牛奶,舅媽會在買菜的時候給她買上一片美味的火腿,妹妹會開心地告訴別人這是她的新姐姐。然而小弗裡達的內心卻十分迷茫,突然離世的母親,陌生的家庭,使她感覺不到被愛。

九三年夏天,她卻寄人籬下,學會接受現實,忘掉悲傷,勇敢的成長

看著妹妹享受著父母的寵愛,可能是出於自尊,她也迫不及待的想要向她證明自己,也有很多人愛。她一方面告訴妹妹不要碰自己的娃娃,因為那是家人愛她的象徵,一方面又每夜偷偷誦讀聖經,希望感受到死去的母親的陪伴,她這份對愛的羞澀的渴望,漸漸地轉為了對妹妹的嫉妒。她注視著這一家子的一舉一動,抓住任何時機想要將妹妹獲得的寵愛奪過來。他搶走妹妹摘來的萵苣,告訴舅母是自己摘的,當妹妹和她爸爸跳足尖舞的時候,她會用渴望的眼神告訴舅舅,自己也想加入,她甚至將妹妹騙入森林,想要扔掉她。

九三年夏天,她卻寄人籬下,學會接受現實,忘掉悲傷,勇敢的成長

事情以妹妹斷了一條手臂告終,而舅母發現了小弗裡達的異常,她從醫院抱回妹妹的時候,憤怒和不理解的情緒終於傾瀉出來,舅母的責備讓弗裡達本就愧疚的內心愈發難受。直到一次妹妹的偶然溺水,讓她覺得自己也失去了舅舅的愛。儘管事實並不是那樣,小弗裡達就覺得自己被拋棄,她扔掉獻給聖母像的衣服,覺得連神也欺騙了她。

九三年夏天,她卻寄人籬下,學會接受現實,忘掉悲傷,勇敢的成長

她的壓抑和委屈終於在一次外祖母和外祖父的談話中爆發了,她發脾氣弄髒了衣服,又告訴姑媽說家人一直欺負她,在外祖父外祖母臨走時爬上車想要和他們一同回到城市。然而這一切在舅舅舅母的眼中都是無理取鬧,並且將她強行抱下了車,小弗裡達絕望地看著汽車遠去,心中暗暗決定要離家出走。寧靜的夜裡,弗裡達帶上了自己所有的娃娃和一些水果準備離開。妹妹看見了便問她為什麼要走,弗裡達告訴她,在這裡沒有人愛她,年幼的妹妹靜靜地看著收拾行李的弗裡達說,我愛你啊,這句話出自稚童嘴裡,無意的一句話,一下子擊中了弗裡達焦躁的心,她把一個娃娃送給了妹妹,向她正式告別。

九三年夏天,她卻寄人籬下,學會接受現實,忘掉悲傷,勇敢的成長

家人很快就發現了弗裡達的離家出走,舅舅和舅母提著手電筒到處尋找,猜測她的去向,令他們沒想到的是,此時的弗裡達已經回來,正在角落注視著他們,她默默往回走,遇見了正在瘋狂焦急尋找著她的家人。她的生活漸漸步入正軌,她開始學著接受母親的死亡。通過詢問舅母,瞭解到死去的母親對她的愛,她開始坦然享受舅舅和舅母對她的關懷,向他們敞開自己的內心。

九三年夏天,她卻寄人籬下,學會接受現實,忘掉悲傷,勇敢的成長

她夏季前內心聚集的烏雲終於全部散開,在電影的最後終於匯聚成雨花的淚水傾瀉出來。在一次家庭歡樂的嬉鬧中,她突然平靜下來開始大哭,舅舅就問她為什麼,她回答不知道。這是導演的處女之作,是一部帶有自傳性質的敘事電影。失去父母的孤兒,在新的環境中承受著孤獨的折磨,就是這樣一個悲傷的故事,在導演的講述中卻是閃閃發光的。

九三年夏天,她卻寄人籬下,學會接受現實,忘掉悲傷,勇敢的成長

童真的爛漫,夏日的蒼鬱穿插整部電影,在憂鬱的故事線中埋藏著閃亮美好的記憶。小弗裡達一直追尋著來自家人的愛,在磕磕絆絆中不斷成熟,學習著去感知愛。結尾的淚點突如其來,那是弗裡達壓抑被釋放後的眼淚,是她內心因幸福溢出的眼淚,它預示著弗裡達的生活有了顏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