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共享」法國·尼姆印象

我們抵達法國南部的尼姆市正是傍晚時分,早已聽聞這裡有全世界保存最完整的古羅馬競技場等古羅馬遺蹟,大家的心情都很興奮。帶著不遠萬里,珍惜機會,儘快感受和觸摸異域風情的新鮮感覺,我和幾位同學便迫不及待放下行李結伴走上街頭。

漫步街頭,沒有想象中的車水馬龍,行人稀少。路兩旁的咖啡館、酒吧裡,或男或女,一碟兒小菜,一杯啤酒、咖啡,小聲私語,靜靜對飲,不疾不徐,一副悠然自在的情景。由此也可一窺法國人的浪漫風情和他們日常的慢生活狀態。

尼姆市位於法國南部,是加爾省的省會,面積162平方公里,24萬人口,有著2500餘年的悠久歷史。公元前49年時,馬賽淪陷,尼姆城淪為羅馬帝國的殖民地,當時的社會經濟非常繁華,因此在今天的尼姆街頭,時不時可以看到許多羅馬時代的建築物,也是法國保存最多古羅馬遺蹟的現代化“古老”城市。而獨具魅力的古羅馬競技場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可以說如今的尼姆,是一座能夠令人同時體味歷史與未來,古典與現代藝術完美交流融合的優美城市。

在市中心的廣場上,隨處都能看到造型奇特的噴泉,聽到潺潺的流水聲,環繞在廣場上的清泉流水,像農村澆灌田地的小水渠,整日川流不息的流動著。在閃爍彩燈的照耀下,波光粼粼,象一條彩色的綢帶,蜿蜒繞行在廣場上、街道中。人們常說,“有水的地方就有靈氣”。讓人不禁讚歎,尼姆真不愧是以泉水為中心的都市,一如它的法國名字—Nemausus(意為“泉水精靈”),碧水清流,彰顯了這座美麗城市的魅力和活力。

穿過廣場,遠遠望去,便看到了在夜色中流光溢彩的橢圓形競技場,時而璀璨奪目、明快華麗,展現出這座古建築的色彩之美;時而暗淡低沉、蒼茫深邃,體現著它的沉寂寧靜之美。行走在競技場的周邊,可以看到不少的牆體已是斷壁殘垣,有的還有明顯的因破裂坍塌維修過的痕跡,給人以飽經風霜、歷史久遠的滄桑之感。像一個經歷了2000多年斑駁歲月的老人,述說著她的過往風雲和歷史變遷。

第二天,我們按著既定安排,走進了競技場。在悠揚的音樂和講解員沉穩的語調講解下,穿越時空,細細參觀和體味它的前世今生。

「美文共享」法國·尼姆印象

尼姆競技場是世界上整體結構保存較為完好的6座競技場中最完整的一座,氣勢恢宏、造型典雅。競技場呈橢圓形,長133米,寬101米,高21米,2層每層各60個拱門,能容納24000名觀眾。1863年競技場改為鬥牛場,現在每年的5月和9月,還舉辦一場鬥牛賽。

因年代久遠而形成的灰黑色是這個建築的主色調。透過灰黑色的牆體和臺階,能夠深切的感受到它古老厚重的歷史積澱。在競技場最中心的角鬥場上,鋪滿了黃沙。歷史上角鬥士們相鬥時的血腥場面猶在眼前,有多少角鬥士曾在這裡展示英勇受到追捧,又有多少角鬥士曾在這裡失去生命,血染黃沙,想來令人唏噓不已。

早期的角鬥士運動起源於獵人與野獸的爭鬥。參加的角鬥士要與一隻野獸搏鬥直到一方死亡為止。後來更多的是角鬥士之間的爭鬥,他們中絕大多數是囚犯、戰俘,被迫在角鬥場進行對決,供王公貴族觀賞取樂和尋求刺激。羅馬的高級貴族死後,角鬥士也要進行決鬥,鬥敗的一方要為死去貴族陪葬。逐漸的,一些逃亡的奴隸、逃兵和被社會拋棄的亡命之徒也成為角鬥士。那些身經百戰,在角鬥中的常勝將軍成為了民眾心目中的英雄,因此被授予特殊的榮譽,從而有了顯赫的社會地位並受到人們的推崇。此時的角鬥士已成為一門職業,大量想獲得榮譽和財富的自由人、志願者加入到這個行列。隨著時間的推移,角鬥逐漸變為大眾性的娛樂活動,一代一代的年輕人加入到角鬥士隊伍中來,併到角鬥學校習武練戰,成為訓練有素的角鬥士。他們中技能突出、勇敢獲勝的人,就會象今天的體育明星一樣獲得令人羨慕的獎盃、獎牌和“榮譽頭銜”。人們認為,他們在角鬥中表現的無與倫比的勇氣代表著古羅馬尚武精神的發展和延續。

現在,每年舉辦的鬥牛賽是尼姆全城總動員的盛會。表演歌舞的演員在音樂的伴奏下載歌載舞,民眾和遊客沉浸在節日活動的氛圍中。鬥牛演出開始後,每當出現鬥牛士與牛驚險的頂鬥場面,角鬥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榮譽會激發觀眾的熱情和激情,人們的口哨聲、吶喊聲、鼓掌聲此起彼伏,場內一片沸騰。

這座建於公元70年的龐大建築,在經歷2000多年的世事滄桑、歲月侵蝕、戰火硝煙,卻奇蹟的保存如此完好、堅實,著實令人歎為觀止。據說,在10世紀左右,尼姆城曾發生過一場大的戰爭,當時許多羅馬建築被摧毀,不知是鬥獸場建的堅固難拆,還是當時的傳統冷兵器沒有足夠的毀壞力,亦或是發起戰爭者們被這座建築的壯闊華美所折服,最終得以保留下來。

在競技場的頂層俯瞰尼姆全城,遠方的天際線清晰可見,站在這座歷經漫長時空長河具有濃郁厚重感的宏大建築上,遙望深邃灰濛的天空,眼前掠過的是這片土地數千年以來的所形成的歷史和文化、興衰與成敗……

(作者單位:衡水市公安局)

聯繫方式:010—6542008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