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回到農村

我想回到農村

我想回到鄉村,用整年整年的時光,重新感受四季更替,感受時光緩慢移動。就像爺爺,踏著方步,丈量田野,哪裡第一片草兒冒尖,哪枝葉子最先吐芽,哪朵春花等不及開放。

我想耐心等待春天的野菜次第長大,然後採摘,帶它們進入我的廚房,一陣翻炒後,盛它們入我的碗裡,再慢條斯理地將它們一一消滅,進入我的肚內。

我想親自侍弄一畦菜地,看它們從嫩苗長成蔥籠一片,然後藤蔓肆意蔓延,長的短的果實均累累。我還想栽種幾片花圃,各季不同開放的花錯落有致,這樣,花圃永遠有正盛的花不敗的葉。冬天也許花圃略有筋瘦,但也不急,再等等,也就風姿俊秀了。我還想養一池蓮花……

早晨,我要看朝霞如何一寸一寸佔領天空;午後,傾聽燥蟬將靜謐渲染得通明清澈;傍晚,坐在崗上那片大石頭上,看蜻蜓漫天飛舞,看孩童或追逐蝴蝶,或舞槍弄棍,將戰鬥從這片山頭遷延另一片山凹。也有安靜的孩子,正在用石片瓦礫當碗盞,樹枝作筷子,青蔥草葉為菜蔬,辦一場天地為席的盛宴。

晴天看雲,雨天看雨。四時的景物,又是如何各顯風情,只消細享,皆有不同參悟。蘭花香,茶香,刺槐花香,不知道怎麼愛,才不至於錯過每一點滴美好!又如,夏夜的天空,繁星璀璨,夜蟲啾啾,可以看,可以聽,可以想。時光如何慢,如何快,如何忽慢又忽快,都可以忽略不計;可以活,可以死,可以從活到死,或者從死裡復活,終歸是自己的事兒。

至於秋天,天空很高,很藍,雲朵很白,細細縷縷。走向田野,聞聞稻穀香,看看野菊花燦爛,追蹤蝴蝶蜻蜓的蹤影,撿幾片黃葉。去爬爬屋後的山,去探尋山後的泉,也可以只坐在屋拐,看遠山浮雲,有菊花釆採菊花,沒有菊花,園子裡的那些瓜果正熟,都搬回家吧。

冬天最好待在屋裡,隔著窗戶,看雪花如何裝點整個大地。這時候,如果有朋友踏雪而來,不亦妙哉。或尋友不遇?多半去覓牆角那半枝梅花,是否開放吧。終究山中歲月長,那就看看書吧。

少時愛看金庸小說,愛的是那份天馬行空。讀《天龍八部》,被裡面英雄氣概感染,既愛江山更愛美人,更對裡面千奇百怪的辛秘神往不已,一顆心七葷八素,雲裡霧裡。對其中人物性格、細節,早已忘卻七七八八。重新翻讀,依然沉浸入迷,對金庸的博學暗自感嘆。段譽實在書呆子氣得可以,一顆赤子之心,也終就在江湖裡浸泡得玲瓏透徹。當讀到喬峰遭受因愛成恨的馬伕人陷害,遭受所謂正派武林人士排擠與迫害,竟然不忍再繼續深讀,一本書揀起又放下,不能面對結局。

我想回到農村

讀者的心境原已歷經千帆,但仍然對喬峰的不幸遭遇感到無比地沉重。一個完美化的大英雄,一個人格豐滿的人物,卻捲入坎坷人生,讓人唏噓不已。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想求個寧靜致遠,想求個高高掛起,想求個功不成身乃先退,可否,可否?攜了阿朱手,縱然江湖所有人都不齒,那又如何?可為什麼,連無辜的阿朱也悲慘地去了?問語蒼天,蒼天不回答;問語大地,大地沉默!問世間,情義何在?正義何在?人心何在?此時,竟然恨起金庸太無情,把喬峰寫得如此無奈悽慘。

那隻小花貓不滿了,爬上腿,小爪子幾次想扒拉去主人手中的書,喵喵叫著,企圖引起主人的注意。那就放下書吧,陪頑皮的小傢伙玩耍一番。

哦,還有你。我想象,一個有月亮的夜晚,我們彼此靜坐在星月滿天的樹下。那木質的椅子,隱藏在花朵與深綠的密蔭裡。經歷陽光的灼曬,椅子上還有餘熱。應該選擇一個初秋的夜晚,清澈的月光從樹枝間投投射下來來,我們披著薄薄的外套,並排坐在月光溫柔的甜鄉里。彼時,你不說話,我不說話。太多的話,說過了;未說過的話,再也不想說了。風輕輕地搖動著樹葉,發出沙沙地聲響,我們安靜地坐著。坐在歲月的深處,坐在年輪的深處。

在鄉村,我必然有著最好的狀態,有大把大把的時間。為幾棵植物施肥修葉除草,耗上幾個小時;為一個茶桌的佈置,不厭其煩地折騰一上午;洗手煲一盆湯,用一個半天。興致所至,房間亂的亂,垃圾散的散,不用愁著去收撿,也不用趕著去做不喜歡的事上沒完沒了的班見可有可無的人。

鄉間一座房子,四周有青山有綠樹,門前有長廊院子,院子裡有花,長廊上有搖椅。歲月悠悠,我滿臉皺紋,或者依然鮮潤。總有可愛的朋友偶爾造訪,同樣美麗的女子留宿,然後,在星月的天空下,彼此促膝談心,或者,靜默不語。

我想回到鄉村,“所有的頹廢/從此,不見/天上雲,不會不同/樹葉,發芽,生長,脫落/事物在它們的程序裡,一塵不染/我依然是我/是新的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