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上半年經濟數據出爐 天河領跑全市 越秀重回第2

廣州上半年經濟數據出爐 天河領跑全市 越秀重回第2

近日,白雲區政府官網公佈了今年1-6月經濟數據,其中透露了廣州11區的部分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天河在經濟總量、增速方面均居首位,越秀則重回第二。

越秀奪回第二把交椅

今年上半年,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10652.98億元、同比增長6.2%,發展質量效益明顯提升,經濟社會運行總體平穩。

廣州11區中GDP哪家強?從多到少依次為:天河、越秀、黃埔、番禺、白雲、海珠、南沙、花都、荔灣、增城、從化。與2017年度相比,二、三名有變,越秀反超黃埔、重回第二。

經濟總量“第一梯隊”天河、越秀、黃埔三個區中,越秀區在2017年底還排在第三位,被黃埔以16億元的微弱優勢趕超,到了今年,越秀扳回一局,一季度即以97億元的優勢超過黃埔,按上半年計算,仍超黃埔,但優勢降至38億元。

番禺以92億元的優勢超越白雲,坐穩“第二梯隊”(番禺、白雲、海珠)的排頭兵。今年一季度,番禺曾以6億元的微弱劣勢被白雲反超。“第二梯隊”與“第一梯隊”仍有較大差距,番禺與黃埔相差了692億元,比南沙區的上半年經濟總量還稍多。

“第三梯隊”(南沙、花都、荔灣、增城、從化)中,南沙經濟增長速度下滑,經濟總量只領先花都7億元。在2017年度,南沙對花都的領先程度是115億元。

天河經濟增速衝至第一

增長速度方面,各區拉開了較大的差距,增速最高是天河的9.8%,最低的是增城的1.2%。

天河的經濟增速常年保持在較高水平,在各區也名列前茅,這次衝到了第一的位置,而南沙的經濟增速從2017年的10 .5%跌至1.6%,各區排名從第一跌至倒數第二。

經濟增速較好的還有花都區,也達到了同比增長9%的水平,僅次於天河,而在今年一季度,花都的增速(8.2%)一度超過了天河(8.1%),領跑各區。

經濟增速跑贏廣州市平均值(6.2%)的還有海珠區(7.8%)、黃埔區(7.5%)。

分項指標

A規上工業總產值:

花都趕超南沙

躍升至第二

工業方面,黃埔區的規模以上(簡稱“規上”)工業總產值仍領跑各區,佔到了廣州市的41%。黃埔的規上工業增速為6.4%,比廣州市平均6.0%的增速略高。

花都與南沙的規上工業總產值排在二、三位,花都比南沙高出33億元,坐上了工業第二區的位置,而在一年前,南沙還以明顯優勢佔據著工業第二區的位置,其2017年上半年的規上工業總產值比第三的花都高出488億元。花都的趕超從今年開始,一季度,花都的規上工業總產值已超過南沙17億元,且在增速上領先了南沙10個百分點,經過第二季度,兩者差距擴大至33億元。

兩區工業增長勢頭如何?花都工業增勢迅猛,比去年同期增長12.5%,而南沙增長僅4.5%,花都工業的第二把交椅可以說暫時坐穩了。

同為汽車產業強區,番禺上半年規上工業總產值的增速為-0.2%,也就是說,比去年同期是負增長。而在2017年上半年,番禺的規上工業總產值超過了花都,取得各區第三的位置,當時的同比增速也達到了13 .6%,比當時的全市平均值高出8.7個百分點。番禺今年上半年工業的減速,部分源於汽車製造業拉動力減弱,也與去年基數太高有關。

海珠區的工業增速達55 .7%,為各區最高,雖然其上半年工業總產值只有205.07億元,但增速從去年來就保持了高增長。這與海珠去年6月新落戶的工業企業中石油天然氣銷售南方分公司有關,該企業是中石油天然氣銷售的區域性總部,落戶在琶洲東端的萬勝廣場,它的落戶使得海珠2017年6月後的工業產值大幅增長。有這個大企業加持,海珠此後的工業增長一直不錯,目前還處於新項目的紅利期。

B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黃埔超荔灣 前進一名

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相對於投資、出口來說,廣州上半年的消費增長一直較為平穩。廣州市上半年的社會消費品零售(以下簡稱“社零”)總額為4488 .94億元,同比增長7.8%。天河區仍然在總量上居首,黃埔在增速上領跑,同時在總量上超越了荔灣區,排名上升了一位。

天河上半年的社零總額為867.7億元,佔到了廣州全市的近五分之一,把第二名越秀拉開了211億元的距離。另一方面,天河消費的增速5.9%比廣州市平均水平低了1.9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也降了2個百分點。

黃埔的消費增長近年來成為該區經濟的一個亮點,上半年黃埔社零額同比增長11.4%,比廣州平均水平高出3.6個百分點,也比第二名白雲高出2.3個百分點。

黃埔消費的高速增長從去年就已開始顯現,一年下來,已推動黃埔在社零總額上前進了一個名次,超過了老城區荔灣,而且領先額達到了148億元,相當於荔灣區上半年社零總額的一半。實際上,荔灣區的消費增長也不錯,9%的增速僅次於黃埔、白雲。

C固定資產投資:

荔灣以78 .6%增速變身黑馬

各區固定資產投資額還未公佈,從已公佈的固投增速看,各區間差距較大,增長最快的荔灣區達到同比78.6%的增速,最慢的越秀區為-51.4%。總體上看,有6個區超過了廣州市平均9.1%的增速,還有5個區未達平均,其中3個區是負增長。

比起去年同期的增長最快30 .4%、最慢-28.7%,今年上半年各區固投增速進一步拉開距離。

房地產開發投資方面,受去年的調控影響,廣州市上半年的同比增速為6.3%,比去年同期下降3.7個百分點。其中,從化、越秀、黃埔、番禺、南沙5個區比去年同期呈負增長態勢,分別增長-64.6%、-54.1%、-17.4%、-3.3%、-3.0%。

荔灣以78.6%的固投增速跑出了“黑馬”之姿,比第二名高出43個百分點。這也打破了此前固投高增長只出現在周邊區、而非中心城區的現象。同樣表現不錯的中心城區還有白雲、海珠區,分別取得了15.6%、10 .7%的固投增速,佔據增速第三、五名。記者瞭解到,今年上半年,荔灣的大坦沙島多個項目開始開工建設,包括大坦沙國際中心項目、大坦沙國際醫療健康城二期項目和河沙村改造首期復建房項目,呼吸中心項目也在7月正式奠基開工。

增城則維持了30%以上的固投增速,上半年為35.2%。增城區對上半年重點建設項目的通報顯示,全區重點建設項目已累計完成投資430 .5億元,其中,備受關注的超視堺第10 .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區共完成投資111.5億元,11個房地產項目推進也較快,共完成投資177.6億元。增城房地產開發投資的增速為23.8%,僅次於荔灣區的1.2倍、白雲區的69.7%。

2017年上半年,番禺的固投增長了10 .5%,到今年上半年,這個數字降至-20 .1%。同樣下滑的還有從化區,由去年同期的7.5%降至-38.4%。

D稅收總額:

黃埔仍是稅收貢獻最大的區

上半年,廣州市稅收總額達到3053.2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8%,從各區來看,黃埔仍是對廣州稅收貢獻最大的區,其稅收額佔了廣州的六分之一。

除了總量大,黃埔的稅收上半年還保持了12.8%的較高增速,比廣州平均水平高出4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提高了9.1個百分點,扭轉了去年同期稅收低增長的情況。

與去年同期相比,各區稅收增長速度的差距縮小了,最高的海珠與最低的越秀相差29個百分點,而去年上半年,最高的番禺與最低的黃埔相差44個百分點。

同時,隨著廣州市稅收增速由去年同期的18.5%回調至8.8%,各區增速也進入10%上下的較穩定區間。這與營改增後稅收情況趨穩有關,去年廣州大多數區的稅收呈現兩位數的高增長狀況,部分源於2016年“營改增”推廣及國家各種降費減稅導致的稅收增長慢、基數變小,經過去年的調整,今年的增長基數已趨穩定,稅收增速也逐漸回調。

海珠區上半年稅收增速達到了31.8%,領跑各區,也推動海珠的稅收收入領先增城18.7億元,在各區排行中前進了一名。

區域分析

“尖子生”天河遙遙領先

上半年,天河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92.4億元,增長9 .8%,總量穩居全市首位,增速領跑全市,並創近5年新高,呈現出高質量、高穩定性的發展態勢。

2017年上半年、2017年度、2018年一季度,天河的經濟增速分別是9.6%、9.6%、8.1%,均位居11區中第二名。

從天河的產業結構來看,其第三產業已佔比九成以上,新動能的帶動力強,在廣州新舊動能轉換的當口能穩住發展速度。

數據顯示,天河三次產業比例已優化調整為0 .00:9.19:90 .81,現代服務業佔G D P比重達到72.3%。金融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商貿業、商務服務業等四大主導產業較快發展,實現增加值1315.4億元,佔G D P比重達62.9%。

新動能方面,天河以互聯網和相關服務為代表的現代新興服務業發展加快,電信業、軟件業、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增加值佔G D P比重為35.6%,貢獻率高達75.2%。U C、酷狗等行業龍頭企業發展迅猛,帶動軟件業營業收入增長29.8%。

從發展趨勢看,天河的發展後勁仍足,新增產能“含金量”十足。上半年天河新增企業中,金融類、科技類、租賃和商務服務類企業,分別增長24.9%、41.4%和23.1%,三類企業累計戶數均居全市第一。天河還引進了全球國際貨運代理廣州分公司等5個世界500強投資項目,以及小鵬汽車銷售等6個總部企業。

花都經濟增速一度領跑

花都上半年的經濟增速9%,僅次於天河,位列第二,在今年一季度,花都的增速(8.2%)一度超過了天河(8.1%),領跑各區。

花都工業增勢迅猛,比去年同期增長12.5%,規上工業總產值趕超南沙,坐穩第二的位置。花都全區產值居前的六大行業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紡織服裝服飾業和汽車製造業都有較好增長,儘管皮革皮具業勢頭不好,但工業數據仍被拉昇。不過花都的固投增長比去年同期僅增1.4%。花都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在各區中不是受調控影響最大的,保持了1.6%的增長。

花都的利用外資情況也較好,全區上半年實際利用外資6.0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2.2倍。

番禺白雲 你追我趕

上半年,番禺經濟總量領先白雲92億元,在11區中坐穩第四的位置,成為“第二梯隊”的排頭兵。今年一季度,番禺的經濟總量曾被白雲小幅反超,經過第二季度,番禺又奪回了領先地位。

不過,番禺的工業增長勢頭放緩,上半年番禺規上工業總產值的增速為-0.2%。2017年上半年,番禺的汽車製造業產值大幅增長了112.6%,廣汽傳祺產銷飄紅,廣汽菲克的新投產貢獻了大量新產能,這也給今年的增長製造了高基數。今年以來,廣汽傳祺銷量在衝高之後開始回落,番禺汽車製造業的拉動力也相應回落。番禺區的固投增長今年上半年降至-20.1%。番禺官方公佈的1-5月數據顯示,房地產開發投資仍呈增加態勢,增速39.2%。去年4月,番禺的思科智慧城項目動工,廣汽菲克廣州分公司的新工廠落成投產,為番禺2017年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貢獻較大,也為今年的增長製造了較高的基數。

採寫:南都記者 李文 實習生 陳舒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