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系列(二)-留學個人陳述五大誤區

個人陳述--重點是個人,是你的思路,不要憑空陳述。

PS系列(二)-留學個人陳述五大誤區

1. 羅列經歷,套用別人的經歷

PS需要實際經歷來作證,但不是故事版的簡歷。在選材上,一定要把偶然性、機遇、運氣這樣的因素先排除在外,專注在自己身上。我們講方法,參考規律,把控的都是大概率的方向,為大概率事件的發生創造各種條件,大海航行靠剁手舵手嘛。準備過程中看清楚自己的航線,照顧好自己的小船。別在路上直接參考“他寫扶老奶奶過馬路就被UCLA錄取了,我也要寫”,“我那個親戚去了中科院實習就被UCB拒了,所以中科院實習不要寫”,“路人小姐姐吃喝玩樂拿到了賓大的錄取,所以我要加大PS的娛樂份額”……選取寫作素材是需要符合自己人設的。

2. 詳略不得當,內容不相關

PS寫作中,清晰的思路會讓人讀起來清爽,看起來豐滿。簡單說,抓住重點,有清晰的邏輯和故事線。用電影舉例,好的電影都能夠把故事講的很清楚,不管是出現倒敘,插敘還是非線性描述,都是為了主線在服務的,

說完了,還能回來。看完了糊塗的電影,就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每部分拍的也很認真,攝影燈光道具演員非常配合,但是導演非得把鄉村愛情和手撕鬼子融合到一起,再配上交響樂,這注定不會有好票房……

所以呢,去超市買手紙和洗髮水的路上,是可以繞路吃頓飯再接著走的,但是吃飯遇到熟人就一起殺向了KTV,就讓你的PS看起來像一盤散沙。這時候需要一些小技巧,比如把經歷全部串起來,說明你在KTV認識了最重要的人生導師是多麼不容易,這樣至少是邏輯正確的。當然了,別噴KTV找導師。。。而且沒必要這麼囉嗦,直接講導師如何一句話點醒了夢中的你,這樣才對。

3. 把個人陳述寫成奇聞異事

很多人覺得奇聞異事才能讓招生官記住,所以非常推崇各種奇異的經歷,殊不知這樣的寫法,出了讓招生官記住,還會出現再未來給學生的錯誤示例裡。本來抱著讀你人生的感慨翻開了你的材料,看完合上的卻是《三言二拍》……

給招生官留tag是要用你的全部,表明你對於自己喜好和追求的事情一直在努力,喜歡到一定程度一定會遇到一些稀奇的事情,這樣才是應用特殊經歷的方法論。

4)形式主義修飾。When I was little/ When I was a child/ Since my childhood開場的個人陳述不是落了俗套,而是可靠性太差。我才不相信你從小就立志要學商科/醫學/化學/歷史/傳媒……從小能立志並堅持的孩子在國內屬於瀕危物種了,仍然有大量的你爸你媽正在進行新物種的引導。所以請大家,如果實在不是沒有可寫的內容,個人陳述裡面的故事不要講太多小時候,除非真的是深刻,但是小時候的深刻也許就要從傷痕講起了

5)把個人陳述看得太重要,這個也算一個誤區。觀點:一篇好的個人陳述並不能直接逆天改命,拯救一個本來就有重大瑕疵的申請,但是一篇不好的個人陳述可能會給一個本來還不錯的申請拖後腿。我們站在招生官的角度上想一下很好理解,個人陳述是你重要觀點和經歷的片面濃縮,需要通過文章來了解你是什麼樣的人,但是審理是全面的,除了。

我們來舉個例子,拿MFE來舉例,我們有三名學生,

小張: IBT 105, GRE 325, 數學專業C級PS

小八: IBT 98, GRE 320, 金融計算機雙學位,B級PS

小寧: IBT 115, GRE 330, 英語專業,A+級PS

如果非要從這三個學生裡錄取一位的話,光鮮亮麗的小寧是不是穩了呢?高標化+完美PS,走上認識巔峰斬頂級錄取?這裡我們腹黑一點,有個隱藏的條件再極端一點,小寧的計算機水平只停留在word藝術字水平……這種情況下,面對這三個學生,我只能說小張和小八都有機會,小寧已經被排除了。其實小寧換個專業能有很多好錄取,申啥MFE……

當然了,反著說一下PS也是提醒一下過猶不及,留學申請是講策略的,並不是拼刺刀的。

感謝您關注、轉發、評論、默默點贊,或者莞爾一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