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村書記,要給孩子們一個天堂

若有天堂,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

——博爾赫斯

這個村書記,要給孩子們一個天堂

四川省達州市渠縣縣臨巴鎮後河村村支部書記黃一峰,在古村之友平臺上發起“建後河村史圖書室,圓孩子書香夢”項目,此刻他正四處奔走發動,希望給村裡的孩子也建一間村史圖書室。

他說:希望讓孩子們在瞭解家鄉,瞭解身邊歷史之際,也瞭解我們這些“過來人”看過的世界。

這個村書記,要給孩子們一個天堂

項目詳情

“我比城裡的小夥伴知道得還多”

“這些字我也認識,比城裡的小夥伴知道得還多。”

這是一個二年級的小朋友說的。他是四川省達州市渠縣臨巴鎮後河村小學的一員。

後河村位於四川省達州市渠縣臨巴鎮東北部,距縣城45公里。從渠縣出發下高速之後,還需要30分鐘的車程才能到達。慶幸的是,雖然路程遙遠,這一路青草香陣陣,不時還能和正埋頭吃草的黃牛來上一個美麗的邂逅。

這個村書記,要給孩子們一個天堂

唐朝時期,後河村名叫後河壩;由陳文章帶領家中族人從江西九江遷居至此,後有湖廣填川的陳氏、楚氏等人遷於此,與當地人形成了現今後河人。明清、解放時期人才輩出,這裡先後出現陳文章、陳特章、陳禹昌等先賢名人;建立過甲碳廠、糖房、堤灌站等大型作坊,也遺留了董家灣大墓群、惜字塔、滴水巖墓等古蹟;現今仍存活著一棵1000多年的黃桷樹,默默講述著後河村的悠悠歷史。

“孩子們對書本的渴求程度遠超我想象”

作為後河村村支部書記,我熟悉這裡的一切,也希望孩子們有機會了解這些,於是就不時去學校裡看看孩子們,和他們分享有關這裡的傳說。

偶爾從教室門口路過,總是能看到這樣的景象:

這個村書記,要給孩子們一個天堂

孩子們下課的時候,正圍在一起看那本老師帶來的《海的女兒》。

這個村書記,要給孩子們一個天堂

從窗口望進去,老師正認真上課,學生正挺直腰桿專心聽講,生怕一晃神就錯過什麼精彩瞬間。

這個村書記,要給孩子們一個天堂

放學回家,有些學生要做家務、有些要幫助爺爺奶奶收莊稼、有些要照顧弟弟妹妹,所以他們都會在教室裡做完作業才回家。本想給他們偷拍一張,結果被“她”抓個正著。

這個村書記,要給孩子們一個天堂

做完作業,他們有時也會一起做做這樣的“娛樂”活動來調節一下緊張的氣氛。猜猜他們在幹什麼?

剛開始我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後來三年級的“小軍”告訴我:“老師今天的作業是背誦課文,我們正在進行“背課文”比賽,誰輸了誰掃地、誰贏了就可以把《十萬個為什麼》帶回家”。

這個村書記,要給孩子們一個天堂

小朋友說:他真的想有一本屬於自己的《十萬個為什麼》。

原來,孩子們對書本,對認知世界的渴求程度遠遠超過我的想象。

圖書是孩子們連接外部世界的重要入口,但是目前學校裡還不能滿足這樣的需求。村裡有近350名留守兒童,40名在讀學生,他們除了舊教材,沒有任何教輔,更別提課外讀物。校內的圖書室是上世紀90年代建的校舍,非常簡陋,偶爾的漏水使得書籍保存都成問題。

作為村支書,我為孩子們的積極向上倍感欣慰,也希望儘自己的力量,改變這種境況。於是在我以個人微薄之力傳播的同時,希望更多人參與,為孩子們籌建一個村史圖書室。讓孩子們在瞭解家鄉,瞭解身邊歷史之際,瞭解我們這些“過來人”可能看過的世界。希望盡我的綿薄之力,報效生我、養我、培養我長大的地方,讓村裡的後起之秀比我們走得更好、更遠。

他們正在做系統整理村史,若您有適合小學生看的雜誌、文學名著、科普等,歡迎寄往四川省達州市渠縣臨巴鎮後河村小學(聯繫人:黃書記1568189277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