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明:壯大產業帶領羣衆共致富

水都網讀(潘冰潔 周俊沁 朱繼利)“有一種信念叫堅持,有一種力量叫自強不息,有一種志氣,叫自力更生,有一種責任叫帶頭致富”。這就是鹽池河鎮草房溝村致富帶頭人王慶明的真實寫照。

草房溝村平均海拔1000多米,山大人稀土地薄,交通條件差,是該鎮經濟發展遲緩村,也是我市的重點貧困村。村裡的年輕人,為了生活更有奔頭,大多選擇了外出務工謀生,留守的,除了呀呀學語的小孩就是步履蹣跚的老人。

1989年出生的王慶明是一個有著3年黨齡的“老”同志了,單薄的身材,天生一張娃娃臉,未說話先笑,清秀而帥氣,讓人怎麼也不會把他和“養豬大戶”、“鄉土能人”、“致富帶頭人”聯想到一起。

2005年,初中畢業的王慶明,因家庭貧困,外出打工。多年務工用辛勤汗水積攢下了人生第一桶金。2013年,王慶明說服家人和親朋好友,毅然回鄉,多方籌資辦起了草房溝村歷史上第一個生豬養殖場,立志通過養殖帶領鄉親們擺脫貧窮。

王慶明說:“在外地打工10多年了,現在父母年紀大了,國家政策也好,為了能照顧父母,帶動老鄉們脫貧致富,我選擇回鄉創業養殖生豬。”

創業之初,王慶明滿腔熱情,修建了700平方米的養豬廠房,開始投產20頭母豬和1頭公豬,實行自繁自養。但當年的市場行情非常不好,加上不懂得防疫,死了不少,也沒有銷售經驗,養豬第一年以虧本告終。2014年他又堅持了一年,但市場行情還是不景氣,豬場持續虧本。

養豬兩年投入的高昂“學費”,讓這個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王慶明家的生活一下子陷入到了絕境。而這時,瘦弱的妻子陳雲巧卻表現出了異常的堅強。

陳雲說:“像他這樣能幹又能吃苦的年輕人回家創業的並不多,平時在外面工作不管有再苦再累,回到家他都會幫忙帶孩子,洗尿片兒,有時候還會做飯,我感覺挺欣慰。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以後會越來越好的。”

鹽池河鎮財政所支部書記駐草房溝村第一書記王元國說:“我們在得知王慶民的情況後,積極為他提供小額貸款、技術服務、技術培訓。”

2015年,在鎮村幹部的協調下,王慶明拿到了10萬元小額信貸,再次購買了小豬仔和能繁母豬,把空空的豬欄又重新填滿。接受了以往的教訓,王慶民開始細心觀察豬的生長規律,學習管理技術,積累經驗,請教養殖大戶和專業技術人員,投入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2016年,養豬廠的廠房面積從700多平米擴大到2000平方米,年出欄達到500頭左右,那一年他收穫了創業道路上的第一桶金。

術業有專攻,為助力脫貧攻堅,王慶明在草房溝村三組開展了養豬技能培訓10餘次,培訓包括豬舍的建設、豬的餵食、衛生、防病等方面。65歲的張金國因為行動不便,王慶明經常送學上門,村裡像的張金國這樣的養豬戶都成為了王慶明的“常駐學員”和“定點幫扶對象”。

2018年,王慶明被推薦認定成為全市的第二批農村實用人才,得知這一消息後,王慶明帶頭致富勁頭更足了。

王慶明說:“被認定成為全市第二批農村實用人才,我一定要對得起這個稱號,在今後的發展,我一定會更加積極帶動貧困戶發展養殖生豬,幫助貧困戶脫貧增收,今後還要通過電商帶動我們村的農副產品,香菇、木耳、生豬,把這些東西銷售出去,幫助貧困戶增收,把家鄉發展成為生豬養殖脫貧示範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