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0餘名國內外專家學者齊聚合肥,共「解」光能源高效轉化之題

30日上午,第22屆國際太陽能光化學轉換與儲能大會(簡稱IPS-22)在合肥舉行。第三代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之父、來自瑞士的諾貝爾獎提名者邁克爾·格雷策爾等科學家向前來參會的50多國700餘名專家學者做了主題報告。大會期間,他們將在合肥為光伏產業及太陽能技術發展“把脈”,共“解”光能源高效轉化之題。

根據大會議程,會議將圍繞如何將光能源高效轉換這一重要議題,聚焦國家戰略發展方向、經濟活動熱點以及全球科學研究前沿,對綠色低碳、節能環保、光伏光電等多個學科方向的重要科學問題進行深入研討與交流。會議將從7月30日持續到8月2日,為期四天。

本屆會議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華北電力大學、天津大學、安徽省新能源協會聯合舉辦。大會吸引了來自世界50多個國家的700多名該領域專家與學者,其中包括4位諾貝爾獎提名者、2位中科院院士及多名“千人計劃”、“傑出青年”、“青年計劃”等稱號獲得者。

據瞭解,IPS會議是可再生能源領域太陽能研究方向全球影響力最大、涉及領域最廣、歷史最長的大型會議,有光電轉化領域“奧林匹克會議”之稱。該會於1974年首次在美國波士頓召開,每2年舉辦一次,至今已舉辦過21屆會議。先後有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參與了會議並在大會上發表其最新研究成果,是定期召開、傳承有序的國際一流學術交流會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