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黃崢:好學生不做壞事 拿出解決問題的態度

拼多多黃崢:好學生不做壞事 拿出解決問題的態度

拼多多黃崢:好學生不做壞事 拿出解決問題的態度

公眾號 | itlaoyou-com

來源 | 地歌網

文 | 陸水月

拼多多上市後突遭輿論質疑,黃錚出面回應。

假茅臺、盜版書、7塊5元的奶粉、超熊洗衣粉、藍月殼洗衣液、山寨家電......上市不到一週的拼多多比此前遭遇更大一波的輿論質疑。

7月31日,拼多多在上海召開發佈會“回應一切”。拼多多的媒體溝通會同樣顯得倉促,黃崢從外地趕回來,當談及超預期的輿論壓力時,他表示心情依然是不好受。

對於打假,黃崢表示拼多多是認真的,在分階段、分步驟、有節奏地打假,規範“臨期奶”和“白牌”產品是拼多多治理平臺的兩大首要任務。康帥傅、雷碧、七匹狠等山寨品牌是平臺治理的最難纏的問題,跟大禹治水一樣,你不能只靠堵,也要靠疏導。

對於品牌,拼多多將來不考慮投資計劃,那樣相當於既做運動員又做裁判員了,但是,非常願意扶植和“賦能”相關品牌。例如,白牌電視機,願意攜手中國所有品牌電視機廠商制定“傍品牌”現象治理方案,探討品牌化發展策略。在治理假貨問題上,拼多多還只是個學生,好學生不做壞事,拿出“釘釘子”的精神來解決實際問題。

拼多多創始合夥人達達也為此回應:假貨是人性問題,假貨問題是社會問題,讓3歲的拼多多承擔是不公平的。

以下是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的專訪實錄:

拼多多稱遭遇黑公關

黃崢:正常在上市當天,因為它是大新聞,百度指數假設是100,這個指數在昨天竟然是400,是上市這麼大的新聞的4倍的量。

相關情況我們已經在上午發佈過了,也正在向有關部門彙報這一情況。但就算是又怎麼樣呢?該解決的問題還是要解決,除了困惑以外,壓力和擔憂確實是有的,當情緒一遍一遍上升的時候,群體的情緒上升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這個時候網絡的輿情就已經非常情緒化了,就不再去區分黑稿、段子、奶粉、電視和疫苗等等的差別了。

這個東西非常可怕,相當於很多的好人、知識分子,甚至一些公務員都會被網絡輿情鼓動起來了,就好像疫苗事件,今天可能講什麼都是錯的,這個東西是整個國家受傷害的。

輿情超過了拼多多的想象

黃崢:我們剛上完市,剛參加完員工大會,我本來以為可以休息兩天,也安排了其它的事情,這場發佈會完全不在計劃當中。

昨天凌晨寫的員工信,我們一直想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事情,這個過程中,很多質疑的聲音,可能也會隨著看到我們做的事情而一點點過去。

沒想到整體的輿論量是遠遠大過我們想象,而且一波一波被推動的更高,一個一個不是我們平臺上的出售的“詭異商品”在被編成段子擴散。

輿論給我造成困擾,或者讓我覺得有一些難受的地方是在於當形成這麼大規模的時候,其實是定性問題還是定量問題,是黑白問題還是利益問題,思考的人就少了,從我個人角度來講,我們一定要非常深入地去想每一個被指出來的問題,它的性質到底是什麼,我們首先該抓的到底是什麼。

拼多多不是賺屌絲的錢,上市也不是割韭菜

黃崢:上市當天,我也說過,我真的不覺得這所有的東西是大家覺得五線、六線城市,我覺得中國確實是幅員遼闊,差異度是非常大的,在超一線城市和普通城市生活的差別還是挺大的。

拼多多在做的事情,大家從財報上能夠看到,到今天為止,整體來說,公佈的財報還是虧損的,所以也談不上賺這些人的錢。當然,上市了就有人質疑,說我們是不是要去割股民的韭菜,我們剛剛也開了員工大會,我們覺得這個事情要做下去,要做好是不容易的。很久之前,我們做了一個看似簡單的決定,但也是有爭議且非常艱難的決定,就是我們全員的期權都是三年後才開始解鎖,三年裡面,所有的人是不能夠從股票市場套來一分錢的,整個公司現在沒有從老百姓手裡賺過一分錢。

為什麼要守三年呢?一方面,拼多多上市是業務的戰略選擇,確實是想把公司做的更好,並不是為了讓一部分人能夠快速套現,而且從公司自身來講也並沒有太多老股東,也從沒有套現行為。更多的是希望通過上市讓公司進一步規範,今天的風波雖然是超過預期的,也並不是我個人主觀希望的,但是從客觀上面來講,可能也是上市帶來的一個副產品,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在給股東的信裡面寫了,有一定的預期,只是它來的比我想象的要猛烈,或者是自己還沒有準備好,它就來了。

上市之後的心情:沒那麼好受

黃崢:你說心情嘛,很多時候也沒有那麼好受,上市前真的是挺累的,剛剛消費者來敲完鍾,我大概就休息了半天,然後由段子引發的輿情就井噴式的出現,這讓人感到非常奇怪。

除此之外,我的心情可能是我還沒有適應開始有人寫黃崢,開始有人算黃崢的身價,我本人並不覺得昨天和今天,上市前和上市後有這麼大的差別,一直以來生活上還是比較簡單的。我不知道輿論的一波一波,以及各種各樣的聲音會怎麼樣改變我的生活,但是我希望我能夠如自己在信裡面寫的,能夠隔絕更多的外力來思考問題。

平臺治理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臨期奶放在首位

黃崢:打假,我們一直是特別認真的,而今天其實是把山寨問題和假貨問題混在一起了,當輿論進一步提高的時候,把所有的商家問題都變成了假貨問題,在假貨這件事情上,我們的態度一直非常鮮明,從來沒有猶豫過。

我自己在看這些輿論,包括昨天在寫給員工的信的時候,其實有一個意識,我是比較強烈的,不能夠眉毛鬍子一把抓,不能等著競爭對手,等著別人來說這個地方有問題,你再去改,或者有一堆問題,我們自己也應該紮紮實實回過頭來看什麼是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什麼是被炒作的。

解決問題,從我的思路來講,我覺得首先要分清楚事情的性質,有的是對錯問題,有的是利益問題,這兩個東西是不一樣的,比方說像臨期奶粉的問題,在我看來這個問題是所有的媒體、所有的行業,當然包括拼多多在內,揪的不夠深的,確實它是臨期奶,行業裡面也確實有很多臨期奶的銷售。

比如說這個奶粉是兩年過期,還剩下一個半月要到期了,從規則上面來講,它是OK的,但是我不是一個專業人士,到現在我不能告訴所有人快到期的一個半月奶粉,跟一年半到期的奶粉,從食用的危險性上來說會不會增加,這種問題是性質問題。

而且中國的父母對孩子的關切甚至遠遠超過自身的,作為我們平臺來講,不能簡簡單單的說它是臨期奶,是OK的,別的地方也在賣,我們就OK,對於這樣的東西,站在我的角度,我覺得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也有人把白的說成黑的,但是這個問題被揪出來了,被提高到一個高度放在關注的目光下,我覺得是很好的事情。

我們去看臨期奶,它的量在市場上是不小的,大部分品牌商不直接銷售,但是奶粉被批發出去到了流通環節,大家說還有一個半月,我直接就扔掉。

大部分人不會這麼做的,就算要扔,是快到一週扔還是一個半月扔,這個問題是過去兩天我自己盯的最多的,我覺得這是一個性質問題,它是真是假,臨期的東西能不能夠賣,用什麼樣的規則能夠讓這個東西變得更安全,或者是說整體的風險可控。這是一個性質問題。

關於康帥傅、雷碧、七匹狠等山寨品牌問題

黃崢:另外有一些是利益問題,比方說之前遇到過有的品牌,這個品牌本身有比較高的品牌溢價,它的實際生產成本肯定是50塊錢,中間加上流通,加上售賣,可能到了200塊錢,這樣的商品其實不少。這樣的商品如果出現了串貨,串貨商低價賣了,沒有遵從品牌商的規定,但是這個東西是真的,50塊錢的東西150塊錢賣了,品牌商要求200塊錢賣,這是利益問題,不同的國家對待這個問題的態度也是不一樣的。

比如說在美國,品牌方是不能控價的,你不能要求這個東西一定要賣200塊,200塊以下不能賣,他會認為我這個東西批發出去,貨在誰那裡,他就有自主定價的權利。

但是中國的法律相對模糊一些,隨著《反壟斷法》的出臺,這個問題也越來越接近於我理解的現行的法律。

一類是介於兩者之間的,是相當於打擦邊球的,比方說段子裡面編的,這個段子裡面有一個是確實曾經有過,比如說小米新品,但是什麼康帥傅、雷碧、七匹狠……這些東西是沒有的。

針對這樣的東西,它的界定確實是值得思考的,小米在這個裡頭做了一些很好的事情,其實是雷總在招股書裡面寫的,他永遠把利潤定在5%,但是不是所有的品牌都是這樣的。

如果它的空間高,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試圖蹭流量,網上第一個說起的山寨案例是小米新品,這類問題更多的是,因為它的量也不小,很多時候是一個大的產業帶,不光是電器的產業帶,還有各種各樣的產業帶。

針對這些產業帶,是我們很長很長時間以來整合製造業產業的一部分,針對這類東西,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比如說成熟的品牌懂營銷的,包括平臺,能不能夠去引導甚至支持這些產業帶相對落後的廠商,能夠往自主品牌化的道路上去做。

有一些在走出來,有一些可能還沒有走出來。比如說像紙巾這種品類,可親柔它用的就是自己的品牌,但是假如它取一個名字叫青風,大家就會覺得它有問題,哪怕還是現在的紙巾。從價值觀的角度來講,我覺得是有一些不夠本分的,想佔知名品牌的便宜,但是它跟假奶粉是完全兩回事,性質上還是有所區分的。

我覺得老百姓切身利益最相關的,最傷害老百姓利益的產品,我們應該先去做,而且這個過程是釘釘子,是一步一步釘下去的。就像臨期奶的問題,不可能說我們今天打一個標,提醒消費者,風險提示三遍,你還買就是你的責任,不是這樣的,而是今天我們做了提示,明天我們應該再進一步推進下去,差一個半月的奶粉到底是不是安全,是否可靠,我們應該去深究。

關於白牌產品以及對品牌的理解

黃崢:比如說白牌電視機這種產品,要去疏導這些品牌商,想蹭流量,佔別人便宜的人,我們要引導他往別的方向去做,因為本身電視機的面板都不是它產的。

面板是一個更大的廠,可能全世界沒有多少個在做生產,它拿過來做組裝,其實它就是一個關鍵詞蹭流量,跟文章標題蹭流量是一個道理,這個東西佔了別人的便宜,長期對它自身來講是不利的。

比如說小米新品蹭小米的流量,這個電視機賣300塊錢,長期來講做好做大了,它叫這個品牌就吃虧了。一個廠商如果立志長遠的話,它就不會做這樣的事情,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廠商都會想到,人在短期利益面前是會動搖的。

所以這件事情,我覺得要跟大禹治水一樣,你不能只靠堵,也要靠疏導,因為這麼多的面板在那裡,這麼多的工廠在那裡,要給它一個好的環境,要把它往好的地方去引。

其實不同的品類是不一樣的,比如說紙巾品類,這種問題就非常少,包括拖鞋、衣服,因為這些品類都是非標品,其實品牌集中度是低的,而電器品牌是很顯著的,為什麼?因為它的品牌集中度太高了,所以這個問題就會更加進一步凸顯。具體的百分比應該沒有公佈過,你直觀去看,拼多多的主體品類肯定不是電器,否則我們的客單價在招股書上公佈出來就不會那麼低了,哪怕是山寨電器,一個電器也要幾百塊。針對白牌電視機這種東西,是不是我們也應該出力去引導,如果品牌商足夠大度,也應該能夠去引導。

其中有一些確實是滿足不同區隔度的市場,以前電器下鄉這些,比如說小米就做了這樣的事情,有小米還有紅米,紅米就是另外一個檔位的,其實量是很大的,大家看到品牌是小米,但是我們去查整個SKU的銷量,紅米的銷量是超過小米的。

但是記品牌的時候總是往上游品牌記的,小米公司沒有叫紅米公司,但是我們有紅米需求,追求其它的品牌定位的廠商能不能也做紅米呢?如果它能這麼做,就可以把這個產業鏈起來幫它生產了,所有的小米應該也不是小米自己全控百分之百生產的,有的是富士康生產,有的是其它工廠生產的,但是關鍵是為什麼大家會擔心這個品牌的問題,是因為白牌廠商,大家擔心它缺乏品控,缺乏性價比的一致性。

所以這個東西,我們作為平臺來講,我們當前的人力、物力是不夠的,我肯定沒有小米專業,做這件事情。所以當小米去做生態鏈投資,在各個領域改造的時候,其實是一個非常好的嘗試,小米的出現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尤其紅米的出現證明了這個市場的巨大,小米在這裡,紅米比它賣的還要多,是證明了這個巨大的市場。

雷總生態鏈投資是一種方式,還有一種是嚴選,或者無印良品,有時候廣告說原廠代工,其實是程度輕一點的採購量,比如說我生產手機,同樣是富士康在代工,我能不能說評工原廠代工?這是不是就有點過了?但是它就是原廠啊,但是如果換一個東西,可能大家心裡感覺就會好一點,其實道理是一回事,只不過當這個廠商沒有人去引導,沒有人管控,這個事情進一步往前走的時候就會做的很離譜,

所以在這個領域裡頭,我們看到的是不同的人在做不同形式的嘗試,

沒有投資品牌的計劃,但願意扶植品牌

黃崢:從最大的邏輯來說,我之前也被問過要不要自己投資品牌,我覺得這就變成我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這是不平等競爭。

但是對於特殊的類目,比如說最近冒出來的電器類目,我這兩天一定程度上在激發我的思考,有沒有一種更好的方式能夠跟品牌商聯繫起來,或者和有這個能力的做品控的人聯繫起來,對這個產業做引導,比如說扶持他們做出自己的品牌。

比如說我們說你不要做紅米了,你做大米也行啊,這樣的東西有沒有辦法成批湧現,你今天蹭流量,明天換一個品牌,我今天把關鍵詞關掉,你明天不要蹭流量了,他說好啊,我花50塊錢買一個春蘭牌,這不是本質問題,本質在於這個廣大的產業得有出入,他們都有信心,這很大程度上是一個信心問題,因為他不太相信自己能夠做起來一個知名品牌,所以要給他信心,鼓勵他,如果有困難,我們品牌願意支持,如果品牌商能大度一點,品牌商說我也願意支持,如果說創維、其它的品牌願意成立一個基金做品牌的區隔,做出白牌的紅米,這個市場會好很多。

拼多多的企業風格,希望它像技術公司

黃崢:你講了兩個問題,第一個是說企業風格的問題,企業風格確實跟同行裡面其它公司不太一樣,但是說實話每家公司都不一樣。但是這種風格的不一樣,我們當然是希望用更多的技術,用更多的數據來做,但是作為一個電商平臺,也必須有大量的人力,包括品控,相當於人要給機器輸入價值觀,機器也沒辦法分辨商標的相似度,至少從現在AI的科技來講很難代替人的感受去做判斷,包括買一個牌子過來貼標,這種事情機器是沒有辦法判斷的。作為我們來講也是旗幟鮮明,一定要努力去研究,人要在裡面發揮主導性的作用。

拼多多不是流量分發模式平臺

黃崢:流量分發模式的頂級商業模式是搜索引擎,而對於拼多多來講,其實搜索佔我們的佔比是很低的,拼多多主體的商業模式並不是關鍵詞的流量分發模式,包括蹭關鍵詞的這種類型,我們原來的關注是沒有現在多的,我們始終關注的是主體場景,一個人推薦給另外一個人,或者是打開APP看到主屏幕的推薦。

拼多多一直不是一個所謂的流量分發模式的平臺,在很早以前,兩三年前,我就跟媒體講過,不能夠把活生生的人看成流量,背後是活生生的人。拼多多成長的過程當中,如果你去看財報的話,2017年以前我們沒有花過錢做APP導流的,大部分APP下載的原因是因為他用的多了以後,他需要用書籤,如果在微信裡去著需要輸關鍵詞,先找到這個公眾號,然後再進去,而且當時H5的體驗不如APP,大多數是這樣來下的APP。

拼多多和騰訊的關係:相互合作和依存

黃崢:隨著上市,我覺得我們和騰訊相互合作和依存的關係,是在變得越來越好的,因為在一點上,至少雙方的利益是共同的,在騰訊的環境裡面,以前一直是虛擬的內容,沒有實體的商品內容。

拼多多發展到現在,包括今天受大量質疑的東西,其實共同反映的是一個問題,拼多多上面的實體商品的內容豐富度還不夠,品質還不夠,這兩個東西作為社交平臺也好,作為騰訊這樣的社交網絡也好,它本質上也是需要的,它需要好的內容,如果內容不好,這對它也是不好的,從現在來講,至少在這一點上,這個利益是非常一致的,因為如果我們不往那個方向去努力,不光是說會被口水淹死,也會被消費者罵死的,逐漸逐漸讓他不會用了。所以到了這個檻,包括上市,一定程度上對我們都是一個很大的推動,肯定希望往這個方向去走。

面對淘寶、天貓、京東的挑戰

黃崢:作為後面的人來說肯定是壓力很大的,因為留給我們的時間也沒有那麼多。這裡面的思路也不太一樣,品牌是一代一代的。比如說寶潔是電視年代的產物,我們有一個詞叫做“肥皂劇”,為什麼叫“肥皂劇”,因為當時電視網絡興起,大家經常看這個劇,劇前面寶潔拼命做肥皂廣告,所以叫“肥皂劇”,有了沃爾瑪才出來了寶潔這樣的公司。

在流量分散的今天,媒體也分散,消費者看東西也很離散的今天,消費者的眼球在發生很大的變化,而且電視越來越不行,這種情況下相當於媒體發生了改變,在媒體發生改變的情況下,渠道理論上也會產生改變,這兩個東西都改變的情況下,理論上寶潔也會改變,應該會有新時代的寶潔。

今天在天貓上賣的很多大牌,什麼叫大牌呢?在中國人腦子當中進口的都是大牌,但是這個問題應該要得到改變了,那是上一個時代的產物,憑什麼中國造了30年的東西還被叫山寨呢?為什麼中國的東西就不能叫大牌呢?我們講的電器領域裡面,可能是很少數的幾個品類發現中國的品牌在逐漸變成國際大牌,為什麼其它的東西不行?電視機可能還沒有,手機是很明顯的。

我感覺這一波下去,如果我們有點耐心,如果我們的品牌廠商和產業帶的人有耐心,至少有我們的耐心,他們也鎖三年,我覺得這個牌子就做出來了,他如果抱著鎖三年的心態去做,就不會蹭這個流量了,因為三年以後發現這個蹭的流量是吃虧的,萬一他做出來的東西比創維要好呢?到時候他倒過來跟品牌商說你蹭我的流量,這個不對。所以一定程度上要讓大家有信心。

拼多多黃崢:好學生不做壞事 拿出解決問題的態度


文章由無為道極改編整理,我們尊重版權,除非無法確認,都會註明來源和作者。若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我們會與您共同協商解決,謝謝!

文章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並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