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之聲」悅讀|邊關父子行

“北疆之声”悦读|边关父子行

“北疆之声”悦读|边关父子行
“北疆之声”悦读|边关父子行

主播:團 子

【主播簡介】高媛,2015年9月入伍,下士軍銜,北部戰區火箭軍某通信團新聞報道員。業餘時間喜好寫作、攝影、播音主持、視頻剪輯,大學期間曾擔任校園電臺之聲主播。

【編者按】“軍事記者的新聞是孩子”從籌劃到發稿好似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總是滿滿的幸福。對於正在茁壯成長的孩子更多則是虧欠,寒假正值冬季大練兵,一個月見不到人影;暑假“夏練三伏”,好不容易晚上回家,可爹(媽)的身影怎麼比這夜色還黑?有一種娃,叫做軍事記者的娃,他們看爹媽大多是電視熒幕上一行字中的一個名字,或是一篇還看不懂的報紙上的一個名字,再或者是廣播中播音員口中的一個名字……總之,作為“留守兒童”他們印象中只有這些。每當採訪對象說著寶寶如何如何可愛,作為爹媽他們也在偷偷流淚,耳畔迴響的是:“爸(媽)你什麼時候家?”

邊關父子行

文旭東

“北疆之声”悦读|边关父子行

我叫文旭東,今年十一歲,是新疆烏魯木齊市第十三小學四年級的一名學生。我的爸爸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軍事部的一名電視新聞工作者,他經常拿著攝像機和照相機到部隊和邊防一線採訪,他拍攝的新聞還經常上中央電視臺和軍視網呢,我很崇拜他。

今年暑假,很想讓爸爸媽媽陪我去玩,但他們都在部隊上忙工作沒時間陪我,只好在家一個人看電視、寫作業,實在是讓我有些煩惱。就在上一個星期,爸爸對我說他要出差,我一聽臉就拉了下來,但爸爸緊接著:“說想不想跟我去邊防轉轉?”這時我耷拉的臉一下子多雲轉晴了。

第二天,我們全副武裝,踏上開往伊犁的火車,我興奮不已,滿腦子想像跟隨爸爸第一次外出採訪拍攝的情景,對我來說,這是一次充滿未知和期待的旅行。

“北疆之声”悦读|边关父子行

經過六個小時的長途行駛,我們在伊利搭上了開往百公里之外的喬老克民兵哨所,這裡位於中哈邊境一線,是我們這次採訪的第一個點。由於路途比較遙遠,加上一望無垠的戈壁路,汽車顛簸很大,一路上我的小屁股都快顛成兩半了,興奮的心情一下子沒了影,一個勁兒的問爸爸啥時候能到?我有點後悔跟爸爸出來,這裡並不是我想像的那麼美好。原來採訪的路如此辛苦,爸爸這麼多年一直在走這樣的路,真是難為他了。

“北疆之声”悦读|边关父子行

民兵哨所有一個伯伯和阿姨常年守護在這裡,爸爸說他們是夫妻倆,人們也把這裡叫做夫妻哨所,他們主要看管邊境線和牲畜越境。這裡有佈滿鐵絲網的邊境線和鋼架製成的瞭望塔,還有一個外形壯觀的哨樓,一切都是新奇而又神聖的。拍攝開始了,在界碑前、叢林中、瞭望塔上,看到爸爸在烈日下不停的對夫妻護邊員進行多角度拍攝。作為愛好攝影的我也一直跟隨在爸爸身邊學習,一會兒讓拿電池,一會兒扛三腳架,好像成了爸爸的攝像助理。在休息期間,經過爸爸的同意,我興奮地拿起了照相機,擺起了一副專業的姿勢對準鏡頭,一會蹲下、一會站著,咔、咔、咔拍個不停,不時滿臉透露出很得意的樣子。經過一天忙碌的拍攝,我和爸爸結束了第一個採訪任務。

“北疆之声”悦读|边关父子行

第二天,爸爸帶著我開始翻越天山,這個哨所叫做“鍾槐哨所”,聽那裡的叔叔講這裡曾經拍過電視連續劇《戈壁母親》。我雖然不太知道這部電視連續劇,但爸爸說《戈壁母親》這部電視劇的主人公鍾槐就是這個哨所的原形人物,所以這個哨所叫“鍾槐哨所”。這讓我產生了濃厚興趣,於是我急忙走進這座外形別緻的豪華木質哨樓,只見裡面陳列著幾代戍邊人使用過的遺物和一個個感人的故事,此時我情不自禁的拿起照相機拍了起來。

“北疆之声”悦读|边关父子行

聽爸爸講在祖國的西北邊境線上有無數個像鍾槐一樣的兵團戍邊人,他們為了祖國的邊境安寧,每天要走好幾十公里的山路和戈壁沙漠,一干就是幾十年。他們甘願吃苦、以寂寞為伴的精神,深深的感動著我、鼓舞著我,這次跟隨爸爸走邊防雖然吃了不少的苦,但我從中領悟到了在別的地方學不到的可貴精神,這種精神就是兵團精神。

我和爸爸的邊防行即將結束了,我深深體會到做為一名電視新聞工作者的不易,以前我不能理解爸爸,但現在能夠理解,在這裡我只想說爸爸你辛苦了!

編審|劉建偉

來源 | 北部戰區(微信號:PLA-bbzq)

更多精彩原創軍事新聞請訪問北部戰區網

強軍網盤:軍報分社 密碼:123456

聯繫電話:0301-81390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