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暑期音樂綜藝扎堆,垂直、極致、跨界多玩法再續傳奇?

文丨梁湘梓

倘若回到2005年的夏天,也許啃著西瓜、守住電視機,瘋狂的用短信投票支持自己心儀的“超女”莫過於當時暑假學生黨們最幸福的事情了,也正是在那時,似乎中國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群體就已經習慣了在暑假有音樂綜藝陪伴左右。

2018暑期音樂綜藝扎堆,垂直、極致、跨界多玩法再續傳奇?

後來,《中國好聲音》也是在暑假再次掀起了收視狂潮。是的,音樂綜藝與暑期檔就是有種莫名的契合度,而這樣的習慣,已經堅守了十幾年。

2018暑期音樂綜藝扎堆,垂直、極致、跨界多玩法再續傳奇?

當時光來到2018年,除了電視端對音樂綜藝的補給,網綜也加入了亂戰,這使得2018年暑期檔有一種音樂綜藝扎堆之勢。

只不過好像這一年上熱搜的,並非是某選手的某首歌唱得有多麼驚豔,取而代之的是“播出事故”“延播”以及關於明星導師、體驗官的熱門話題。這不禁讓人疑惑,對於音樂綜藝而言,到底是音樂性更為重要還是所謂的“真人秀”的娛樂部分更加吸睛?

扎堆2018暑期檔,音樂綜藝讓人眼花繚亂

爬梳中國音樂綜藝的進階之路,如果說十幾年前還是草根選秀時代,而後來到了專業歌手競演時代,那麼現在顯然已是音樂與真人秀融合的時代。這樣的變遷,一方面是各種政策的持續收緊,另一方面則是觀眾對各種音樂綜藝的審美疲勞。對於音樂綜藝而言,創新是難題,或許更難的是在於找尋到刺激觀眾持續觀看的新鮮感。

2018暑期音樂綜藝扎堆,垂直、極致、跨界多玩法再續傳奇?

在這樣的背景下,會發現2018暑期檔的音樂綜藝不僅數量多,並且種類也更加豐富,既有個人偶像養成的《明日之子2》,也有素人競技的《中國好聲音2018》《中國新說唱》《潮音戰紀》,甚至還有極具開創性的《幻樂之城》等等。

2018暑期音樂綜藝扎堆,垂直、極致、跨界多玩法再續傳奇?

根據上表可以清晰的看到,隨著音樂市場的分眾化趨勢,這使得音樂綜藝出現了顯著的垂直細分的轉向,

如果說去年的《中國有嘻哈》讓更多人瞭解了小眾嘻哈音樂,那麼今年市場則給予了“潮流音樂”“電音”更多的空間。

其次,從上表還可以窺見,似乎這個時代的音樂綜藝不再侷限於“素人+音樂”的音樂夢想了,而偏向了“玩法>音樂”的真人秀邏輯。於是,《幻樂之城》出現了。這檔結合了音樂電影、現場直播的節目,也走向了口碑的兩端,喜歡的很喜歡,不喜歡的也很不喜歡,可是以前所有的“爆款”都是如此,那麼《幻樂之城》會成為又一個現象級嗎?

還有已開播的《這!就是歌唱·對唱季》,節目將重點放置在了綜藝的故事性上,通過CP組隊再對戰的方式,讓選手們在情歌對唱中碰撞出感情,並與觀眾產生情歌共鳴。

2018暑期音樂綜藝扎堆,垂直、極致、跨界多玩法再續傳奇?

因此,可以說音樂綜藝面對著以往單一的節目模式以及不斷被唱響的老歌給觀眾帶來的審美疲勞,節目製作者一直在主動尋求創新、突破,這是值得肯定的。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總結,筆者認為整體上中國的音樂綜藝已經從單純的音樂對抗走向了音樂的娛樂性表達,這是大勢所趨,也是更易被市場接受的一種路徑。只不過,當市場被各種音樂電影、音樂故事、音樂偶像填滿,卻也沒能留下幾首耐人尋味的作品的時候;當音樂淪為了一種載體,而不再是音樂綜藝的核心的時候,音樂綜藝還能稱為音樂綜藝嗎?或許,這是一道值得思考的議題。

面對大浪淘沙的市場環境,做到極致最重要

倘若暫且拋開對於音樂綜藝到底是音樂性重要還是娛樂性重要的議題的討論,僅僅對現有的節目做一個文本分析,會發現無論市場如何變,無論節目的包裝如何更新,唯有真正好的音樂作品是“永恆”的,這或許是音樂綜藝以不變應萬變的關鍵。

而這裡的音樂作品,或許也不再侷限在某一首歌曲廣泛的流傳度上,而是在於節目的精緻程度以及給用戶留下的深刻的音樂體驗,這很重要。

2018暑期音樂綜藝扎堆,垂直、極致、跨界多玩法再續傳奇?

所以,就2018年暑期檔已經播出的音樂綜藝而言,對於“綜N代”來說,首先應該做的是在抓牢固有的觀眾基數的基礎上,去挖掘更多新的用戶,甚至能夠深耕老用戶就很好了,這其實對節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讓老用戶感受到新意?

目前來看《中國好聲音2018》在開播之初就因為“播出事故”而延播,雖現已復播,但這對於一檔曾經的現象級綜藝,經歷了各種風波的綜藝後,犯這樣的錯誤是讓人匪夷所思的,當然節目中涉及到的“未成年人”參賽也是節目整改的原因之一,只是想說一句:都是“老油條”了,還不知熟讀政策的重要性嗎?

2018暑期音樂綜藝扎堆,垂直、極致、跨界多玩法再續傳奇?

而《中國新說唱》目前豆瓣得分5.2,遠不及《中國有嘻哈》的7.1,雖然節目一上來便開始了精彩的60秒演唱,但沒有了“freestyle”梗,鄧紫棋的“我可以幫你唱hook”也沒能激起多大的水花,加上選手中太多的“回鍋肉”,少有的令人驚豔的作品,這使得《中國新說唱》雖有著滿滿的正能量中國嘻哈夢,也頗有難以複製去年的輝煌的徵兆。

2018暑期音樂綜藝扎堆,垂直、極致、跨界多玩法再續傳奇?

筆者認為,對於此類“綜N代”而言,做到極致就是要在賽制、模式都已經基本固化的基礎上,做好導師、選手、歌曲、互動四大方面的內容,例如導師要有風格,但好像有時候《中國新說唱》有些導師的嚴苛又稍顯刻意;選手要真的會唱,有特點,這也是看了《中國好聲音2018》的三期節目後,沒能形成印象的主要原因——選手資源也面臨著枯竭。

而在選歌上,小眾的歌曲並非不好,但是也起碼應該選擇一些雖然小眾卻仍具大眾品相的歌曲,否則也會陷入人歌兩失的尷尬。

最後在互動上,其實《中國好聲音2018》導師間的互動倒是還挺好,或許是幾位導師有著鮮明的個人特點,李健的“學霸”形象容易產生某種奇妙化學反應。但是《中國新說唱》的導師在互動上,或者與選手的互動上,也好像也差點火候,缺少了某些“態度”的表達,《中國新說唱》好像確實也變了味。

2018暑期音樂綜藝扎堆,垂直、極致、跨界多玩法再續傳奇?

而與“綜N代”共同戰鬥的,還有許多首次出現在市場的新類型、新品種音樂綜藝。對於這類音樂綜藝而言,做到極致或許是真正架構出一套全新的音樂綜藝模式,這個模式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且應該具備挑戰自我的勇氣特點。

就這點而言,《幻樂之城》和《這!就是歌唱·對唱季》都值得期待,而看了《幻樂之城》首期節目後,客觀來說,節目有槽點,例如節目的形式有種大於內容的感覺,大家都將注意力放置在節目的表達形式,甚至放置在了節目的幻樂體驗官身上的時候,節目的音樂性也打了折扣。

2018暑期音樂綜藝扎堆,垂直、極致、跨界多玩法再續傳奇?

但從創新性上來說,《幻樂之城》確實算得上是良心之作。結合音樂電影、現場直播的形式,從觀眾角度而言就是看這8分鐘的音樂MV夠不夠精彩,這也是部分觀眾不愛這個節目的原因,畢竟觀眾不可能喜歡所有的音樂作品,可從行業的角度來說,這檔節目確實需要導演、佈景、攝像、唱演者等多個環節的精密配合,這是一種真正的創新嘗試,是值得點讚的。

所以,總結2018暑期檔的音樂綜藝,可以說是節目類型多樣,有驚喜也會有些許的失望。驚喜的是,音樂綜藝真的有了突破素人競技、明星競技等固有模式的新形式出現,而失望的自然也有仍然缺少經典的音樂作品、缺少對固有模式的微創新。

但不管怎樣,在大浪淘沙的環境中,對每一檔音樂綜藝而言,更加凸顯了節目內核——優秀的音樂作品的不可替代的價值。惟願今年暑假過完後,大家會記得幾個音樂作品,或許這才是音樂綜藝真正成功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