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锢在我们心中的枷锁一旦被打碎,我们是否也会“心碎”呢?

28年逢法不胜,这个象一个魔咒似的笼罩着意大利人的心,但在2006德国世界杯最后的意法决战中,这个魔咒被解除了,意法点球大战5:3,意大利捧起了大力神杯。

禁锢在我们心中的枷锁一旦被打碎,我们是否也会“心碎”呢?

柏林,一个改变历史、逆转神圣的地方。

也许我跟大多数人不一样,事实上,在这次意法大战前,我并不看好法国队。因为法国队过于老龄化,过于依赖老队员,甚至是一两个人(比如齐达内、亨利),对于国际大赛而言这是危险的,不理性的。当然,这不是说我对大牌球星的尊敬,但如果心理上不能过跨过过分依赖大牌球星这个槛,若出现万一,难道就溃不成军?可以想象后果是很糟糕的。

大师的悲壮

法国和意大利的世界杯决赛进入加时赛,齐达内的命运走向在第110分钟突然改变,他用头撞向了意大利后卫马特拉奇的胸口,后者应声倒地。阿根廷主裁判埃利松多在与助理裁判交流后,向齐达内掏出了红牌。没有人能料到这样的结局,一代大师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齐达内默默的走下场地,一个人去了更衣室,大力神杯就摆放在通道口的桌上,齐达内从旁边低头走过,没有看一眼。这张红牌在某种程度上断送了法国队最后的希望,齐达内的下场对队友心理上的影响不言而喻。在后来的点球大战中,特雷泽盖罚丢,意大利夺取了冠军。实际上,这本是齐达内发挥的极为出色的一场比赛,开场后他打进了一个美妙的“勺子”点球,成为了第四个在世界杯决赛中打进3个球的人(赫斯特、贝利、瓦瓦)。加时赛上半时,他的头球攻门几乎得手,与一个理想的结局擦肩而过。最终,命运写下了残酷的结尾,一代大师的最后一战以争议和遗憾收场。

意大利的崛起并非偶然,无论在欧洲还是世界,意大利队一直都是强手如林,意甲联赛也是国际上几大倍受注目的联赛之一。相比法国队而言,年轻化的意大利队无论是体力、技战术、号称铁桶般的防守,这些都是意大利队取胜的因素。另外,28年积聚在心中的阴影也是意大利权取胜利的动力之一,面对来势汹汹的法国队,以守为攻自然是上策,而从心理上,意大利人靠的是拼搏和争取,而法国人相对可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

我始终觉得球赛和房地产操作又太多的相似之处,就如房地产项目开发前的市场调查,究竟能说明什么、我们能相信多少、依赖多少呢?产品是卖给未来的客户,所以我们必须对未来的产品作出预期,对未来的客户消费心理作出预期,而不是来自市场调查对过去作出评判,拿过去谈未来,只拿过去的经验说事,没有看到变化,或者对变化估计不足,这都是禁锢在我们心中的枷锁。所以一旦枷锁被打碎,我们是否也会“心碎”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