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與平常人的關係


最近國家出臺了很多教育改革的文件,與每個家庭、每個人相關,我來研究解讀一下


1

人民日報2018年7月18日,發表一篇文章

芝加哥大學,於日前率先宣佈,取消SAT/ACT考試的強制性要求

雖然不是我們國家的政府文件,不過這件事,將對教育改革有很大影響,所以我先提這件事。


芝加哥大學是美國前十的知名學府


百度了一下什麼是SAT,什麼是ACT。


SAT,學術能力評估測試,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俗稱美國高考,主辦方,美國大學理事會College Board


ACT考試,全稱“American College Testing”,美國大學入學考試


目前,美國已經至少有200所高等院校,作出了同樣的決定,它們不再強制性要求大學入學考試成績


許多SAT/ACT成績優秀,甚至滿分的入學者,並不優秀,他們的科研能力,與入學成績,幾乎沒有任何對應關係。


而許多入學成績好的,只不過是上了考試集訓班、投機取巧的呆板書蟲而已1


這條消息,看上去,似乎和現在的教育改革政策無關。


我覺得這是教育改革的最終目的。


取消高考,釋放人的創造力。


2


有些家長說,現在政府、事業單位招人,要求985,211畢業的,如果考不上這些學校,連入選機會都沒有


當今中國,全家幾代人,活著的意義,只是為了高考。


如果中國不用高考了,還能找到活著的意義不?


現在中國改革的速度那麼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很快


因為科技興國,教育必須先行


國內取消高考,會以多快的速度到來?大膽試想一下。


國內支持高考的一個理由,就是公平,認為高考改變命運,對貧窮學生而言,統一高考,很公平。


如果取消高考,就會變成拼爹現象。


我覺得,如果對大學進行改革,也如國外大學一樣,寬進嚴出,畢業要求很嚴。


這樣拼爹也會是效果不好的,孩子拼到好大學裡面,畢業不了,這個爹也是很難堪的


一定要改的,是大學的畢業制度。這個解決了,取消高考也不是一件大事。


3


特斯拉的老闆,科班是學金融的,後來自學,成為火箭專家。


他說造火箭,最大的阻力,來自火箭專家。


在電視上,說到這點,他都快流淚了。


《反脆弱》這本書說,歷史上的科學成果,大都不是正規科研院校搞的


正規院校,可能反而還會抑制創新,比如火箭專家,打壓特斯拉老闆造火箭的想法


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科學家100%是神父,神父不一定全是科學家


古代時候,人們沒有機會認字,神父必須學習認字


教會保存了很多科學著作,神父好奇,就會去讀那些著作。


哥白尼是神父,牛頓大學專業是神學,畢業必須當牧師的。他們讀了教會里的科學著作,成為科學家。


大科學家,都不是別人教出來的。


在大學裡,如果你有新想法,別人理解不了,大家會覺得你是瘋子。


大科學家,起初的想法,一定是無人理解的。


在大學裡搞科學,容易遭到打壓,就如特斯拉老闆。


在基督教會里搞科學,屬於鼓勵創新的地方。


所以歷史上的科研成果,大都是自由探索者發明的,正規科研院校的科研成果較少。


中國現在也鼓勵民間科研,鼓勵風險投資參入。這對實用科學是有益的


風險投資人,一定要賺錢。過於前沿的科技,就很難轉化賺錢。太超前的科研,靠風險投資,就很難了。


教會里的自由探索,神父不擔心吃飯問題,可以安心地做自由探索的事情。可以做最前沿的科技創新。


這種體制,如何在民間建立?


在教會里,神父成為科研愛好者,神父無憂無慮,任意發揮,不需要寫論文,不需要考職稱,不需要出成績,想怎麼來,怎麼來,研究不出成果也沒有壓力。


但是自由探索,在民間是很難的,科技人員需要生存,首先要解決吃飯問題。這個問題會讓大部分人,沒有心思自由探索


這也是歷史上很多神父成為科學家的原因之一。



4


新華社2018年7月8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


克服“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不等於不要評價標準。


科研人員,把大量時間精力,耗費在和研究本身無關的申報、考核、評估等事務性工作中2


我個人認為,大學裡,如果不看科研成果,混飯吃的人將會很多,國家會白花錢。


大學裡,考核成績,不好,不考核成績也不好


大學這種體制,可能本身就不適合搞科研,就如國家不適合搞企業。


大學搞科研,無論國家出錢、還是私人出錢,都無法鼓勵不出成果。神父搞科研,不出成果無所謂。大學無論如何不可能這樣。


可是科研,誰也不敢保證一定出成果。一旦有功利心,科研人員就急躁,自由探索的心就沒有了


個人想來想去,只有神父最適合搞科研。


5


2018年7月,國家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


對於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內容的,要堅決予以禁止。


以機械背誦、記憶、抄寫、計算等方式,進行知識技能性強化訓練的行為,要堅決予以糾正。


對幼兒園孩子,強行灌輸算術、識字、外語、拼音,阻礙了孩子的獨立性、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


我經常勸家長不要讓幼兒園孩子背唐詩、認字、學數字,工作很難做。


現在國家立法了。


精英創造歷史。這次我認同了這句話,以前牧師說這句話時,我理解不了。


領袖創造歷史,這次改革,對中國的科技發展,起決定性的作用。


我覺得國家的改變,還是很快的,大部分的家長,思想並沒有跟上,國家已經改變了。國家在推動家長思想的改變。


這是偉大的時刻。看到我們國家在世界上崛起的盼望。


從小孩子抓起,培養小孩子的創新能力,國家有盼望,民族有盼望。


清朝那一套,太害人了。不但害了那個年代,現在改革的阻力,依然來自那個年代


6


《嚴令之下校外培訓機構新動向調查:改頭換面假關門》深圳新聞網於2018/7/12 發佈


各地都在檢查校外培訓機構的合法性


曾看到一個文件,在義務教育階段,就是小學、初中,這六年,教育機構不可以高收費。


有些國際學校,針對小學、初中的業務,就會受影響。


學前和高中教育,可以隨意按市場定價。


現在各地檢查校外培訓機構的合法性,或許是在為以後學費降價,做準備。


期待看到政府之後的動作


7


高考33制,以及中學校都將展開“分層教學”和“走班制”教學


這些我感覺並沒有改變家長的焦慮。對國家創新,有什麼好處,我還沒有細研究。


感覺不是一個顛覆性的大動作。


8


“劍網2018”專項行動日前啟動,國家版權局、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宣佈,聯合整治自媒體抄襲剽竊、篡改刪減原創作品的侵權行為。


情節嚴重、涉嫌犯罪的,將移送公安機關。


這是在保護知識產權,保護創新。


這樣大面積的在網上進行知識產權保護,表明國家在進步


以上,從學前教育,到中小學,到大學,到社會,國家在方方面面,鼓勵創新。


所有的改革,都是一個目標,鼓勵創新。看到了國家未來的盼望。



參考信息

1

美國數百所大學取消入學考試 嚴重衝擊亞裔學生

人民網-國際頻道 07-18 13:47

https://m2.people.cn/r/MV8wXzExMzA4NjA1XzIwNDU3NV8xNTMxODkzNjEz?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2

破除科技人才的“隱形枷鎖”

新華日報 07-08 07:01

https://m2.people.cn/r/MV8wXzExMjUzNzM2XzE1NTFfMTUzMTAwNDk1M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