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不善的念頭,最終都會傷害自己

我們常常覺得“念頭”是一段一段的,實際上不是。

心像一條流動的河,無數的念頭剎那生滅,相續不斷;前一個念頭剛過去,下一個念頭又生起。

所有不善的念頭,最終都會傷害自己

起什麼念頭對我們的生活、生命是有影響的,它會製造出“產品”。

念頭製造的產品包括我們當下的苦樂感受、說的話、做的事、身體的反應以及記憶。

例如心胸狹隘又容易激動的人,覺得自己受辱時,立刻勃然大怒,只想著報復對方,整個身體裡心跳加快、臉紅脖子粗;

如果是伶牙俐齒的,此時更是話語毫不留情,句句戳中對方的痛處,以洩自己心頭之恨。終於贏了,身體才開始鬆弛下來,臉上顯出得意和快活的表情。

當人整個身心都陷入攻擊狀態時,他還有何快樂可言?他的語言、行為都是傷害性的,讓對方傷心,決心再也不和這種人交往了。

旁觀者也看得心裡發涼,覺得這種人沒什麼意思,跟他做朋友只有倒黴。

不好的名聲輾轉傳播,結果所到之處,知情者都小心提防,他的人際關係越來越差,生活、事業的幸福越來越少。

所有不善的念頭,最終都會傷害自己

有研究表明,憤怒、仇恨對人體內的神經組織、內臟細胞也會造成嚴重損害。

最糟糕的“產品”是記憶。事實上,我們生命中所經歷的一切都會被記憶。按佛教的觀點,人每重複一次同樣的行為,記憶的痕跡就加深一次;重複得越多,痕跡越深刻,形成了習慣性思維和行為模式。

例如說話、做事不考慮別人感受的人,一件大家都認為平常的小事,卻可能讓他大發雷霆。

隨著憤怒、仇恨念頭的增強,製造出來的“產品”自然也越來越不好,越來越讓他難受,這是惡性循環。佛教所說的“輪迴”,實質上就是這麼一回事。

所有不善的念頭,最終都會傷害自己

光明、善良、正面的念頭會製造出快樂、安全、舒服的“產品”。

比如說,吃飯時感謝、讚歎父母的付出,就可以讓自己和父母的心情都快樂,消化系統對食物中營養物質消化、吸收的效率也得到提高。

我們一天中產生的念頭不計其數,有良性的,但更多是惡性的。還有的時候,因為心不專注,我們根本想不起自己起了哪些念頭。

這樣製造出來的“產品”雜亂,心態憂喜不定,身體健康狀態不穩定,人際關係時好時壞,順境逆境無法把握。

只有讓善念持久、穩定、有力,才能擁有穩定的幸福與快樂。

所有不善的念頭,最終都會傷害自己

“教育和尚”寂靜法師

寂靜法師,人稱“教育和尚”,四川綿竹人,1987年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飛機發動機系,先後在中國燃氣渦輪研究院、北航、北師大、川大、俄羅斯航空發動機研究院學習。

現任四川德陽高尊寺住持、上海會龍寺、成都大慈寺首座。

著有暢銷書《讓孩子成才的秘密》,銷售近50萬冊。創作的奇文《能量朗讀——讓世界因我而美麗》被學校、企業讀誦近3000萬次。

心中生出善的念頭,我們自然會有好報;心中生出不善的念頭,自然會收有惡報應。

我們人生就是這樣的,給出去的它會回來,這就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給社會的它會回到我們身上,給這個世界愛,愛會回到身上;給這個世界恨,恨會回到身上;給這個世界善,善會回到身上;給這個世界惡,惡會回到身上。

這就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等大反向,還會外加利息。

如何利用念頭幫助我們修行呢?

當我們發願,當我們給自己生命定位的時候,就會自動有一個東西,我把它稱為叫念頭神。

很多人為什麼慢慢走向美好?

就是因為他在過去曾經有一個美好的嚮往,曾經立下了一個願望,所以這個神在引領他走向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