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大學生奇思妙想大PK 用藝術展現福建元素

福建大學生奇思妙想大PK 用藝術展現福建元素

100個作品展開角逐 劉豐 攝

新華網福州1月4日電(劉豐)將刺繡和白銀通過金鑲玉技藝結合在一起會有怎樣的火花?怎樣將福州西湖搬上餐桌?閩南的紅磚古厝成了指尖、手腕上的裝飾,又是怎樣的一種古樸與靈動?……這些福建大學生的奇思妙想已成為現實。

今日,由福建省教育廳主辦的“首屆福建省大學生創新創意設計大賽”總決賽在啟迪之星福州孵化基地舉行,100項入圍的優秀作品在決賽現場展開角逐。

來自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的肖佳琳從莆田“金鑲玉”傳統技藝聯想到將中國傳統手工藝銀飾製作和刺繡結合,設計出了一套“蝶戀花”主題首飾。在決賽現場,肖佳琳還展示了自己手工製作的成品。項鍊吊墜是一隻展翅的蝴蝶,翅膀的硬主材就是銀飾,內鑲紅紫色漸變的刺繡圖案;項鍊環扣之間用花朵造型作為銜接。耳釘採用了相同的工藝,由兩隻翅膀組成。

肖佳琳介紹,這套首飾製作材料成本在500元左右,如果推向市場,預計售價在800元左右。

最終,“蝶戀花”獲得大賽非遺工藝類的金獎,還被評為“最具投資價值獎”。

無獨有偶。大賽文博生活類的金獎作品之一“甍”也是一套首飾。來自福建師範大學協和學院的林娜從閩南傳統的紅磚古厝中獲取了靈感,將飛揚的簷角運用到手鐲、戒指、耳環的設計中,新奇又時尚。

此外,福建大學生還有不少奇妙的構思。漆藝餐具的造型是福州西湖的鳥瞰圖,普通的撲克牌通過剪刀、膠水的加工就成了青花擺件,旋轉茶葉盒子就可以看到武夷山風光……

據介紹,大賽自去年10月份啟動以來,收到福建高校和大學生的極大關注。截至12月20日,報名作品達12688個(其中文博生活類3797個、非遺工藝類2042個 、文化旅遊類2219個、廣告形象類3438個、動漫IP類1192個),直接參與大賽的師生超過5萬人,覆蓋全省88所高校。

參賽的作品緊密結合福建山水、古建土樓、閩越文化等元素,突出原創,融合創新創意、藝術感、實用性和市場價值,充分“綻放”大學生的創新和創意,體現了濃厚的閩韻和中華特色。大賽最終評出金獎10個、銀獎30個、銅獎50個、最佳創意設計獎、最具投資價值獎,最具新聞人氣獎各1個,設優秀指導老師獎10個和優秀組織獎8個。

福建大學生奇思妙想大PK 用藝術展現福建元素

蝶戀花獲得大賽金獎及最具投資價值獎 劉豐 攝

福建大學生奇思妙想大PK 用藝術展現福建元素

閩南的紅磚古厝成了首飾的設計元素 劉豐 攝

福建大學生奇思妙想大PK 用藝術展現福建元素

學生作品:石倉古居 劉豐 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