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一號將墜入大氣層:放心,砸不到你

天宮一號將墜入大氣層:放心,砸不到你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近期發佈消息,截至2018年3月25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運行在平均高度約216.2公里的軌道上(近地點高度208.1公里、遠地點高度224.3公里),整器結構完整,即將再入大氣層燒燬,預計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的時間在2018年3月31日至4月4日之間。

天宮一號將墜入大氣層:放心,砸不到你

天宮一號進入大氣層的消息一經官方證實,很多不知道是抱著什麼心態的網友就開始噴了,好像巴不得看我們中國出醜似的。

但其實瞭解航天知識的人都知道,所有近地軌道空間站最終都會墜入大氣層,天宮一號也不例外。

歷史上著名的墜入大氣層燒燬的近地軌道空間站包括 :1971年10月11日,世界第一個太空站——蘇聯禮炮1號;1979年7月11日,美國77噸級——天空實驗室太空站; 2001年3月23日,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

天宮一號將墜入大氣層:放心,砸不到你

所以作為我國第一個低軌道目標飛行器的天宮一號,也不得不迎接這場完美的謝幕。

但其實天宮一號在這之前是在超預期服役完成任務。

天宮一號是實施空間交會對接的目標飛行器,原本設計壽命2年。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發射入軌,先後與神舟八號、九號和十號飛船圓滿完成多次空間交會對接,按計劃開展了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和應用試驗,它也標誌著我國迎來載人航天工程第二階段的最大進展:“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

天宮一號將墜入大氣層:放心,砸不到你

而在2013年6月神舟十號飛船返回後,天宮一號就已經完成了主要使命,可以說已經為我國載人航天發展做出了很多重大貢獻。

但是中國有句古話叫“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天宮一號完成主要使命之後,我國科研人員又對天宮一號進行了精心運營維護和實施監控,繼續利用天宮一號開展了多項航天實驗和任務。

天宮一號將墜入大氣層:放心,砸不到你

就在天宮一號超期服役期間,我國驗證了低軌長壽命載人航天器設計、製造、管理、控制相關技術,獲取了大量有價值的數據信息和應用成果。

而這些成果正是為我們天宮二號的建設運營和載人航天事業積累了極為重要的經驗。

天宮一號在載人航天對接技術上的突破,打破了蘇美兩國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在全世界近50年的壟斷;中國還是全球第二個能實現空間授課的國家,其所利用的天鏈通信技術,但目前只有美國和中國兩個國家掌握。

天宮一號將墜入大氣層:放心,砸不到你

一直到2016年3月16日,原本設計壽命兩年的天宮一號才正式終止數據服務,進入軌道衰減期,超期總共服役了四年半,可謂是200%的光榮完成任務。

原本天宮一號退役應該是一件值得大家欣慰的一件事,但是誰讓2016年是我國航天事業正盛的一年呢,那一年外國媒體想盡各種辦法抹黑我們中國航天,當天宮一號終止數據服務這一疑似消極的消息傳出後,國內外一片詆譭之聲,外媒更甚。

而這次“天宮一號即將再入大氣層燒燬“的消息一出,國內部分網友倒是扮演起了外媒的角色。

天宮一號將墜入大氣層:放心,砸不到你

事實上,我們大可不必為此擔心,針對已經完成使命的天宮一號,我國已經採取了多重應對措施:一是加強了對飛行器的地面監測和預警;二是在飛行器軌道壽命末期,使天宮一號主動離軌,重返大氣層燒燬。而且這兩項技術都已經被我國科學家掌握並熟練運用。

我們再看看前面提到的幾個空間站最終的落點:蘇聯禮炮1號,殘骸了落入太平洋;美國的天空實驗室太空站,殘骸落到了澳大利亞西部一個荒無人煙的地帶;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殘骸南太平洋海域。

天宮一號將墜入大氣層:放心,砸不到你

統計顯示,在人類60餘年的航天史上,還從未出現過一例在軌航天器返回地球時造成人員傷亡的案例。

而天宮一號在著陸時擊傷人的幾率也極小,經過大氣層的燒燬後,落入地面的都是天宮一號的殘骸,而這些殘骸擊中人的概率和“一個人同一年兩次被雷擊“的概率差不多。

但是即使概率已經小到如此,我國也早在去年就向聯合國大會彙報過我國正在持續密切跟蹤監視天宮一號的實時動態,向國際社會說明了情況。之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官方網站每週都會發布天宮的軌道信息。

天宮一號將墜入大氣層:放心,砸不到你

而從今年3月14日開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官方網站每日都會發布有關監測預報信息。

天宮一號將墜入大氣層:放心,砸不到你

可見,官方十分重視這次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的情況,而中國在此次事件中也展示了一個負責任的大國該有的態度。

天宮一號將墜入大氣層:放心,砸不到你

所以,天宮一號再入大氣層燒燬這件事咱也別瞎操心了,還不如調整心態,到了確定墜入大氣層的那天,讓我們仰望星空,目送這位為我國航天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