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貧窮》侮辱了誰的智商

《感謝貧窮》侮辱了誰的智商

如果跟真的貧窮相比,你的貧窮根本不算什麼,那你憑什麼感謝貧窮?

“感謝貧窮!707分考入北大,她的這篇文章看哭所有人” 這是某網的吸睛式炫酷標題,這種來源於知音雜誌的三段式故事概述曾經一度被稱為知音體,雖為文人雅士所不屑,但是在熱衷於八卦故事法案報道的市井裡巷卻頗受歡迎。

現在很多網站都喜歡這樣的標題,頭腦簡單的理工男認為老百姓只對這樣的標題感興趣,只有在標題裡把故事說個大概才能吸引到讀者,真的不敢譏笑他們,因為他們本身對文字的理解能力就有限,笑話他們他們也看不懂。

前段時間朋友圈不是轉了幾天的賣糧嗎?是不是也看哭過所有人?感謝貧窮這個文,我看了,並沒有哭。在農村幫父母幹活一起承擔家庭重擔的孩子數不勝數,沒什麼好奇怪的。哭了的人肯定都是遠離農村根本不知道農村啥樣的偽知識分子,假善人。

還有一些人哭是因為他們心裡的一個小秘密:一個家庭貧困的孩子和父母一起承擔家庭責任,沒什麼奇怪的,問題是這孩子竟然還高分考上了北大,北大呀,這讓那些從小就把孩子送到天價幼兒園斥巨資送孩子上各種輔導班買學區房高價找名師輔導的家長們情何以堪?

當地扶貧辦的人肯定哭得更厲害了,扶貧攻堅這多年了,還有這樣的家庭存在,這讓上級領導看見了,可還了得?國貧縣雖然應該是最窮的,但窮到這個地步而且一窮好多年,扶貧辦的人還有臉見人嗎?

以為高分考上北大就能勵志的人們,我看都是些傻子,北大畢業等於零,畢業之後人生才剛剛開始,這孩子還沒進校門呢,這才哪兒到哪兒?

四年大學生活還能不能繼續感謝貧窮,在北京這種花紅柳綠的地方思想會不會發生突變,這都沒有什麼定數,未來的路還很遠很遠,就像她媽媽說的一樣:這才剛見著地頭,地裡的活還多著呢……

18歲的孩子寫出這樣的文章是值得點讚的,但是那些看著文章能哭出來的成年人,需要緊急反思一下內窺一下,你們的內心究竟缺失了什麼很重要的東西?

寒門生貴子白屋出公卿這種故事在幾千年的封建歷史中確實很勵志,但我們現在如果還把這樣的故事拿出來勵志,確實是侮辱了所有人的智商。

一個因為貧窮而失去了諸多樂趣的童年,一個因為貧窮而擔負了更多責任的少年,一個因為貧窮而顯得突兀的北大錄取通知書,我想這不是勵志,這是對某些人某些事的血淋淋地譏諷。

最後跟那個寫文章的孩子說一句,唐朝的王勃寫過“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就是說人到窮處,還是要保持凌雲的志氣,而你的文章在一點點志氣之外,更多的是網紅式的賣慘,還略微有那麼一丟丟憤世嫉俗的意思。

當然,你只是個小孩子,這都無可厚非,不過你既然要踏進北大的大門了,以後肯定是要出人頭地的,要做大人物,就得接收苛責,你現在可以說已經是網紅了,是公眾人物了,北大校門裡將要面對你的是些什麼,自己去猜想。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是需要一定氣勢的,而氣勢何來?就是肚子裡要有貨,腦子裡要有思想,手裡要有一支如椽巨筆,骨子裡要有正氣灌頂。

不過說句真話,她寫的是個日記,我寫的是個雜談,都當不得文章。好在網絡裡現在把連成片的文字都叫做文章,所以我也把我的雜談混跡在頭條文章裡,無非也是蹭個熱度招幾個粉絲而已。

至於說法對不對,大家評判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不怕有人來評理,就怕評論沒人理。管他結果怎麼樣,我費我的手指鍵盤,你費你的無聊時間,豈不也是兩全其美的好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