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轉藝彥(二)

1、學藝

勤學百藝通, 苦練出真功。

師傅不明,弟子拙。

唱會了容易,唱好了難。

一個師傅一個令,一個和尚一個磬。

唱到老,學到老,進了棺材也學不了。

是好是賴,使上算。

人上有人,天外有天。

要想學藝深,就得苦用心。

路旁有師傅,茅舍有聖人。

不怕不賣錢,就怕貨不全。

投師還要訪友,學藝還要偷藝。

一齣戲,一垧地。任舍一吊錢,不把藝來傳。

學藝先學習,心活身子活。

更節無邊,戲道無頭。

子弟傳子弟,唱唱的有接續。

徒弟傳徒弟,越傳越出息。

子弟傳子弟,越傳越不濟。

師徒如父子,慣子如殺子。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

江湖怕走,功夫怕練。

藝多不脹二.早晚有用處。

藝人紅不紅.要看你行不行。

場外多流汗,場上招人看。

臺上幾分鐘,臺下幾年功。

板兒不離手,曲兒不離口。

要得驚人藝,須下苦功夫。

師傅領進門,學藝在個人。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戲不磨不行,功不練不成。

一天不練丟一半,三天不練門外漢。

藝薄行淺,難端飯碗。

不怕笨,就怕問;書靠念,功靠練。

學會《大西廂》,玩藝兒就不糠。

唱好《西廂》、《藍橋》,到哪兒沒人敢小瞧。唱說扮舞絕,一樣不可缺。

學時一大片,用時一條線。

藝多不壓身,功夫不負人。

要想肚囊寬,拜師半邊天。

要想肚囊寬,就要交得寬。

一方水土一方人,一個地域一種藝。

一方水土,一方唱法。

當地人唱當地事兒,當地事唱當地調兒。

打成一片,隨機應變。

生在江湖內,全憑三寸舌,一切二蹉三磨。

熟能生巧,以巧為妙。

一年學出個包頭的,十年學出個唱醜的。

臺下多用功,臺上不發瞢。

下臺多努力,上臺不丟藝。

要想藝術深,多問看戲人。

五年胳膊十年腿。

二十年練會一張嘴。

學到肚裡算一半兒,唱出嘴出算一塊兒。

2、藝德

戲好唱,德難練;管其藝,治其德。

唱唱德為高,最忌徠大膘。德高才能藝精。

隔行如隔山,同行便知心。

同行見面, 有酒有飯。

遇難見同行,如見爹和娘。

隔行是朋友,同行是親人。

隔行是啞巴,同行是冤家。

江湖人南北闖,全憑手打嘴唱。

人不親,藝親;藝不親,呱噠板兒還親。

要吃江湖飯,大夥把活幹。

五湖四海唱江洋,離家在外靠同行。

藝人不見面,見面大有限。

想通江湖道,先要藝德高。

楊名四海,不能亂來。

五湖四海唱江洋,不能胡鬧忘規章。

行為不軌,有藝白給。

尼姑奔庵兒,江湖奔班兒。

三分包頭的,七分唱醜的。

上裝一棵菜,全靠下裝賣。

不怕上裝丟,就怕下裝羞。

好手不如合手。

旦與醜,宜和手;齊不齊,一把泥。

好唱醜的,不挑包頭的。

包頭的上網子,唱醜的上場子。

投班如投胎,同行如兄弟。

七分唱手,八分打手。

見面多談藝,同行是兄弟。

朋友好處,夥計難嘎;搭班賣藝,如同過家。3、唱功

千言萬語,一唱當先。

好聽不好聽,專聽頭一聲。

是味兒不是味兒,要品頭兩句兒。

小帽小帽,唱戲的試調,聽戲的外撈。

不死唱,要活唱。

快中慢,不能亂;慢中快,不能斷。

什麼玩藝兒什麼唱法,什麼地方什麼唱法。

供聽趕道,不報廟。

唱好唱賴,不能軟貨硬賣。

吃什麼藥,下什麼“引子”。

詞名不清,如鈍刀子殺人。

唱快的心別慌,唱慢的心別閒。

快唱聽字兒,慢唱聽味兒。

換不好氣,唱不好戲。

嘴上沒功,吐字不清。

垛在板下,落在板上,甩在節眼上。

一樣內容,各演其情。

練好心板,唱情唱聲。

唱不好,難聽;說不好,發訕。

垛到板兒上,落到點兒上。

上裝看浪,下裝看相,要講真的,還看一唱。

一替一句兒,不能兩味兒;上問下答,全靠接茬。

吐字不清,唱唱白扔。

唱好唱,調難拿。

唱雨有雨,唱風有風,你若唱的是廟上敲鐘,耳朵就得聽見山外嗡嗡。

要想把二人轉唱好,得先學會拐彎抹角。

攻板忌散,慢板忌懶。

快唱如爆豆,慢唱如滴油,不快不慢如流水。4、說口

唱醜唱醜,必得說口;

苦不說口,就是肚裡沒有。

說是骨頭,唱是肉。

不會說不說,說不好不說。

說好了是笑話,說不好是木話。

說口是開場炮,說口是開門道。

要想說好口,就得到處取。

要想嘴會說,就得見識多。

要想口說好,貪黑加起早。

任舍一錠金,不撒一句春。

認說實話,別說閒話;多說笑話,少說粉話。

沒有說口,少算唱醜。

唱醜唱醜,忌說髒口。

說了髒口,自己丟醜。

賣關子要穩,肩膀頭要準。

金披彩掛,全仗說話。

千斤白話,四兩唱。

抓個口,賣個俏,不說不笑不熱鬧。

勾不動不勾,捧不嚴不捧。

剩飯怕餿,唱戲怕丟;丟了別出醜,趕緊說段口。

說口說口,奔個轍口,一奔轍口,自然就有。

說口 子厚,一口咬不透。

唱醜的肚囊寬,包頭的敢搬山;

唱醜的肚囊窄,包頭的不敢甩。

5、做功

千軍萬馬,就是咱倆;分包趕角,扮啥象啥。

一人演多角,人分神不分。

文武老生,青衣花旦,跳出跳入,身子一轉。

象不象,做比成樣。

笑出個人兒來,哭出個詞兒來。

要想出個相,得看什麼唱。

眼為心之苗,眼為心之聲。

上臺如猛虎,下臺如綿羊。

要不吃透戲,累死白費力。

裝龍象龍,裝虎象虎;龍虎不象,不如不唱。

唱什麼人,學什麼相;去誰裝誰,邊裝邊唱。

一身戲在臉上,一臉戲在眼上。

不象不成戲,太象不成藝。

真哭不是哭,臉哭不是哭泣。

6、舞蹈

包頭的一條線,唱醜的一大片。

安心浪,別連根晃。

醜不搖頭,旦不擺尾。

上走一條線,下走一大片。

唱上走高,唱下走矮。

唱醜唱醜,不能亂走。

美不美,頭一水。

下裝逗,上裝俏,下裝圍著上裝繞。

扇子手絹兒,唱唱的一半兒。

說要有哏喀,活要有殼摸。

一絲一毫不能馬虎,一招一式都要有藝。

醜逗旦浪,各不一樣。

包頭的講究浪中穩,穩中浪;

唱醜的講究精中傻,傻中精。

三場舞——頭場看手,二場看據,三場看走。

7、絕活

扇子手絹兒,唱唱的一半兒。

說要有哏喀,活要有殼摸。

賣弄多了不等於好,絕活多了不等於高。

一招紅,吃不窮。

唱醜有絕活,一個頂兩個。

玩藝兒不在多少,嗄咕就能來好。

小帽能引道,零碎是佐料。

說口解悶兒,雜耍提神兒。

唱唱一招鮮,不愁吃和穿。

呱噠板兒都是七塊,打法有巧有拙。

嘴要在板兒上,腳要在點兒上,

絕招要使在節骨眼兒上。

要想被人誇,絕招得有仨;

要想招人愛,絕招隨身帶。

唱醜有幾招,到哪都打腰。

有了小動作,觀眾自然樂。

臺上走一走,就知有沒有;

功夫深不深,要看露一手。

肝花不是肉,可頂一道菜;

絕活不是戲,觀眾樂意看。

藝道要想好,絕活不能少。

有了絕活不愁賣,賣弄頻了就失敗。

戲是一塊玉,絕活是顆珠,各有各的用法,各有各的鑲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