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高中公立和私立區別

澳洲的中學教育承襲了英國的教育體制共六年,分為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

公立學校由政府擁有及管理,澳洲本土學生按地區入學,居住在一個區域的學生都到附近的學校就讀。公立中學是由政府出資,本國學生享受免費的教育,對於國際學生的管理較私立學校弱勢。

澳大利亞高中課程共8種,VCE和HEC為五星級課程,其中VCE課程與A-Level、IB以及加拿大高中課程並稱為全球四大高中課程體系。

澳大利亞高中公立和私立區別

教育體制

據立思辰留學360介紹,非公立學校或私立學校則由私人擁有及管理。一般由教會參與管理。部分私立學校隸屬某些教會,如天主教;另一些則隸屬獨立機構。在大部分高中,海外學生僅佔全部學生的很小部分,但有些學校幾乎全是海外學生。

澳洲的高中學校大體分為男校、女校、混合校三類。由於文化差異和信仰的不同,中國學生一般都會選擇混合校就讀。當然,澳洲的一些獨立的女校和男校中學其實教育與學術成就聞名,比如諾克斯文法男校也是中國學生的良好選擇。各類學校均由政府監察以確保學校保持高水準教育。

課程設置

澳大利亞對課程及學校進行星級評定,8種高中課程按照其課程規模、課程質量等可以分為評為“五星課程”的新南威爾士州HEC課程和維多利亞州VCE課程、評為“四星課程”的昆士蘭州SC課程和南澳大利亞州SACE課程、評為“三星課程”的塔斯馬尼亞州TCE課程和西澳大利亞州WACE課程。堪培拉所在的首都領地和北領地因人口較少,課程體系不甚完善,未參與評級。全澳大利亞約有88%的學生選擇學習被評為五星的新南威爾士州HEC課程和維多利亞州VCE課程,其餘6種課程學習者不足總學生數的12%,兩種五星課程中,新南威爾士州HEC課程約佔41%,維多利亞州VCE課程約佔47%。

其中維多利亞州的VCE課程優質化程度較高,與A-Level、IB以及加拿大高中課程並稱《里斯本條約》四大高中課程體系。VCE證書可申請包括澳洲、加拿大、英國、新加坡、日本、新西蘭、荷蘭、愛爾蘭、瑞士等國家的多所知名大學。美國境內所有大學都承認VCE,前50大學除了要求VCE成績以外,還需要學生參加他本地的sat考試。

澳大利亞的中學課程選擇面廣泛而豐富,課程設置靈活多樣。允許學生根據個人興趣、特長選課,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每所高中都有幾十甚至上百多門課程可供選擇,從最基本的英語、數學、物理、化學,到音樂、美術、舞蹈、媒體、編程等等,這些課程都可以作為高考科目,學生們可以在考試中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

中學考試評分標準也非常靈活,平時成績也佔了極大的比例,因此中學生必須認真對待平時的每一次考試和作業,要打消臨時抱佛腳和碰運氣的僥倖心理,這樣還能避免一次考試定終身的不合理現象。學校有專門為高中畢業生準備的學習中心,提供豐富的備考資源和專門的輔導老師。保證了學生能夠進入理想的學校。

澳大利亞大學每年2月和7月開學兩次,因各校均安排配套語言培訓,因此全年均可入學,也因學校不同每學年分成兩個或三個學期。

1、課程可選範圍廣。規模較大的高中可開設50-60門課供學生選擇,規模較小的高中也至少能開設30門課。

2、必修課少。只有英語課是必修課,其他科目都可視為選修課。由於澳大利亞選課制度的靈活性,偏科嚴重的中學生在未來同樣具備考取大學的可能性,且在學習中能以自己的興趣為引導,整個過程自然會比較愉快、用心,也更有望在將來學有所專、學有所成。

3、選修課多。除英語課外的其他課程都是選修課。選課一般要考慮3點,一是學生的興趣,第二是學生的學習能力,第三是要結合學生以後大學想就讀的專業。比如,如果學生想申請大學的金融專業,高中階段必須讀過數學課;如果想申請醫學專業,高中階段必須讀過化學和生物課;如果想申請翻譯專業,對於高中階段的選修課則沒有任何前提限制。配合學生未來的升學志願和就業需求,在高中階段就有針對性地學習相應的基礎課程,能使學生在升入大學接受進一步教育時能得心應手。

升學制度

澳大利亞,高中評估學生採用的是持續評估制,高中兩年期間,學生的平時作業、出勤率、平時考試、期末考試和會考成績都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學生高中畢業升大學的分數。按照平時成績和會考成績的關係不同,澳大利亞各州和地區高中的“持續評估制”分成兩種類別。

一種類型是平時成績(11年級和12年級)佔總成績的百分百,會考成績只用來調節各個學校之間的評分差異,如首都地區(堪培拉)、昆士蘭州(布里斯班)、塔斯馬尼亞州(霍巴特)地區。學生如果在這幾個地區就讀高中課程,只要認真把握和投入每一天的學習,就把握了兩年後的升學命運。反之,如果平時不努力學習,則沒有救命稻草。

第二種類型是平時成績(只指 12年級)佔總成績的50%,會考成績佔總成績的50%,如新南威爾士州(悉尼)、維多利亞州(墨爾本)、南澳洲(阿德雷德)地區。

澳大利亞的人性化評估還體現在升學計分時會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優勢課程,避開學生的劣勢課程。以首都地區(堪培拉)的高中為例,兩年期間,學生一般會選讀4門主課,4門副課;在高中升大學計分時,選擇好的3門主課和1門副課計算最終成績,如果4門副課成績都低於4門主課,主課可以當副課計算成績。

優勢

澳洲高中提供多種課程和方式供學生選擇,讀完11年後,除了學生們可以按照正常的課程去選擇12年級外還可以選擇澳洲名校的大學預科課程,升入優秀大學的概率更高。在澳洲讀高中畢業後再申請澳洲大學的學生,基本上可以申請所有專業包括醫學、法律、心理學等這些國內高中畢業生通過預科升大學很難選的專業。這對去澳洲讀高中的學生來講,又多了很多選擇。高中生可以選擇畢業證書課程,大學預科課程,還可以選擇IB課程等進入名牌大學的途徑多而且概率大。

畢業選擇

學生畢業後面臨三種選擇:一是讀大學,二是讀技術和繼續教育學院(相當於我國專科學校),三是走向社會就業。

課程的選擇與畢業後的去向緊密相聯,所以學生在讀11年級前,就要認真考慮自己將選擇的課程。澳大利亞的大學資源比較豐富,對於想讀大學的學生來說都可以接受大學教育,如果要修完大學所有的課程,拿到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需要學生用功讀書。由於國情與教育機制的不同,很多澳洲本土的學生在讀完高中的課程以後都會選擇技術學院。

澳大利亞中學教育的優點

澳大利亞的中學教育注重全面發展,知識傳授以實際需要為原則。授課方式高度靈活,類似於大學的教學方法,學生不設固定的班級和教師,可以自由選課,根據課程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教室去上課。課程設置注重學生技能的培養和興趣愛好的開發,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自主性和分析思考能力。除課程設置高度靈活外,澳大利亞中學教育的教學方法尤為獨特:以啟發學生智力、培養自學能力、注重實際應用為原則。在教學中,課堂灌輸極少,學生的學習過程主要是是教師指導下的自學。

澳洲高中入學要求:

1. 必須在中國完成初中文憑並且獲得初中畢業證書。

2. 申請人年齡在18歲之下(如澳洲個別高中允許學生只要在19歲前進入高中課程即可)

3. 高中沒有畢業。

4. 公立的學校要求學生至少就讀2年的高中,私立相對靈活一點。

澳洲的中學分為兩種:

政府投資管理的公立中學和教會、企業、私人建立管理的私立中學。兩種中學不僅在管理性質上有所區別,在教學質量上、學雜費用和教學設施上等都有所區別。

一、澳洲政府公立中學

澳大利亞6個州2個特區均有百所以上的政府公立中學,這些中學均由政府統一投資建立,由州政府教育局統一管理,不以盈利為目的,主要以招收當地學生為主,當然也招收。

公立中學優勢:

1、政府投資管理,師資教學由州政府教育部統一控制;

2、主要生源是當地學生,語言環境較好通常有獨立校園,環境設施優良;

3、學費相對便宜,一年的學費一般在1萬澳幣出頭左右。

二:私立中學

澳洲私立中學一般是由教會、企業、私人建立管理,教學質量水平參差不齊,其中有不少是精英中學,沿襲英國的教育體系,治學嚴謹並擁有極高的大學升學率。相對於政府公立中學而言,教學質量較好、升學率較高的中學還是在私立中學中,由於其對學生管理嚴格,師資力量優秀,教學質量較高,教學設施先進,私立中學的費用也相對於公立中學更高一點。每年一般在15000到20000澳幣左右。私立中學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一類為教會學校,除了男女混校外,也有男校、女校。這類教會私立中學秉承了英國傳統教會學校的教學方式,除了對學生學育體系中一個獨具特色的類別,通常教學質量和學生成就均好於一般的中學。

第二類為優秀的獨立中學,通常以創始人名字來命名中學校名,通過自身積累的優秀教學聲譽來吸引生源。這些學校往往已歷經上百年的歷史,形成一套獨特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是澳洲中學裡優秀的一類院校。

第三類為新興的國際中學,主要招收國際學生,通常這類中學的名字中都冠以國際名稱。學生來自世界各國,有一套專門針對海外學生的教學方法,包括幫助海外學生過語言關、適應新環境等專門措施。這類學校的缺點是相對獨立於當地社會,不利於融入當地社會。有些學校招收的中國學生比例過大,語言環境不是很好。

第四類為大學附屬中學,澳洲許多大學均設有下屬中學,利用大學的教學設施、師資等開展教育。這類學校通常位於大學校園內或附近,學生在校學習時可以提前感受到大學的學習氛圍,對將來進入大學深造很有幫助。當然,進入這類中學學習並不意味著是進入了相應的大學,這一點相信國內的學生和家長們已經很清楚了。

綜上所述,澳大利亞的公私立中學各有優劣,學生及家長在選擇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客觀情況和選擇標準,選擇合適的中學申請就讀。總體而言,選擇公立中學較為便宜,總體教學質量中等偏上;選擇優秀的私立中學,學費相對較高,教學質量更高。

高中畢業證書 (中學的後兩年)

一些學校還頒發I-IV級證書或授予學生相應學分以便將來在繼續就讀相關專業時可免修部分課程。

中學裡的高中課程和職業教育課程可以幫助留學生考上大學、進入職業教育與培訓院校或者進入勞動大軍。教學與考核的方式多種多樣,包括課堂教學、多種形式的書面考核、正規考試,以及其他方面的考核。考核內容包括學生的技能、理解能力、平時表現、參與課題研究、參加小組討論和野外活動等都可作為考核的內容。不同課程的考核內容也有所不同。

國際學生可以修讀各等級的中小學教育課程,但只有學完必修課後的高中畢業證書才屬AQF範疇。有些特選的中學會培養學生達到國際性標準,包括參加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考試。

根據發證的州和領地機構的不同,各地的高中畢業證書的名稱也有所差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