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胜难掩1尴尬数据 罚球总和竟是对手3倍 爱国哨成冲突根源?

北京时间8月5日,国际男篮锦标赛梅河口站比赛,中国蓝队坐镇主场迎战塞尔维亚队。凭借任骏飞、吴前等人的出色发挥,中国蓝队以79-70战胜对手,连续三场比赛取得胜利。但仔细看三场比赛的技术统计发现,有一项数据差距十分巨大,便是罚球数。

全胜难掩1尴尬数据 罚球总和竟是对手3倍 爱国哨成冲突根源?

第一场比赛,中国蓝队以96-62大胜安哥拉,罚球数的对比是47-13;第二场对阵乌克兰,中国蓝队91-86险胜,本场比赛罚球数对比34-16;第三场比赛中国蓝队79-70战胜塞尔维亚,罚球数对比则是35-10。三场比赛下来,中国男篮总共罚球116次,而对手加起来只有39次,中国队罚球数竟是对手的三倍。

三场比赛下来,给人最大的观感是球员动作十分大,球场上火药味十足。第一场比赛,李晓旭、任骏飞、阿尔斯兰在对抗中都出现血染赛场的情况,阿尔斯兰更是在比赛最后时刻伤到手肘,不得不伤退比赛,此后两场也没能出场。第二场比赛险些发生斗殴事件,多亏韩德君挺身而出及时制止了对手,不然很有可能造成群体斗殴的冲突。乌克兰一名队员在之后的比赛中对任骏飞犯规,被罚出场外。第三场比赛依然冲突不断,开场不到两分钟,陆文博就在一次防守中被对手侵犯,被队友抬下了球场。

全胜难掩1尴尬数据 罚球总和竟是对手3倍 爱国哨成冲突根源?

总体而言,杜峰率领的蓝队对于自身情绪控制都做得十分好,冲突出现后都及时冷静下来,并没有做出激化矛盾的动作。但三场比赛都出现如此火药味十足的情况,却不得不让球迷质疑比赛中裁判的控场能力。

而三场比赛罚球数的对比,竟是惊人的116-39,不免让球迷觉得裁判在比赛中吹了"爱国哨"。有过比赛经历的人多少有所体会,当裁判对于两方球员吹罚尺度不同时,往往觉得自己吃亏的一方情绪会受到影响,出现更多篮球以外的动作,而这类动作未能及时被裁判发现和制止的话,往往会引发更大的冲突。

当然并非是说双方冲突都归结于裁判,比如对阵塞尔维亚的比赛中,双方一开始的对抗强度就十分大,这也导致陆文博一开始就受伤下场。这样的情况,并非对裁判吹罚尺度的不满,而是对抗的升级导致冲突的发生。

全胜难掩1尴尬数据 罚球总和竟是对手3倍 爱国哨成冲突根源?

三场比赛的对手,相比于之前的斯洛文尼亚队,普遍被外界认为是成色很足的球队,比赛练兵价值很高。但双方如果因为动作过大而出现打“生气球”,把注意力放在身体对抗而不是技战术的身上,那么练兵的价值便大打折扣。

为了避嫌,国际赛场的通用规则会使用非参赛双方国家的裁判员。而放在类似四国赛邀请赛的环境下,显然有些不适用,但或许可以采用一个折中的方式,即中国篮协在邀请其他国家队伍的同时,要求其他队伍带上裁判。而比赛中进行轮流执法,这样既可以避免一定爱国哨的出现,同时也可以进行不同国家裁判间的沟通和交流。

在姚明实行双国家队的举措之后,这一年来中国男篮参加了更多的热身赛。而比赛的价值也初有成效,红蓝两队都冒出来许多优秀的年轻球员,像蓝队的吴前和红队的阿不都沙拉木都在飞速的成长。如果因为裁判的问题使得比赛价值降低,确实有些可惜,这批年轻人除了需要成功带来的信心,同时也需要在逆境中培养自己的抗压能力。或许,姚明可以从裁判入手,从而提高中国篮球的整体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