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映青春——老戰士王平東講述的幾個鮮爲人知的戰鬥故事

戰火映青春——老戰士王平東講述的幾個鮮為人知的戰鬥故事

王平東,山東沂水縣人,1929年6月出生,1946年8月入伍,1947年3月入黨。歷任班長、排長、連長、營長、副團長、水警區副參謀長、驅逐艦大隊副大隊長、政委、基地副參謀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期參加過淮海戰役、渡江戰役、上海戰役及建國後的抗美援朝等大大小小的戰役達60多次,獲華東軍區二級人民英雄稱號,榮獲解放勳章、勝利功勳榮譽章。1986年5月離休。王老在家中給本文特約記者講述了幾個鮮為人知的戰鬥故事。

萊蕪戰役和莊首戰告捷

l 947年2月,在山東萊蕪戰場時候,我在華東野戰軍第八縱隊二十三師六十九團給團首長當警衛員。當時我們採取打打停停的運動式戰術,尋機殲敵。我所在的六十九團絕大多數幹部戰士是泰、沂蒙山區人,自小就練出了能背、多挑、爬山快的本領。參軍後,又經過運動戰的鍛鍊,個個都似飛毛腿。在行軍中,各級領導和戰士們一邊走著一邊談心。沿途各村群眾都自發組織起來,歡迎解放軍。一些大媽大嫂,端著不冷不熱的開水,有的手拿煎餅送到戰士手裡,有的白髮老奶奶向戰士兜裡裝雞蛋。有一天行軍到了沂水縣斜午村,隊伍中有30多個戰士的家就在這個村。同志們來不及停下和親人們說話,只是一邊走著說上一、兩句,有的叫著媽媽您不要掛念兒子,還有的對妻子說,要看好孩子。親人們說:你們要多打勝仗啊!家裡的事不要掛念。我們在後方,搞好生產多打糧,支持前方理應當。

戰火映青春——老戰士王平東講述的幾個鮮為人知的戰鬥故事

王老介紹當時戰鬥經過

2月19日上午,師裡來電話命令我團黃昏出發,要克服一切困難,到達預伏陣地,圍殲敵七十七師,切斷敵人南北交通,完成戰役包圍。我們經過一夜的急行軍,於第二天拂曉前到達和莊地區,在設伏陣地上進行偽裝隱蔽,待機殲敵。上午8時左右,敵七十七師蠕動而來。遠遠看去,黃土飛揚,在博山通往萊蕪的公路上,路有多寬,人就有多寬,人馬擁擠在一起,離我預伏陣地越來越近。當敵人距各營陣地二、三百米時,團長命令:“吹衝鋒號!”同時,師配屬我團的山炮和團屬迫擊炮及各營六零炮、輕重機槍一齊開火。射向敵人的密集隊形之中。我團各營也立即發起了突然進攻,在出其不意的打擊下,敵人亂成一團。我團一營由東向西如猛虎撲羊一般,首先將敵人攔腰斬斷。隨後三營攔頭,二營斷尾,團預備隊從兩翼猛烈出擊,敵人指揮頓時陷於癱瘓狀態,我各營、連分割包圍殲敵。由於敵人在倉惶中應戰,處在被動挨打之中。經過約三個小時的激烈戰鬥,敵大約有兩個多營的兵力被我殲滅。我團首戰就打了一個漂亮的伏擊戰,收到了奇襲的效果。我右路軍也將敵七十七師全殲,擊斃敵師長田均健,宣告萊蕪戰役首戰和莊伏擊戰告捷。

死守開封小南門

開封是中原軍事戰略要地,歷代王朝多次在此建都。它是一座歷史名城,為我國著名古都之一,古稱“東京汴梁”“開封府”。這裡城防工事堅固,兵員充足,後方物資豐富,易守難攻。且東有徐州,西有鄭州,在歷史上曾有“誰得中原有天下”之說,也就必然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由於其地理優勢及國民黨的重兵把守,成為國民黨統治者當時最為得意的戰略要地之一。城牆周長20餘公里,城牆又高又寬,上邊能跑汽車,夾層裡還可屯兵,城垛子上有槍眼,城牆中間有火力點,牆根部還有槍眼。從城牆裡還掏到城牆外的子母暗堡等密集的碉堡群,上中下、左中右,火力交叉,部署非常嚴密。開封共有六門四關,即大南門、小南門、宋門、曹門、西門、北門和南關、宋關、曹關、西關。守敵以城關為外圍支撐點,以城垣花繚亂為主,以龍亭、偽省府等為核心陣地。據此,我們決定以佔領四關為依託,對六門同攻,造成敵人分兵把守,以搶佔城角為主攻方向,突破後再合攏向全城推進。我六十九團擔任了主攻開封小南門的艱鉅任務,師另配屬六十八團一個營作為預備隊。此時我在六十九團一營一連“李幹排”裡任班長。

戰火映青春——老戰士王平東講述的幾個鮮為人知的戰鬥故事

分綠組對敵人進行還擊

1947年6月18日,我們在火車站首先打掉敵鐵道裝甲炮車,殲敵一部,其餘敵人逃入城內。掃清外圍據點以後,我們全部佔領南關。次日下午,隱蔽地接近南關民房,對敵人城垣防禦部署進行實地偵察,針對敵人設防情況,部署了我們的兵力,區分了各單位的具體任務。黃昏時,在朦朧的暮色中,我軍的各種火器以突然而猛烈的火力對敵城防一些重要發射點,給予了封鎖,使敵沒有還手之力。有效地掩護了城外爆破隊實施連續爆破。擔負城門爆破任務的我團三營,每四人組成一個爆破組,用農民打場的兩幹叉,把一百多斤重的炸藥包捆在上面。前面一人背託著,後面一人抬著把手向前推跑,另外二人帶衝鋒槍既要掩護又要預備,前面倒下了,後面馬上背起炸藥包繼續完成任務。第一爆破小組蔣會源同志首先爆破成功。其他小組前僕後續,接著又連續爆炸了十來包,終於將城門炸開一個約二米寬的縫隙,裝滿土的麻袋從門洞內拋出一、二十米遠。我們一營擔負突擊任務,我所在的“李幹排”為第一突擊隊。“李幹排”是一個具有光榮傳統和光榮稱號的戰鬥集體。1946年7月,國民黨第八軍向我山東淄博解放區進攻時,一排長李幹同志率領全排同志出色地完成了天台山的阻擊任務,使敵人在天台山下留下一百多具屍體。英雄排長李幹同志光榮犧牲。為表彰一排的不朽功績,山東軍區命名一排為“李幹排”。命名後,“李幹排”的同志們繼承和發揚了勇敢善戰的戰鬥作風。屢建戰功。此時我突擊隊已進入南關麵粉廠待機。晚9時許,在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中,隨著城門的被炸開,我們突擊隊不失時機地利用尖刀戰術,箭似地衝向小南門並迅速攻了進去。這時,我突然發現城門左側在離我們七、八米遠的城牆根處有一個暗堡,敵人的一挺機槍噴出火舌,不斷地掃射,威脅著我後續部隊。我立即甩過去一個小炸藥包,拔掉了這根釘子。在後續部隊火力掩護下,我突擊隊象鋒利的鋼刀,勇猛地插進小南門,刺入敵人心臟。敵人驚慌失措,亂成一團。我們乘敵慌亂之際,迅速擴大突破口,邊衝邊打,實行穿插分割,和敵人混在一起,展開了肉搏戰,開始與敵人進行一房一院一巷的爭奪。我連續刺倒了幾個敵人,楊立黨、趙天洪同志也緊跟在我後邊猛衝猛打,乘勝追擊,消滅了左側的守敵,鞏固和擴大了突破口。

敵人指揮部發現了小南門被我突破,驚慌萬狀。敵人知道破了城門就象雞蛋破了殼一樣,城垣難保,立即調整部署,向小南門瘋狂反撲,妄圖重新奪回小南門。我們這時已向縱深發展五百餘米,佔領了主要的一些房屋和建築物。我們在城內儘管打得很激烈,但仍然聽到南關還在不停地吹著衝鋒號。進城的人員很零散,不知什麼原因。約在半夜一時左右,從城外又衝進兩位同志,我們才得知困城門外兩側敵暗堡群未被我後繼部隊全部摧毀,暗堡之敵又死灰復燃,城門外的突破口,又被敵人用火力重新封鎖。我後續部隊未能跟進城裡,已進城的部隊與城外失去了聯繫,城裡的部隊有十幾個不成建制單位的人員。戰前任務很明確,目標就是小南門,我軍有個傳統作風.哪裡有衝鋒號聲,哪裡有槍聲,就是命令,一聽到城門爆開,所有城外部隊就向城裡衝來。夜間戰鬥,敵人的火力又這樣猛烈,保持隊形是很困難的,顯得亂一些,只能看左臂帶白手巾的就是自己人為標記。這時,敵人從正面的反撲都被我們打退了。然而敵人耍了詭計,利用夾層牆裡的兵力配合其正面向我反撲。情況比較緊張,我們的連以上幹部大部分傷亡,敵眾我寡,又失去了指揮和聯繫。在這危急的時刻.我挺身而出,把幾個不成建制單位的同志組織在一起,拂曉前,逐步收縮到城門兩側的院子內。這時我就想,我們用很大的代價換來的小南門,決不能輕易失掉,一定要堅守住。

戰火映青春——老戰士王平東講述的幾個鮮為人知的戰鬥故事

年青的王平東在戰場上的照片

於是我對輕傷員進行了動員,對重傷員作了安置,對所有人員進行了重新編組,調整火力部署,組織力量搶修工事。經過簡單動員和迅速安排後,同志們立即投人到新的戰鬥中去,並異口同聲地說:“我們一定要堅持到底!”在我們堅守的大院子前邊,有一排房子,是敵人的倉庫,敵人借其先後向我們發起幾次反撲。這時我們意識到,這排房子實際上成了敵人向我們接近的隱蔽物,於是我們放火把它燒掉了。但敵人並沒有就此死心,繼續向我們反撲。因為在當時,小南門是開封六門中首先被我突破的一個城門,這就成為敵人集中兵力、火力反撲的主要方向,敵人妄圖重新奪回以保全城。天氣炎熱得很,大家又渴又餓,但飢無食,渴無水,戰鬥又是這樣激烈,傷亡又是這樣大,幾乎每個人的身上都帶著輕重不同的傷勢,頭上和臉上都流淌著鮮血。但同志們全然不顧,心中只有一個念頭:不惜一切代價打跨敵人的反撲,保住小南門。敵人連續不斷的反撲,我們的彈藥也消耗光了。怎麼辦,我們就趁敵人反撲的間隙,從敵俘虜和被打傷、擊斃的敵人身上收繳大量步槍、衝鋒槍、手榴彈、輕、重機槍和各種子彈武裝和補充了自己。我們一面組織戰鬥,一面開展鼓動工作,號召大家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要沉著冷靜、勇敢,號召每一個共產黨員和革命軍人要重傷不叫苦,輕傷不下火線,堅守陣地,咬緊牙關,堅持到底。我們堅信,上級一定會派部隊來增援我們的,只要堅持就一定能勝利。我們組織十幾挺輕、重機槍和足夠的彈藥沉著應戰。為了節省彈藥,減少傷亡和更多地消滅敵人,我們除留少數人員觀察情況外,大多數人就躲起來,敵人不接近不打,只要一接近,步槍、機槍、衝鋒槍、手榴彈一齊開火。我們憑著這種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忠於人民的高尚品質,既勇敢又不蠻幹,齊心協力地粉碎了敵十七、八次整連整營的反撲。後來敵團長親自督戰,頭載著大蓋帽,右手提著駁殼槍,左手拿著小指揮旗搖動著,藏在一個牆角里,腦袋時伸時隱,狂喊亂叫,“衝!衝!衝!”對不衝的指揮官和士兵立即槍斃。於是我就說“要準瞄敵人指揮官!”聲音剛落.兩挺機槍就開了火,敵團長一倒在地上,敵人士兵嘩地退了下去。陣地前敵人屍體遍野.離我們三四十米的一片水窪地裡水都被敵人傷兵和屍體流出的血染紅了。同志們的戰鬥情緒越來越高,大家互相鼓舞著,休慼與共,生死相依,比親兄弟還親。

由於同志們勇敢戰鬥,互相支援,協同配合,我們從當晚九點突破小南門,至次日中午十二點左右,整整堅持十五、六個小時,穩穩地守住了突破口。城外指揮所的首長們,聽到城內激烈的槍聲,知道我們還在堅守陣地。決定派遣特務團支援我們。特務團在彭元龍團長的率領下,象洪峰一樣衝進城裡。由於是大白天,城門兩側的敵人交叉火力猛烈掃射.使增援部隊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中午十二點許,我們勝利會師了,並且與增援部隊一起向縱深發展,一鼓作氣奪取了開封城。

小南門的首先突破和突入城內之後的堅守戰鬥,牢固地鞏固住了突破口。它對打亂敵人城防佈局,動搖敵人的守城決心,為配合其它城門的相繼突破和我軍爭取時間提早結束開封戰役.爭取主動權,再殲援敵區壽年兵團等,都創造了十分重要的條件。

運河鐵橋爭奪戰

淮海戰役的勝利,使中國的政治軍事形勢推進到一個新的轉折點。其第一階段碾莊戰役,為全戰役勝利創造了極為有力的條件。而搶奪運河鐵橋戰鬥是拉開碾莊戰役的序幕。

戰火映青春——老戰士王平東講述的幾個鮮為人知的戰鬥故事

王老介紹當時戰鬥經過1

佔領運河鐵橋是我軍圍殲黃伯韜兵團的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運河水深河寬,唯有一座鐵路橋樑東西橫跨河上。佔領運河鐵橋就能切斷黃伯韜兵團的退路,我大部隊就順利通過,不使黃伯韜向徐州靠攏,才有可能牢牢地把握住第一階段的戰局,否則將延誤整個戰役勝利的到來。因此,強奪運河鐵橋,無疑成了全殲黃伯韜兵團的重要條件。為此黃伯韜兵團早就在橋頭部署了一個師的兵力。要拿下橋頭堡壘,時間緊,行程遠,敵兵力多,工事比較強,任務是極其艱鉅的。但是為了全局的需要,不管困難再大,也要不惜一切代價完成任務。

1948年 11月8日下午,我團突然接到上級的緊急命令,行程130餘里,搶佔隴海鐵路運河鐵橋,保住鐵橋不被敵人破壞。團政委孫芳甫、政治處主任刁俞之等領導親臨連隊,一面行軍,一面動員,號召大家要緊緊圍繞實現上級的意圖,不怕疲勞,不怕困難,不怕飢餓,不怕傷亡,不怕打亂建制,不怕河流所阻,敵人跑到那裡,就追到那裡。時間就是軍隊,追上就是勝利。同志們一路上目睹逃敵燒殺搶掠的罪行,村莊燒燬了,被砸壞了的獨輪小車扔在路旁,毛驢被捅死後,來不及剝皮就割掉好肉扔掉,鍋灶旁雞毛亂飛,從老百姓家裡搶來的大小包裹來不及帶,扔的滿地皆是,老人小孩哭啼著,這更激起了戰士們的無比義憤。我們在追擊中,還不時消滅小股敵人竄攏和當地土頑的阻攔,還要躲避敵人飛機的掃射和轟炸。路經幾條大河來不及脫衣,就趟水而過,就這樣一天一夜人不歇腳,馬不停蹄,緊追了130餘里。 11月9日黃昏前,我們團先頭四個連象神兵天降一樣出其不意,突然出現在運河畔。前面是一片熊熊烈火。團參謀長張棟命令一營,要迅速查明敵情,消滅橋頭之敵,保住大橋安全,為大部隊迅速通過創造條件。

根據當時情況,三連首先向敵人發起攻擊。順鐵路右側由東向西發展。二、六兩連在河堤上左右配合,攻擊幾個小村莊。一連為營預備隊,隱蔽待機,聽候命令。

當時的地形除鐵路外,是一片澇窪開闊地。我們一連隱蔽在鐵路基的斜坡上,頭頂上是路基鐵軌,腳下是水溝。交錯飛來的電光彈,打在鐵軌和路基石子上,象爆豆子似的叭叭響個不停。戰士們腳上磨破的血泡疼痛難忍,一天沒有吃喝了,大家拿出乾糧袋邊吃邊喝上幾口路溝水。由於地形對我們不利,敵眾我寡,敵人火力很猛.我們的重武器又沒有跟上,攻擊全靠輕武器,擔任首攻的三連打得很頑強,當攻下敵外圍防線之後,官兵已大部分傷亡。夜裡11時,營長宋茂友、教導員李春庭,決定一連去接替三連。我帶著一排——英雄李幹排,指導員帶著二排,憑藉高高的鐵路路基作掩護,朝著橋頭摸去。南面就是敵人的大碉堡。連長命令:俯身翻過路基,不準出響聲。我們一排越過路基,這時二排也過來了一半人。真不巧,突然有幾顆炮彈落在我們不遠的地方,爆炸的火光一照,我們被敵人發現了。剎時間,機槍、手榴彈、迫擊炮密集地射過來,部隊被壓在溝裡抬不起頭。在這裡呆下去,傷亡會更大,連長大聲喊道“快!翻迴路基北面去。”翻迴路基北面後,一清點,兩個排已傷亡了大半。一、二排長都負了傷,指導員傷勢最重。我們重新調整部署,連長命令我立即代理排長,統一指揮一、二排。當時一、二排加在一起也不足二十人。

戰火映青春——老戰士王平東講述的幾個鮮為人知的戰鬥故事

王平東被授予戰鬥英雄戴大紅花和戰友的合影(前排中間為王平東)

我們在火力掩護下,又重新翻過路基,進人一些被打爛的破工事和一段圍牆。這時,敵人發現了我們,一股敵人便朝我們的陣地襲來.大家用手榴彈、小包炸藥很快就把敵人打退了。我喊了聲:“衝啊!”乘機一舉衝過圍牆,搶佔了敵人小炮樓,並佔領了圩於一角。這樣就有了依託,對我們十分有利。從這個炮樓到圓形大炮樓中間,除了有些平房外,還有一段開闊地。炮樓後面是一道圍牆。我們架起機槍封鎖大炮樓槍眼,掩護部隊向大炮樓衝鋒的時候,背後和側翼突然射來密集的子彈,當即有好幾個同志被打倒。是什麼原因?原來圍牆是夾層的,敵人把圍牆築成兩層,中間相隔三、四尺,上面用鐵軌蓋頂,人在裡面,如果前邊頂不住,等你突進圩子裡面,他在後面打你的屁股,這一招十分利害。我們立即調整部署,先打夾層牆裡的敵人。幾個戰士摸到破碉堡和夾層牆的連接處,順著夾層牆射擊。夾層牆是直衚衕,一點遮藏也沒有,敵人突然遭到衝鋒槍掃射,死的死,傷的傷.裡面一陣哭叫,剩下的不知從哪裡跑掉了。我們佔領夾層牆的時間很短,敵人瘋狂地射了一陣機槍,大炮樓後面的敵人立即向我們反撲過來。我們在左側,三排在右側,兩面火力夾擊,一陣猛打,敵人縮了回去。我們也有幾個人負了傷,人員在不斷減少,彈藥也剩下的不多了。敵人用的是人海戰術,沒等我們喘過氣來,炮樓前的敵人又出現了一大片,離我們越來越近。正在這緊急時刻,突然七班副班長趙天洪從右側向敵人扔出一排子手榴彈,一聲巨響,敵人倒下一片。就在這緊要關頭,我的頭部也負了傷,血不停地流到臉上,連長令我立即下去包紮,並向營指揮所報告情況,我極不情願地離開了陣地。

戰火映青春——老戰士王平東講述的幾個鮮為人知的戰鬥故事

王平東在英模大會上介紹戰鬥經過的場面

營指揮所的小涵洞外面一片傷員,軍醫和衛生員忙得不停。衛生所長在我頭上纏滿了繃帶。包紮完後,我立即向營長教導員報告了陣地上缺少人員和彈藥的情況。正在這時,於步血團長來了電話,詢問戰鬥情況,朱營長簡短彙報了幾句。團長嚴厲地命令:要不惜一切代價,在天亮前,搶佔運河橋!這事關大局,現在作戰時間是四點四十分。放下電話營長急得直跺腳。營裡沒有預備隊了,僅有的一點手榴彈和小包炸藥也送不上去。我看到這種情況,焦急萬分,便要求營首長,我帶著一些輕傷員,重返陣地。同志們扛的扛,背的背,把能帶的武器、彈藥全帶上。張連長看我帶上來十多人,還帶著這麼多的武器彈藥,特別是有兩挺機槍和營長的指示,高興極了。大家補充了彈藥,調整了部署重新組織了火力網,準備再次向敵人發起猛攻。

天色已經浮起魚肚白,敵人錯誤地認為天已快亮,我們攻不下來了。於是,從大炮樓裡擁出百餘敵人,指揮官狂叫著:“衝啊!”仗著人多勢眾,嚎叫著分三路向我們衝過來,連長說,要沉著,眼看著離我們只有二十多米,連長一聲令下,頓時機槍、步槍、衝鋒槍、手榴彈、小包炸藥一齊向敵人打去。特別是小包炸藥,一包包在敵群中炸開,濃煙夾著烈火。敵人萬萬沒有想到,我們的火力如此猛烈,打得他措手不及,亂成一團,你擁我推,鬼哭狼嚎,開始潰逃。“要發揚李幹排的光榮傳統!要發揚英勇頑強猛打猛衝的精神!保持榮譽!再立新功!”我高呼著這些口號,衝上敵人最後的一個大炮樓。又接連打垮了敵人兩次激烈的反撲。戰機已到,乘敵混亂之際,我們向敵人展開了政治攻勢:“我們大軍已到,投降吧!“繳槍不殺、優待俘虜!”我們在左、右兩側部隊配合下,乘勝前進,翻出圍牆,一鼓氣,衝向鐵橋。在河堤上向下一看,大部分敵人在橋下兩側窪地裡。少數亡命之徒,還向我們開槍,頑抗到底,也有不顧死活地向橋下跑去,還有的向水裡跳。我端起機槍,使勁地向敵人掃去,槍管已經打紅了,隨著機槍的吼叫,頑抗的敵人被打倒了一片,大多數敵人投降了。說起這挺機槍,在這裡順便提一下,它已成為革命文物,被稱為“功勞機槍”,直到現在,還在徐州淮海戰役紀念館裡陣列著,上面標著“攻打運河鐵橋部隊使用的機槍”。經過一夜的激戰,我軍以不足一個營的兵力,全殲橋頭守敵。俘敵3000餘人;繳獲各種炮30餘門;輕、重機槍90餘挺,長、短槍2500多支;各種彈藥及其戰利品不計其數。

戰火映青春——老戰士王平東講述的幾個鮮為人知的戰鬥故事

正在對碉堡進行射擊

“神兵天降”碰硬釘

在抗美援朝的第四次戰役中,美國侵略軍為挽回頹勢,緩和內部矛盾,在我第三次戰役結束後,於1951年1月25日,開始對我軍發動了全線進攻。為制止敵人進攻,爭取時間,掩護我二線兵團集結,我志願軍二十六軍七十八師奉命從3月4日起在漢城通往鐵源的南北交通線上阻敵北犯。當時我在第七十八師二三二團三連任連長,部署在內槍巖到下松隅之間的二線陣地上。這裡屬於整個防禦地帶的中心位置,便於應前顧後。上級要求我們連六天之內完成比較堅固的防禦陣地的工事構築,達到能在這個地方阻止敵人數天不能前進的要求。幾天以來,戰士們不分晝夜地揮舞著鐵鍬、洋鎬在大小六個山頭,互相競賽著,熱火朝天地構築工事。 敵人在瘋狂進攻的10多天裡.負出了重大代價,才佔領了幾個山頭,無奈動用了空降兵,以圖僥倖取勝。

下半夜2時許,營部通信員突然跑到我高地的掩蔽部說,張營長命令我快速佔領法院裡高地,這個陣地由兄弟部隊來接替。我連僅用十五分鐘就從六個山頭上集合完畢。到法院裡約有三十華里,中間要翻越幾座大山。我們在跑步行進中遇見營教導員侯啟龍,他一面跑,一面向我們傳達敵情.下達任務。據上級通報.敵人在汶山裡進行了空降,要求我們堅守法院裡高地,阻止敵人前進,掩護團指揮所。我連陣地右翼為我團二營。拂曉之前我們到達了指定陣地,只聽到敵人的汽車和輕型坦克的聲音。天剛亮,我前沿陣地第五、六班就和敵人先遣分隊接上了火。我們居高臨下,突然以密集的火力射向敵人,當場就打死打傷許多敵人。敵摸不清我方情況,來不及搶回屍體和傷員,就倉惶撤退,我們取得初戰勝利。

黃昏後,團部首長又命令我連攻佔被敵人佔領的上牌裡南山陣地。它是我軍南北交通主幹線的樞紐和我指揮機關所在地,在它附近地區有我屯集一定數量的糧彈和傷員轉運站。敵人在上牌裡南山有一個連的兵力,下午才佔領陣地,地形不熟,陣地未穩。為了反擊有把握取勝,九連從右翼配合我連作戰。我連三排從正面進攻,一排插到敵人背後山粱包抄,從後向前打,與三排形成兩面夾擊,二排為連預備隊。夜11時打響,經過1小時40分鐘的激烈戰鬥,奪回了陣地。敵人俘虜供認,一八七團空降著陸後處處碰硬釘子,驚恐不安。為防止被我全殲,龜縮在幾個山頭,晝夜搶修工事,固守防禦,不敢輕舉妄動。在第四次戰役中,我連連續作戰38晝夜,上級指向那裡我們就打到那裡,能攻善守。(特約:汪漢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