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的人,一般都不會太衝動

理智的人,一般都不會太沖動

有人丟了鑰匙,心一急,三下兩下撬開。過後又去找人修櫃門,換鎖,整出一堆麻煩事。

說話直接了當是優點,但有時會引起對立情緒,搞得雙方不愉快,甚至大打出手,釀成難以收拾的後果。

因此,理智的人,一般都不會太沖動。

理智的人,一般都不會太沖動

1.衝動是魔鬼

清晨,兩隻山羊在溪邊散步。

黑山羊對白山羊說,你看陽光多麼好,小溪潺潺,草地青青。我心情特別好,我們唱支歌吧。

小白謹慎地說,爸爸媽媽不讓出聲。上週獅子大王在山頭咬死了小花妹。可能它還在附近徘徊。你忍忍吧,小心為妙。

小黑說:獅子大王早離開了。我們躲很久了。忍不了,我今天要放開喉嚨唱歌。

小白說,就算獅子已經走遠,但它跑得比我們快,到時候逃不掉的。

小黑說小白,你個子比我大,咋那麼膽小呢,沒問題的,你欣賞下我美妙的歌喉。

小黑亮開了嗓門,“咩...咩...咩...”。

獅子大王正在草棵裡打盹兒,聽到“咩”的叫聲,像聞到了美味,它嚥下口水,飛奔而來。

悲劇發生了。

小黑不聽勸,一時任性非要唱歌,結果害了自己,也害了小白。

理智的人,一般都不會太沖動

生活中也不乏衝動的人,他們無法冷靜,一時興起便為所欲為。

2017年11月30日晚上9點多鐘,執法人員在巡邏中發現,一名白衣男子在重慶繞城高速公路應急車道上獨自行走。

執法人員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4.5.67條給予這名男子50元的罰款,並將他載離高速路。

這名男子姓孟,說司機是他朋友,晚上一起吃完晚飯,然後搭乘朋友的車到珞璜鎮。

上路後,受不了朋友“油價漲了”的嘮叨,一氣之下便下車行走。

過程很簡單,但行為很危險,這是一個交通事故隱患。

據介紹,高速路上車輛速度快,一旦行人被撞基本是重傷甚至死亡,面目全非、屍首不全的不在少數。

根據規定:行人違法橫穿高速公路與機動車發生碰撞的交通事故,如機動車駕駛員屬於正常駕駛無超速等違法行為,交警部門都會認定由行人一方承擔事故主要責任。

司機在時速120公里的高速行駛中,發現前方有行人時,往往來不及反應,造成剎車不及時而釀成慘禍,更有甚者,還會引發追尾事故,造成更大的人員財產傷害。

生命只有一次,這位孟先生一時衝動,沒有考慮獨自暴走高速路的危險性。把自己的生命安全置於極度危險之中。

這種衝動實在應該避免。

理智的人,一般都不會太沖動

2. 產生衝動的原因

心理學家認為,衝動是情緒受到某種刺激而產生的過激言論或行動。刺激有主觀的,也有客觀的。

花山羊被獅子吃掉後,山羊爸媽要求小山羊們謹慎行事,不出遊,不出聲。但黑山羊在好天氣的刺激下,放開了喉嚨,結果落入獅子的血盆大口。

那位孟先生忍無可忍下車暴走高速路,是聽到“油價漲了”的抱怨後不舒服。

網友評論:司機朋友說說而已,難道油價不是一直在漲嗎?只不過朋友傾訴的時間和對象錯了。孟先生主觀上認為對方是在跟他要車錢。所以,一怒之下就跳下了車。

多數網友認為朋友之間說說油價就鬧崩不可思議。該多少錢給他就是,回去直接刪電話以後不聯繫,一趟順風車看清一個人很值。

腦洞開大一點。

筆者以為孟先生說的司機朋友是他老婆。

老婆平時愛抱怨數落,或是說過他掙錢不多的話。孟先生新傷舊傷累積,很沒煩躁,才爆發了衝動。

只有老婆才會肆無忌憚抱怨到他忍無可忍。

因為很少有朋友搭車要車錢,除非極品。

但依照孟先生脾氣聽幾句抱怨就受不了,也不大可能跟極品做朋友。

再則,上車前他們一起吃晚飯,若AA,那孟先生上車會主動掏車錢。

若不是AA,孟先生掏飯錢,他就不會在乎車錢;若司機朋友掏飯錢,司機朋友就不會跟他要車錢。

所以,八九不離十,司機是他老婆。但孟先生對執法人員不好意思說是他老婆,只好謊稱是朋友。

無論主觀,還是客觀原因。孟先生都應該好好反省,做到冷靜處事,遠離衝動,珍惜生命。

理智的人,一般都不會太沖動

3.保持冷靜能夠避免衝動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人應該冷靜應對不測風雲和旦夕禍福的發生,使事態朝有利的方向轉化,至少可以把損失減少到最小。

北宋時期政治家司馬光七歲時,和一幫小夥伴在院子裡玩耍。一個孩子不小心掉進一人高的水缸裡,眼看就要沒頂。

其它孩子哭的哭喊的喊,跑去找大人。只有司馬光沉著冷靜地撿起一塊石頭,砸破水缸,水流出來,救出了孩子。

若司馬光衝動地和那些孩子一樣哭喊著找大人,就不可能想出砸缸的好主意。

所以,衝動出慌亂,冷靜出辦法。

理智的人,一般都不會太沖動

三國演義裡的《空城計》也說明了這個道理。

馬謖失街亭,司馬懿率十萬大軍壓境。蜀國城內只有兩千老將弱兵,力量懸殊,寡不敵眾。若要正面交鋒,定輸無疑。

丞相諸葛亮疏散全城百姓,撤走官兵,留下一座空城。

待司馬懿兵臨城下,諸葛亮羽扇綸巾,城樓憑欄,引二小童焚香撫琴,讓一向多疑的司馬懿,摸不著頭腦。諸葛丞相微微一笑,退敵十萬大軍。

冷靜應對,就能夠控制事態的走向,轉危為安,化險為夷。

因此,冷靜處事是生存的大智慧

理智的人,一般都不會太沖動

4.如何做到冷靜處事

人生在世不免情緒不穩,那該如何做到冷靜處事呢。

心裡學家告訴我們,遇到刺激情緒的事情,儘量不要讓自己陷於簡單粗暴,衝動魯莽的被動境地。

遇到心情煩悶的時候,做做家務,或收拾收拾辦公桌。

環境清亮起來,心情也會跟著好起來。

遇到傷及自尊的時候深呼吸,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然後,暗示自己沒什麼大不了的。需要的時候,注意要緩慢地說出正面意見。

理智的人,一般都不會太沖動

曾聽說一個相親故事。

女方嫌男方個子不高,諷刺說:你走路咋像豌豆一樣滾來滾去的?

男方一點沒尷尬,冷靜回應:我能正確對待自己個子矮這件事情。

寥寥數語彰顯了男方的睿智,女方的沒教養,反倒讓女方啞口無言。

理智的人,一般都不會太沖動

遇到矛盾衝突難以應付的時候,找個藉口暫時離開現場:或者出去轉轉,或者找個無人的地方喝口水。這些辦法都是湊效的。

平時可以選擇一些耐心細緻的事情來做,寫作、剪紙、練毛筆、栽花種草,織毛衣(原來覺得織毛衣浪費時間,但看起來還是有益的)。

這些事情不僅可以靜心,還可以陶冶性情,增長見聞,端正三觀。

真正要避免衝動,冷靜處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長期有意識地修煉。

特別是當對立方有意撩起你的好心、你的善良、你的情緒的時候,你不冷靜就會陷於被動。

諸葛亮的《誡子書》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當奉為座右銘。

理智的人,一般都不會太沖動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