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河「三明珠」——八里湖

識別二維碼

關注

邊走邊拍

老了回憶

本文由作者

八里湖

皖河“三明珠”——八里湖

我家屋背後,就是皖河流域的一大景點——“八里湖”。

對於“八里湖”的名氣,我和家鄉的人都耳熟能詳,但對於離本地不遠的安慶朋友來說,卻知之甚少,只覺得是個新鮮的旅遊好處去。

春末初夏,河水尚未上漲,裸露的河床一覽無餘。大劉帶著他的攝影“裝備”——有“長槍”、有“短炮”、還有隨時收放的“架子”,邀請了幾位美女,興致勃勃地來到同馬大堤的壩頂,剛支好攝影架子調焦距,只聽某位長髮美女已經飄然而至那片碧綠的草甸子,大聲叫喚要大劉給她來張“特寫”。眾人也隨之附和,一湧而下,爭相恐後,貌似大有將這“八里湖”的全景而記錄下來之勢。

皖河“三明珠”——八里湖

其實,這“八里湖”,只不過是皖河中下游,在懷寧江鎮至與長江匯合口處的皖河口,演變而成的開闊湖泊,面積達數百平方公里。故人們習慣性地稱之為“八里湖”。

皖河“三明珠”——八里湖

八里湖的春天,不僅僅一個天然的牧場,也更是親近大自然的天堂。當年,我還是一個放牛娃,每每遊歷在同馬大堤的頂端,遠遠望去,到處翠色慾滴,一碧千里。那個時候,成群的牛羊和草叢中不時飛出的小鳥,還有踏青的人們,在春日的陽光下,如同繡在綠色緞面上的彩色圖案。只不過當時沒有寫字的興趣(或者說更沒有靈感),也沒有照相機,留存不了當年的景象。現在想起來還有點怪可惜的。

皖河“三明珠”——八里湖

幾位美女一會兒在草地上雀躍;一會兒匍匐在零星開著叫不上名的花兒中;一會兒幾個人揮舞著絲巾作飄舞的彩雲狀······而我則站在湖灘中間,則彷彿置身於厚厚的綠草甸子裡,盡情呼吸空氣中散發的蒲銅錢花、野紅花菜所發出的香味,看著湛藍的天空,在朵朵白雲的點綴下更加明朗。

皖河“三明珠”——八里湖

熱衷於攝影的大劉,端著攝像機,跟在那些低頭的、躺臥的、悠閒散步的牛羊身邊,還不停地抓拍那些在牛羊身旁飛來飛去的小杜鵑和說不出名字的小鳥。近處的草場、遠處的山巒;到處翠色慾流,輕輕流入雲際,都被他的攝像機一一收錄。

瞅住了大家歇息的片刻,我便誘導這幾位對夏秋的八里湖景色的遐想:那個時候,“八里湖”碧波萬頃,如果你從空中鳥瞰,巍巍同馬大堤,如同一條金黃色的玉帶,從遙遠逶迤的山腳,到新興的古城安慶的城牆角,將八里湖緊緊地環保在自己的懷裡,而八里湖,則像一個溫順的孩子,靜靜地躺在群山與玉帶之間。

皖河“三明珠”——八里湖

如果此時,你站在皖河大壩向遠處望去,數葉白帆,在這水天一色鱗光閃閃的湖面上,就像幾片雪白的羽毛似的,輕悠悠地漂動著、漂動著。幾隻、幾群鷺鳥在船尾或船前與其竟飛。每當晨霧,湖面則白茫茫的一片,湖水和天空合為一體,分不清哪是水哪是天。正所謂: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而在晴天微風吹拂下,八里湖的湖水像片片魚鱗鋪在水面,又像頑皮的小孩不斷向岸邊跳躍。

皖河“三明珠”——八里湖

八里湖其實並非只有“八里”,在它的北岸湖畔,從西向東,依次鑲嵌著三顆明珠。

由石牌向東三十里,便是有名的“江家嘴”,安慶作家何宏彥先生,就有一篇專門描繪江鎮的文章,具體文章的名字記不清了,寫得很實在很有深度。

據說早在七十萬年前的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江鎮繁衍生息。一度曾為“懷寧縣衙”的古“江家嘴”,是不為人知的皖河小鎮,但現在,正在以其神奇的發展速度和特有的饅頭、包子等發酵麵食特色產業,為越來越多的國人所熟悉。而皖省廬劇,其實起源於懷寧江鎮鎮,它是以大別山和淮河一帶的山歌、戲曲、民歌、門歌、花鼓燈等民間歌舞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因其創作、演出活動中心在皖中一帶,又因此地古屬廬州管轄,故稱“廬劇”,算起來已有近幾百年歷史了。

皖河“三明珠”——八里湖

老鎮“洪家鋪”的小石磯,風景優美山清水秀。皖河在其身旁穿境而過。小石磯的森林、漁場和豐富的鐵石礦,自秦朝時期就被官方器重。而“牛燈戲”則是懷寧縣民間在洪鋪鎮的一種戲曲演唱形式,它融合了京劇、越劇、徽調、懷腔諸多劇種的聲腔。每年的春夏夜晚,用黑紙紮水牛一頭,燃燭走村串莊表演;牛架系竹木結構,犁耙下面安裝四個木輪,牛身由竹片裝扎,外面糊紙;頸上掛軛,後拖篾扎的犁耙。所演劇目有《尉遲恭耕田》、《劉秀報馬》、《八仙慶壽》、《九世同居》、《孫猴子開路》等,在洪鋪鎮乃至懷寧境內民間盛傳。

皖河“三明珠”——八里湖

洪鋪鎮境內冶塘湖,環湖皆山,峰嵐青靄,惟湖之東南有黃山之象鼻嘴與正東的獅山相逼就,形成“獅象把口”,口寬百餘米,與皖河相通。每當夏汛水漲,宰羊拋湖,群魚湧入,臨秋於把口結屏(網),至冬水枯,魚翔湖底,豐年可網百噸。

皖河“三明珠”——八里湖

古鎮山口,古稱皖口,曾經是兵家要地,安慶府與懷寧縣的共同府地。700多年曆史的府城隍廟香菸裊繞,香客絡繹不絕;御葬的古墓、古井、古城牆遺址,圓寂塔等至今依然隱約可尋;古錢幣遺蹟、官債渡古橋遺蹟、皖口老街、古戰壕址等;還尚等待被開發成人文旅遊景點。而就在古鎮山口的背後,則是著名的抗日根據地“柏子山”,中共柏子山區委舊址“殺盡(汗)奸”石刻、柏谷墓、柏子晴覽景點、修復的金嶺寺、萬佛洞等都遠近聞名。

皖河“三明珠”——八里湖

整整一天的行程,我倒是成為了業餘的“導遊”,還好,那幾位美女和大劉對我的“導遊詞”沒有表示出厭煩的表情。從石牌到山口一路上,大劉的腳步似乎有點落後於大家,後來才知道,他是一邊拍攝一邊剪輯,說是要把最漂亮最值得珍藏的照片編輯出來,我說不能回家整理嗎,你累不累啊?他笑道:這就是“靈感”——稍縱即逝!

皖河“三明珠”——八里湖

說得也是!八里湖,以其獨特的人文景觀,在歷史的長河中被人們幾易其名,當秋冬季節河床裸露時,因離安慶老城約七里,古被稱“七里亭”、而當春夏漲潮湖面泛波,延至月行山、蠟燭山腳下時則又被稱之為“石門湖”。但人們往往在習慣上,還是不忘記它就是“八里湖”,那是因為明末狀元劉若宰向崇禎皇帝介紹安慶城時,用了一首詩:“上有七里涼亭,下有五里大廟,日有千人作揖,夜有萬盞明燈。”

八里湖,也就在那時開始遠揚在外。

期待大劉的“八里湖”攝影集早日面世!

皖河“三明珠”——八里湖

喬東生簡介

作者:喬東生(筆名安宜生),安慶大觀區人,自2004年初試筆耕,此後有散文、小說等散見於國內部分紙媒。現居合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