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設計:「雜院」到「宅園」的進化——北京大院胡同28號改造


設計單位: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李興鋼工作室 項目地點:北京市西城區 建築面積:214平方米 來源:有方

場地入口通道原貌,場地第一進院原貌 拍攝:朱伶俐

大院衚衕28號現存三座產權合法的建築,利用北京城市分型結構的特點,將原來的院落以開間為基本單元,進一步細分為多個更小的“宅+園”居住單元,聚集為“小合院群”,並將以衚衕為主的城市交通系統向院內延伸出巷道及支巷,串聯這些居住單元,從而實現城市空間結構的由“細胞”層級向“分子”層級的有序加密,再進一步實現從“雜院”到“宅園”的進化。

在保持原建築外牆和屋頂不變的前提下,隨開間規律佈置的混凝土單元分隔牆,在老牆的包裹中形成新的結構體系,同時成為室內的空間分界。

偏於每個單元一側的雙牆空間,極限整合了入戶門斗、躍層樓梯、機電設備、衛生間等;另側較大開間,底層作為主要的起居空間,夾層作為臥室;室外入口廊道則是雙牆向外的延續,與居宅和院牆一起形成對庭園的圍合。這些以線性混凝土結構為主幹的結構/空間單元構成了內含於整體院落群組建築的,主要空間架構。

與主巷道串聯的中屋最東側公共空間單元,作為咖啡、餐茶空間,其坡頂局部抬高拉平,形成一個位於二層高度的半室外觀景亭,嵌入原有建築開間,其下壓低為廚房操作空間。

入口主巷道上方的混凝土簷板在此延伸為平臺,與觀景亭外側連接為一體,在下限定出一個可供休閒停留的戶外灰空間,面對餐茶空間後部的公共小庭,在上的景亭“抬頭”打破了原有瓦面坡屋頂的形態,視野在這裡突然變得開闊,院落與城市景觀交織,這也是公共巷道空間在剖面上的延伸。

這一公共空間的設立,完善了已建立的“街巷+居住單元”的模式,使得院落轉變為一個“微縮社區”。這一公共空間既可為所有“宅園”單元居民日常使用、交往、共享,也可向衚衕開放,對外營業服務於附近衚衕居民乃至外來遊客,進而成為更大範圍鄰里共享的公共服務空間,更增強其“社區”的特徵。


外人由喧鬧的城市商業街區轉折進入閒適寧靜的衚衕區域,經過大院衚衕28號,先從老牆上的“三用”窗讀到一絲新意,大門敞開,簷廊深遠,綠意盎然,遂通過一條半室外主巷道進入,巷道上方覆蓋混凝土頂板,與東鄰西牆脫開縫隙,光線順縫擠入照亮牆壁和甬道;

















走過北屋山牆,入第一進,才知此處既非雜院,也非獨院,而是“宅園”社區;通過一條再次分支的巷廊,分別進入北側、南側不同格局和規模的五套“合院”公寓,每套公寓擁有大小、形狀不同的小“合院”——園庭;園庭之中,麥冬草地圍合,高樹之下、低矮灌木之間,混凝土體塊水平、豎直組合,既取意抽象的山石,又是室外坐具、內藏照明燈具、澆灌水喉,置於波形立瓦鋪地之上,鋪地可存薄水而成水中樹石之景;

由主巷道繼續南行,經咖啡/餐茶空間,入餐廳,見高窗外有人談笑,才知屋上有亭臺;主巷道頂板與鄰牆逐漸脫開,“陽光縫隙”斜向漸變為窄長的線型竹林,沿巷道繼續前行,步入後面的小小公共庭園,見院中矮松與牆後竹林相映成畫,卻不知院中溝渠伸向牆後何方;


見院內有混凝土臺座,變化作階梯狀,方知由此入亭臺,可以拾級而上,至抬升在庭院上方的亭樓平臺;或在亭中小憩,或在亭外平臺遠眺。

如果說地面層的體驗像是走在清晰引導下苦心經營的迷宮,那麼登高便意味著眼前豁然展開畫面全貌,片段化的拼貼還原成分形下的北京。

夕陽西下之時,暮色瀰漫之際,遊者在此可觀想、沉浸於由舊城層疊屋頂、古樹、飛翔的鴿群、遠方城市高樓群所構成的深遠都市勝景。





項目名稱:“微縮北京”——大院衚衕28號改造 項目地點:北京市西城區 業主:北京天恆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設計單位: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築師: 李興鋼工作室 用地面積:262平方米 建築面積:214平方米 結構形式:混凝土剪力牆+竹鋼屋架 來源:有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