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認爲:黑洞也能以某種形式釋放能量,並且能夠轉化爲白洞

弗裡德曼提出了宇宙的兩個模型之後,科學家們想要給宇宙指出一條唯一的進化道路,所以宇宙中的密度和膨脹速率成為重要的因素。星系之間彼此遠離的速度沒有太多的問題,只要對星系的觀察更加精確,並且進行更為準確的計算就能保證。宇宙物質具有的密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如果宇宙只具有人類能夠觀察到的質量,那麼宇宙的密度就十分稀薄,照這樣來看,宇宙會一直不停地向外膨脹。但是科學家們在宇宙中發現了很多無法觀察到但確實存在的暗物質,而且將它們分為冷暗物質和熱暗物質。這些暗物質在宇宙中佔據很大的質量,如果想要計算宇宙的密度,就要對這些物質有更深入的瞭解。

據弗裡德曼的開放宇宙模型,在未來的數十億年中,宇宙還會保持如今的樣子,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宇宙中仍然會誕生新的恆星和星系,但是這些天體會變得越來越暗。這是由兩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原因是宇宙的膨脹導致星系距離我們越來越遠,越來越難以觀察。第二種原因是,因為宇宙的密度不斷減小,恆星內核中發生的核反應也會減弱,恆星將會最終熄滅。到了那時,宇宙就會變得暗淡無光,所有的恆星都會滅亡,宇宙中唯一存在的天體就是黑洞。

科學家們認為:黑洞也能以某種形式釋放能量,並且能夠轉化為白洞

但是科學界還有不同的聲音。我們知道,很多太空望遠鏡觀測的結果都顯示出了星系在宇宙微波背景下產生紅移,並且當星系距離我們更遠時,紅移的程度也更大。從這一點來說,從地球的角度看去,天空中的星系正在遠離我們。這個理論聽起來十分單調,但是它明確地標誌著宇宙正在膨脹,並且能夠為宇宙大爆炸觀點提供論據。這個現象能夠說明,在數十億年前,宇宙的密度比現在要大,其中的物質分佈更加密集,而且不斷膨脹。

然而,德國海德堡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克里斯托弗·威特瑞奇在新近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對這種被普遍接受的理論提出了質疑。他說,原子在向外釋放能量的時候,受到它自身的組成部分——電子的影響。如果原子的質量增大,那麼吸收和釋放的能量會朝光譜的藍色部分移動。如果原子的質量減小,則會向紅色部分移動。

科學家們認為:黑洞也能以某種形式釋放能量,並且能夠轉化為白洞

因為原子發出的光的頻率隨著質量增加而增加,所以克里斯托弗認為,在宇宙剛誕生的時候,原子的質量可能非常小,隨著原子的質量增加,古老的星系將發生紅移,紅移的程度與它們距離地球的距離成正比。這位教授表示,他和他的團隊目前還沒在這套理論中發現任何問題。

克里斯托弗教授的文章還沒有經過廣大科學家同行進行審閱,但是他表達出的宇宙根本沒有向外膨脹,甚至是向內收縮的這一理論已經引起了很大反響。英國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趙洪生教授認為,這個理論在數學處理方面毫無問題。而且在20年前就曾出現過一些與之類似的初步觀點。這種與宇宙膨脹論不同的觀點也具有獨特的魅力,它認為宇宙的發展就像鋼琴琴鍵的音階變化,從低音區過渡到高音區。

科學家們認為:黑洞也能以某種形式釋放能量,並且能夠轉化為白洞

克里斯托弗教授對於自己的研究成果改變了兩種觀點這個成就表現出了一種超脫的態度,甚至表現得十分幽默。這兩種觀點其實是現實的不同體現。一種是星系正在彼此遠離,這和過去的觀點沒有什麼不同;或者是原子的體積減小並且質量增加,還有可能是兩種情況發生了疊加。克里斯托弗的新觀點與過去的觀點相比,進步之處在於,它不再認為在宇宙誕生的起點存在一個奇點,也就是那個物理學定律都不再起作用的點。宇宙大爆炸發生的時間太過久遠,宇宙這架鋼琴發出的第一個聲音已經含糊不清。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英國物理學家哈里·克里夫認為,原子的質量增加能夠產生與宇宙的膨脹相近的效果,這個發現讓人十分震驚。採用不同的方法來進行思考,會對同一個問題產生新的理解。他認為,如果弦理論能夠像這樣具有二元性,那麼理論物理學家在計算時會更加簡單和便利。如果德國的克里斯托弗·威特瑞奇教授的觀點最終被證明是正確的,那麼將會帶來一個全新的思考宇宙的方式。如果足夠幸運,我們能夠發現新的理論,就像一個多世紀之前哈勃做到的那樣。

科學家們認為:黑洞也能以某種形式釋放能量,並且能夠轉化為白洞

英國物理學家、研究宇宙學的權威學者史蒂芬·霍金曾經提出了著名的黑洞理論。他認為,宇宙在膨脹到極點之後演變為黑洞,但是到了這時,宇宙也沒有停止進化,因為黑洞也並非具有無休止的生命。人們在剛剛開始對黑洞進行研究時,認為黑洞十分貪婪,會抓住經過身邊的一切東西併吞噬進去,任何形式的物質和能量都無法逃出。但是現在,科學家們逐漸改變了看法,認為黑洞也能以某種形式釋放能量,並且能夠轉化為白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