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河南省商城縣位於大別山北麓、豫鄂皖三省交界處,這裡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四季分明,物產富饒,素有“北國江南,江南北國”之美譽。商城縣夏商時為諸侯封地,秦屬九江郡,西漢置雩婁縣,北宋改稱商城縣。1929年的商城起義,誕生了河南省第一個縣級人民政權。著名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就是從這裡唱響全中國。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以上圖片為黃柏山國家森林公園九峰尖景區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以上圖片為金剛臺國家地質公園(劉小坳貓兒峰景區)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中原神水湯泉池

張氏本支為商城縣張氏主幹支系,譜載始祖能用公“助明太祖取天下,授元帥職,封平南侯”。自其長子洪一公由楚遷豫六百餘載以來,族人奮發圖強,勤耕苦讀,人才輩出,舉人、進士一百多人,本、碩、博士更是不勝枚舉。捐山建寺,改家為校,舍產助學,興辦實業,抗外侮、睦鄰里、守誠信,牢記祖訓,傳承家風,深受地方讚譽和擁戴。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縣城鳥瞰

大別山張氏文化院座落在城東4公里風景秀麗的柳坪村。總佔地面積百餘畝,建築面積5000餘平方米,是由牌樓、前庭、拜殿、大殿、東西遊廊、廚房、餐廳和會議室等組成的仿古式建築群。整體建築恢弘大氣,雕樑畫棟,富麗堂皇,徜徉其間油然而生思古之幽情。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大別山張氏文化院全景

來到張氏文化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大矗立的牌樓。牌樓上題寫著“大別山張氏文化院”八個金色大字,兩側立柱上懸掛的楹聯是:“鼻祖肇濮陽得姓五千年神州巨族,大宗興白馬開基六百載楚豫望門”,道出了張氏起源及本支六百多年來的發展歷程。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穿過牌樓,便是兩級廣場。一道十五級的石階將佔地5000餘平方米的廣場分為上下兩部分,既便於開展宗族祭祀與文化活動,也突顯出文化院的莊重大氣。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由一級廣場拾級而上,就來到了二級廣場和文化院前庭。前庭中央懸掛著“張氏文化院”牌匾,立柱上的楹聯為“祠依大別山龍騰虎躍鍾靈地,門納灌河水子孝孫賢耀祖庭”。前庭共九間,總長三十九米,其功能是用來展示張氏家史、家訓、家風、書畫、古籍等。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圖片來源於網絡(張緒楷,洪一公第十八世孫,清咸豐庚申年進士)

穿過前庭的廳堂就到了拜殿。前庭與拜殿之間的院落佔地近1000平方米,用黑色地磚鋪成,名貴花木、盆景點綴其間,典雅莊重,極具文化品味。

拜殿共五間,正房門楣上懸掛著“百忍堂”匾額,楹聯為“根系濮陽望在清河郡百忍家聲傳譽久,脈自江西枝繁大別山九峰衍派繼澤長”,告訴人們我支張氏的歷史淵源、郡望、堂號和發展脈絡。拜殿中將供奉三尊銅像,分別是始祖揮公、遠祖張良公、開基祖能用公,昭示著三位先祖在族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大殿是供奉本族先祖英靈的殿堂。大殿共九間,“張氏宗祠”匾額高懸門楣之上,“尊宗敬祖緬先賢虔心盡孝,佑子護孫開盛世厚愛施恩”的楹聯掛於兩邊。殿內獨創的牌位安放設計,既可充分利用空間,又能讓族眾明晰支系脈絡。

文化院的東側為功德長廊,兩層院落間共豎立十二根功德柱,用來記載為建院做出重大貢獻的宗親們的事蹟,彰顯其功德。正是他們夜以繼日、勞心勞身、銖積寸累、無私捐資,才有文化院今天的碩果,理應刻石留名,流芳百世。西側是文化長廊,這裡將展示詩詞碑刻,家規家訓,歷代張氏名人光輝業績等家族文化。

穿過拜殿便是後院和大殿。後院大小和佈局與前院基本相同。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商城縣張氏宗親會成立八年來,充分發揮敦宗睦族作用,積極引領家族事業發展,現家譜已修成,宗祠已造就,家族事業日新月異,張氏家族展現了空前的凝聚與振奮,也贏得了廣大族人的讚許和他族的欽羨。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但我們不能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而應緊抓政通人和、人文慰起的機遇,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和條件,將家族事業繼續做大做強,我們計劃:

一是完善“大別山張氏文化院”建設。將“文化院”逐步打造成鄂豫皖大別山區的人文勝景。

二是充實文化內涵。組建大別山區張氏大家庭,共享張氏文化院資源,完善商城縣張氏文化研究會組織架構,形成大別山區百餘萬張姓人口一盤棋、一家親。

三是成立張氏基金會、大別山張氏商會。開展扶危濟困、大病救助、獎學助學等力所能及的社會慈善活動。

四是利用與保護祖塋地。將全國著名的風水寶地——九峰尖洪一公墓地建設成為張氏陵園風景區,使之與張氏文化院遙相呼應,相得益彰。

五是招商興業。藉助大別山張氏文化院這一平臺,總投資約80億元的臺灣樂氏同仁藥業集團已落戶商城。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天下張氏宗親 尊宗敬租創偉業 不負盛世譜華章——張氏文化院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大別山張氏文化院”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張氏家族事業永遠在路上。我們誠摯邀請世張總會、全國各級各地宗親組織及各位宗親,蒞臨商城縣“大別山張氏文化院”觀光、指導!

願我們攜手共進,共鑄張氏家族新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