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越抗美老兵記憶之十三:五十年後重返戰地吉婆島

作者/王忠民

援越抗美老兵記憶之十三:五十年後重返戰地吉婆島

戰友文光富和官昌義相見

戰 友 啊 戰 友

----湖北當陽與老戰友相見有感

當年英俊瀟灑,

如今兩鬢白髮,

見面不敢相認,我那----

並肩戰鬥過的戰友,

同生死共患難的戰友,

被戰爭洗禮過的戰友,

經歲月揉搓過的戰友,

曾思念五十多年的戰友,

眼前的耄耋老者,

這真的是你嗎?

經時間長河的浸蝕,

我們都已經老啦,

再也不見當年的颯爽英姿,

不見當年的容顏,

不見當年充滿激情,且

溢滿青春色彩的風華。

只見戰友的臉上,

橫是戰爭留下的印記,

豎是歲月刻下的傷疤,

還有那剪不斷理還亂

由滄桑記憶釀成的痕跡,

更是溝壑縱橫、疙疙瘩瘩。

我們相擁而視,

不由得兩眼閃著淚花,

戰友啊戰友,親愛的戰友,

眼前老者,這果真是你嗎!

感謝日子的寬容,

生活有情地將我們留下,

眼下尚衣食無憂,且有

兒女繞膝噓寒問暖,

每人都有一個幸福的家。

祝願您,我的戰友,

世間的冷暖莫視,

當年的榮耀莫誇,

金錢地位皆為過眼煙雲,

平安健康是福,這

才是永恆的佳話。

珍惜生命,珍惜生活,

珍惜日子的分分秒秒,

希望戰友下次相聚,

大家一個都不能落下!

若再有第二次援越抗美,

我們還一起出發!

去年10月中旬的一天,我正在家中休息,單位的同志領3位老人敲門進來,說是老戰友來找我。我既驚喜又熱情地迎上去,親切地拉住他們的手。可是當他們叫我辨認時,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就是認不出來。當他們報出姓名來,我們才親切地上前擁抱,並不時地叫著對方的名字,不由地唏噓不已,感慨萬千!

分別五十多年了,我們都變老了,人生的磨礪讓我們個個全是白髮蒼蒼,歲月的刻刀在我們臉上留下了溝溝壑壑,哪裡還會找到當年英姿煥發一絲一毫的影子呢!大家共同嘆息著說:“變化太大了,太大了呀”,就是迎面相見,如不介紹,誰也不會認出誰來!

其實這三位戰友,在部隊都是我最熟悉、最好的戰友:郭治玉喊我“老師”幾次了,我才記得他從一入伍開始,就跟我學習過操作計算尺和測距圖板。張友斌、官昌義我們是同班的戰友,在部隊一起摸爬滾打幾年。如此親密的戰友相見不相識,真是太稀奇太遺憾了!但一切似乎又是那樣合情合理,因為分別得太久了,工作和生計讓我們人各一方,時間的鴻溝,又讓我們都變得見忘了。

初次見面,免不了互問復員後在幹啥,經過交談,才知道宜昌的兩個戰友,郭治玉安排到公安部門,幹了一輩子偵探,偵破了許多大案要案,後來走上了領導崗位;官昌義先到銀行工作,後來到黨校當了總務主任,成了“紅管家”;同鄉張友斌,到了一個國家的原子鈾礦,為國防建設貢獻了一輩子力量;我呢,因為愛寫點東西,在部隊曾辦過油印的戰地報紙,後來就到一家報社,幹了一生的編輯記者。

郭治玉和官昌義講起他倆這次來,是奉戰友郭漢普之命,一定要到河南找到我的,就又讓我想起在部隊時,我的“一對紅”郭漢普來。他們說郭漢普兢兢業業在部隊幹了十幾年,後來又轉業到葛洲壩集團一公司當老總十幾年,先後參與長江葛洲壩、三峽大壩、清江隔河巖等國家大型水電工程建設的施工和指揮,曾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榮記特等功,並被評為湖北省先進軍隊轉業幹部。我聽後為有這樣的戰友感到高興!

援越抗美老兵記憶之十三:五十年後重返戰地吉婆島

老戰友們在宜昌三峽大壩留影

午間,我拿出存放了近20年的好酒,給戰友們接風,怎奈戰友們個個都是年老多病,不勝酒力,一瓶酒沒喝下一半。席間,我們也問起連隊其他戰友的情況,知道當時的副連長王明河、一排長晉滿倉、五班長李佔文等幾個山西戰友有聯繫。宜昌的幾個戰友經常來往,其他戰友就不知道消息了。

這時,大家幾乎是同時產生一個念頭——找戰友,找我們一個戰壕裡摸爬滾打的戰友!我們連在援越抗美前線,捨生忘死戰鬥情景和戰友的情誼,即刻一幕幕出現在眼前,更增添了大家對戰友們的思念。於是,大家想到了威力強大的互聯網,就議論著想通過網絡,尋找失散多年的戰友,毫無疑問,寫文字的事情就落在了我的肩上。

戰友們走後,我開始琢磨寫稿子找戰友的事,計劃以連載的形式,回憶連隊生活,於是就寫下“援越抗美老兵記之一:北京西山的緊急集合號聲”,並在文稿後面,註明要尋找戰友的文字。文稿通過微信發出去了,我也沒料到一篇稿子影響會這麼大,不少網友留言,除了給文章給予了很好的評價外,同時也有不少網友,幫助我們尋找戰友,很快找到了四五個戰友。

這讓我喜出望外,接著發了第二篇“援越抗美老兵記憶”,引起了更多人的關注,不少微友對我們的老兵記憶,給予了較高的評價。一微友在留言中說:“仔細閱讀了作者保定空軍大院的戰前回憶,令人血脈賁張,感慨萬千,甚受教育。作者的經歷雖未曾體驗過,但從字裡行間感受到戰士的報國為民、血染沙場的家國情懷。弘揚了人民軍隊為人民,為國家甘灑熱血築長城,壯士一去不復還的壯烈激情。謳歌了服從祖國召喚打起揹包就出發的高尚精神和對祖國的忠誠,令人肅然起敬,熱血沸騰。僅向他們致以敬意和祝願,並祝願他們晚年快樂,安康長壽,幸福滿滿。”

之後我又發了“援越抗美老兵記憶”之三、之四……關注我們尋找老戰友的人更多了。讓我最感動的是,不少素不相識的人,也參與到幫我們尋找老戰友的行列。有一個在北京打工的老鄉叫惠運根,當他看到我在文稿中說要找老班長糜無為時,就從朋友那裡打聽到我的電話,直接打電話跟我說,要幫助我找在北京的老班長,並稱:“看了你的文章很感動,當時你們在前線不顧生死為國家為人民作戰,我今天能幫你們做些事情是應該的!”

於是,素不相識的惠運根老鄉,在北京開始了幫助我尋找老班長糜無為。但由於我提供的單位有誤,他去了幾趟都沒有找到。後來我又重新核實了單位和地址,並給他發了個手機截屏圖,老班長工作的北京青年印刷廠終於找到了,可是這個工廠,現在已經被拆遷掉了。

惠運根老鄉並不灰心,他就每天去拆遷的廠子周圍找人問,終於在附近的街心公園裡,問到了一群打太極拳的老人,其中有個人認識老班長,並給他領到老班長住的樓前。他敲開糜無為家的門,當下撥通我的電話,讓我和老班長通話,瞬間我和老班長都激動得熱淚盈眶。

為了便於聯繫,女兒幫助我建了一個“援越抗美三炮連戰友群”,我們像有了一個活動園地,戰友們在群裡交流更方便了。通過戰友群,把找戰友的線索和範圍逐步擴大,先後又找到許多戰友。後來,我們戰友群的影響逐漸擴大,許多晚我們幾年入伍、根本就不認識的戰友,也加入到群裡,一起尋找當時在越南戰鬥過的戰友,據我們的《三炮連戰友通訊錄》統計,我們現在共找到同連的戰友48位。

戰友們找到以後,大家都非常激動和興奮,但思念之情更重了。分別五十多年,想起在部隊一起戰鬥的情景,讓許多戰友同時產生想見上一面的心情。於是就有戰友提出,要到當年戰鬥過的越南吉婆島故地重遊,尋找當年的故事和記憶。沒想到戰友們一拍即合,立即響應,一個戰友聚會、然後重返戰地吉婆島的方案呼之欲出,於是戰友們便開始到公安部門辦護照,準備到越南重訪戰地。

2018年4月4日,我和張友斌、張玉新3個河南新蔡籍的戰友,從駐馬店出發,乘高鐵趕到宣昌,先與宜昌的郭漢普、郭治玉、官昌義會面,山西的高吉星夫婦也已經到了,家住太原的五班長李佔文,也攜兒子、媳婦驅車抵達。李佔文退伍後,在一家電信公司工作,由於他喜愛收藏,退休後成了太原一家知名收藏店的老闆。

第二天,宜昌的幾個戰友,領我們到郭漢普當年參加建設的三峽大壩參觀,宏偉的工程讓我們讚不絕口,更對戰友郭漢普作為公司的老總,親自參加國家重點工程建設感到驕傲!

援越抗美老兵記憶之十三:五十年後重返戰地吉婆島

在宜昌看望坐在輪椅上的李治才戰友

下午,聽說戰友李治才有病,一條腿被截肢行動不便,我們幾戰友,又一起趕到李治才家看望他,邀請他參加晚上的聚會,讓李治才和夫人十分感動!李治才說行動不便不去了吧,大家都說:“戰友們聚會一個都不能少”,幾個戰友硬是將李治才連人帶輪椅分別抬進了車。晚宴間,戰友們舉杯推盞,互敘友情。我們在宜昌的活動,也受到一些媒體的關注,《三峽晚報》及時報道了我們老戰友五十多年後相聚的消息。

4月6日,我們幾位戰友趕到當陽市,計劃與當陽的戰友相會。當我們趕到相約的賓館前時,當陽的十幾位老戰友們,早已經在那裡等候。可是我們這分別五十多年的外地戰友,相見後竟然沒有一個能互相認識的。當年那些曾英姿颯爽、風華正茂的熱血青年,如今已都是兩鬢斑白、年過七旬的耄耋老人了。相見之後,老戰友們個個激動萬分,或親切擁抱驚喜而泣,或相對而視不敢相認,或雙手緊握敘說當年,或寒喧不止互問冷暖,相見場面十分親切感人。

援越抗美老兵記憶之十三:五十年後重返戰地吉婆島

戰友張友斌(右一)金天本(右二)王育德(左一)相見

中午時分,我們戰友的聚會盛宴開始,連同家屬子女四十多人歡聚一堂。劉漢傑代表作東的當陽戰友致歡迎詞,不時贏得陣陣掌聲!接著是郭漢普戰友,代表尋找老戰友的發起人講話,直講得戰友們熱血沸騰!隨即他又朗讀了自己的詩作,抒發胸中的情懷:

難忘五十三年前,

友誼關外起狼煙。

熱血兒男氣若虹,

援越抗美銘誓言。

海島風狂身挺撥,

熱帶雨林意志堅。

敵機轟炸有淡定,

蟲蛇叮咬若等閒。

捨生忘死英雄出,

赴湯蹈火勇士現。

我輩今生仍無悔,

國旗軍旗留史篇。

休笑人老說夢語,

虎暮仍將山林戀。

但聽軍號噠噠喚,

定當戎裝返前線。

戰友高吉星也在宴會上朗讀了他寫的一首詩,表達自己見到老戰友後的激動心情。輪到我發言時,我首先對老戰友們相聚表示祝賀,再對宜昌、當陽戰友的盛情款待表示感謝,受郭漢普、高吉星兩戰友情緒的感染,也隨即朗讀了一首我見到老戰友後,在手機屏上即興寫下詩《戰友啊戰友》(見本文首頁)。

援越抗美老兵記憶之十三:五十年後重返戰地吉婆島

老戰友及親屬們在當陽留影

在當陽與同班戰友文光富、楊新龍的相見,也讓我十分高興。文光富退伍後,被分配到國家航天工業部所屬的一個機密倉庫工作,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奉獻一輩子青春,最後走上了領導崗位。楊新龍在“文革”中曾被錯打成“反革命”,最後在部隊和戰友的關懷下,才終得平反昭雪。我為文光富的進步感到驕傲,同時也為楊新龍洗清冤屈感到安慰。我們拉著手在一起談了許久,千言萬語激情難按,真沒想到當年代表“五個偉大”出國參戰的功臣,後來在卻“運動”中遇到這樣的遭遇!

在當陽的活動結束後,4月7日,我們乘火車向越南進發。由於一些戰友的健康原因,能到越南去的只有十幾個戰友,連同戰友們的夫人及子女,我們尋找當年戰地的隊伍,也有二十多人,亦可謂是浩浩蕩蕩。但就是老弱病殘居多,這令我們的隊長郭治玉十分擔心,為了保證老戰友們的出行安全,一路上他可真是煞費苦心。

我們這次的行動,是交給旅行社打理,我們提出的條件是,在其他地方怎麼安排就行,但到了吉婆島後,一定儘可能的留出時間,讓我們到原來的駐地多停留一下。遊覽下龍灣的當天,一大早我們就吃過飯出發了,我們心想今天到吉婆島可不會誤事了。可沒有想到,導遊把我們帶到一個賣橡膠枕頭和橡膠床墊的地方,叫我們買東西,想走也走不了,工作人員囚禁般不叫出門,一下子折騰了快兩個小時。誰會料到,當年曾為保衛下龍灣戰鬥的老兵,五十三年後會又在下龍灣受到這樣的禮遇!

當我們乘船向下龍灣出發時,已經將近十點。下龍灣風景很美,但我和戰友們心還是在吉婆島上,游完下龍灣已經是下午近兩點多了。但導遊說等渡船還要再等一個多小時,這樣,到吉婆島可能就是下午5點多鐘了,能不能看到我們的駐地說不定就懸了,大家都著急起來。當地導遊說,要想快可改乘快艇,但要加錢,我們每人加了40元錢,導遊把我們領到一個根本不是碼頭的地方,偷渡般地坐上了兩個快艇,向吉婆島方向駛去。

在吉婆島住下以後,戰友們尋找當年的駐地心切,怕天黑了什麼事也辦不成,就跟導遊商量往駐地趕,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尋找,才終於找到了第一個駐地,但也不是原來的面貌了。大家就地尋找當年的記憶,講述我們當年在炮陣地上遭遇敵機襲擊的情景,並找到衛生隊的位置,因為有戰友當時在那裡住過院。戰友們還找到了當年看演出的地方,回憶“三總部”慰問團給我們演出的情景。

援越抗美老兵記憶之十三:五十年後重返戰地吉婆島

援越抗美第二支隊七大隊十二分隊部分戰友重返吉婆島駐地時的情景,(左起嶽紀文、郭漢普、王忠民、王育德及女兒王芳、李佔文、官昌義、郭治玉、高吉星),背景為猴兒崖

看完第一個駐地後,因天色將晚,我們又急怱怱地向第二個駐地趕去,老遠就看見了大家都熟悉的“猴兒崖”,那狀如刀削的峭壁下,曾藏著我們許多美好的記憶。我們找到了當年拍照片的地方,在哪裡合影留念。我甚至專門帶了一隻標準鏡頭,為的是能拍到與老照片相同背景的照片。

天色晚了下來,在導遊的催促下,我們才戀戀不捨地離開了那裡,向前走不多遠,就到了當時我們團部的所在地。車沒有停,我和郭漢普戰友,講起當年在那裡油印戰地報紙《先鋒報》的事情,依依不捨地目送曾經熟悉而又漸漸遠去的那片山林。

夜晚,我們在吉婆碼頭上尋覓當年的記憶,也欣賞那裡的夜色。夕日那條充滿魚腥味的鋪石小街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寬闊的街道和鱗次櫛比的樓房;我們團工程兵當年幫助修建的碼頭,如今幾乎找不到一點影子,岸邊聳立的象徵現代意義的大屏幕,還有海中一組組五彩紛呈的燈光造型似乎在告訴我,你想象中的一切都已經成為過去。驀然回首,綽綽山影掩映下的五彩斑斕燈火,已在大海中構成一幅迷人的圖畫!

援越抗美老兵記憶之十三:五十年後重返戰地吉婆島

越南群眾在碼頭上向我們描述中國軍隊當年打美國飛機的情景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又去碼頭上尋覓,哪那怕是再能找到一丁點記憶呢?沒想到真的有所收穫。當地的越南群眾告訴我們,在碼頭旁邊的山頭上,還有我們當時打美國飛機的炮陣地,如今已成了一個旅遊景點,只可惜我們沒有時間去看了。郭漢普戰友,拿著當時越南兒童乃提羅在碼頭送給他照片,到處打聽乃提羅的名字,可沒有一個人知道乃提羅是誰。在導遊再三催促下,我們離開了碼頭,離開了曾經戰鬥過的吉婆島,心中溢滿了無盡的惆悵和遺憾……

援越抗美老兵記憶之十三:五十年後重返戰地吉婆島

老戰友們在友誼關前講述當年的故事

2018年4月12日,我們又經友誼關回國,這是戰友們三跨友誼關了。不過前兩次經過這裡時,是代表“五個偉大”青春煥發、英姿颯爽、鬥志昂揚的全副武裝士兵;而今又過友誼關,卻是普通的公民百姓,且都變成滿頭白髮、老態龍鍾、行動遲緩、步履蹣跚的老者了。儘管如此,追憶起當年的歲月,大家還是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在友誼關前時而駐足尋覓、侃侃而談,時而又東張西望、指指點點,同時戰友們還友情相邀,合影留念。此刻,大家似乎又聽到了當年的戰歌,找了當年的故事,尋到了往日的戰車印痕,發現了當時的留影地點……戰友們一步三回首地走過友誼關城樓,似乎又現當年經過這裡時的畫面,耳邊像又聽到歡迎的鑼鼓,還有那溢滿激情的呼喊:“熱烈歡迎援越抗美壯士凱旋”……

致讀者:

尊敬的朋友,我們的“援越抗美老兵記憶”,今日發完了之十三最後一期,就要跟您說再見了。我們這些當年的參戰士兵,首先感謝您一直對老兵記憶的關注及點贊,特別感謝那些直接與我們聯繫,並幫助我們尋找戰友的熱心朋友。真誠感謝鳳凰天中微信號、豫青網駐馬店頻道和鳳凰生活網駐馬店運營中心負責人的大力支持和編輯的精心編髮;我們的戰地故事雖暫告一段落,但仍需要您的繼續關注和傳播,以讓我們找到更多當年的戰友,作者在此向您再一次道謝了!

作者於 2018年7月12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