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縣集市溯源】仇集(師寨鎮)

豐縣集市溯源】仇集(師寨鎮)

仇集

□張耀宗

仇集位於師寨鎮駐地(閔陳莊)西8裡處,靠近復新河東堤。

成集於清康熙年間,由仇家十四世祖仇徵為集主,至今已有300餘年的歷史。

此集原為天天逢集,後改為隔日集。農曆每月逢九為騾馬會。

解放前的最後一個集主叫仇心鐸。

當時,集市不大,有三家雜貨店、染坊一家、客店一家,集市上絕大多數系臨時攤販。

解放後,供銷社在此建立了門市部和收購點。又相繼辦起了四五家雜貨店。

同時,政府還將周圍個人行醫者組織起來,建立了一個聯合診所,從此市場才漸漸活躍起來。但終因地處偏僻,市場不夠興旺。

1956年下半年,政府將仇集集取消,合併到閔陳莊而告終。

仇集雖不大,可有段爭集的小故事:

1940年,仇集村西頭有個仇慎懷,家裡很窮,後參加“三番子”(幫會組織)。他知道成集有利可圖,於是通過漢奸政權部門的批准,便自發的在仇集西頭又成個新集。

本來集市不大,每月30個集就足夠了,這樣一鬧,等於一月60個集。所以,集市生意非常冷淡。仇慎懷看著油水不大,利用“三番子”(幫會組織)的關係,跑到常店,找到漢奸司令侯本升(當時的司令部在常店)。侯為了支持仇慎懷,決定前去抓集。抓集就是搶集。漢奸抓集是常事,有人相請,則更積極。

他親自騎著高頭大馬,帶領一連人,氣勢洶洶地直奔仇集的東集。一到集上,就高聲下令搶東西,主子一下令,嘍囉搶地歡。

不一會,雞飛狗跳有哭有笑。老集(東集)經這一折騰,深受打擊,日漸衰敗。

到1946年北撤後,黃體潤掌權時,仇集原集主仇心鐸等上告一狀,國民黨豐縣縣政府受理後調查批准,仇集集統歸東集,西集不復存在。

該集延續到解放後的1956年被撤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