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考答題卡調包」疑雲,談談如何提高我國高考的公信力

近日,河南4名高考考生家長實名舉報稱,自己的孩子高考答題卡被掉包,導致考生高考成績與平時成績和預估成績相差巨大。河南省招生辦公室8月7日回應稱,已按規定程序進行了反覆核實,確認答題卡系考生本人所答,成績準確無誤。河南省招辦正在配合省有關部門依法依規進行調查,待調查結果出來後,將按上級要求向社會公佈。

從“高考答題卡調包”疑雲,談談如何提高我國高考的公信力

對於這起“答題卡調包”事件,輿論有不同的聲音,有人相信河南省招辦的回應,認為質疑調包的學生,是在說謊,也有人呼籲進行公開透明的調查,徹查真相,給公眾一個交代。當前,我們只有靜候調查結果,而圍繞調包爭議,有必要分析我國高考的公信力問題。

近年來,在高考成績公佈後,懷疑成績被調包的,不在個別,每次調包質疑,都引起輿論關注,而在高考試卷採用條形碼,實行更嚴格的安全管理之後,還沒有一起被考生質疑的試題調包被查證屬實,全都是學生自己考得差,而謊稱本人的試卷不是本人的。

但即便如此,仍有人懷疑這背後有交易,因為擔心調包被查證屬實,會嚴重影響高考的公信力,因此有關部門不可能承認調包,而和當事學生達成默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存在這種“陰謀論”想法,並不奇怪,在全世界任何國家都會有“陰謀論”者,他們不相信調查結果。而拋開這些“陰謀論”看法,試卷被調包的質疑,不斷出現,這確實是對高考公信力的考驗。提高考試公信力,我國需要改革考試和錄取制度。

從“高考答題卡調包”疑雲,談談如何提高我國高考的公信力

由於我國大學是用一次高考成績,進行集中錄取,因此,這一次考試成績對學生來說至關重要,只要能在這次考試中考出高分,就能被錄取到好的大學,所以,在努力學習考出高分的“正道”之外,圍繞高考也出現了各種歪門邪道,高考加分造假,高科技集體作弊、在校大學生替考等等。對於這些歪門邪道,我國通過取消高考加分,將高考作弊入刑等方式,加以治理,但是,鑑於一次考試作弊的收益實在太大,高考的安全管理始終面臨道高一丈魔高一尺的問題,並且人們相信,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會有人鋌而走險。這就是各種分析指出答題卡調包難度大、風險大,可是,還是有人相信有這種可能的根本原因,與之對應,也有人會認為,質疑答題卡被調包者是通過這種方式,來渾水摸魚獲得高分。

怎麼解決這一問題?如果就採取以一次考試成績進行招生錄取的考試、錄取方式,這一問題,將始終會存在,而且,由於利益訴求複雜化,會有更多類似的問題出現。提高考試公信力,必須進行考試、錄取改革。

從“高考答題卡調包”疑雲,談談如何提高我國高考的公信力

首先,我國高考考試和錄取,應該從一次集中考試、一次集中錄取,走向多次考試、多次錄取,我國在新高考改革中,已經增加了考試次數,比如外語科目考兩次,這體現了多次改革的方向,如果能實現所有高考科目多次考,那麼,也就不會發生試卷(答題卡)被調包的問題,這次考得不好,還有下次考。新高考改革的問題是,只有部分科目多次考,另外,多次考試與國外的多次考試、多次錄取不同,我國是多次考試,服務於一次集中錄取,這使多次考試的積極價值沒有充分體現出來。進一步推進新高考改革,要努力實現多次考試、多次錄取機會,每次考試成績都可以獨立作為申請大學入學的依據。

其次,高校錄取學生,不能只採取統一考試這一單一標準,而應該建立多元評價標準。只有統一考試這一單一標準,很難對學生進行過程性評價,難以關注統一考試之外學生的其他表現。在引入多元評價之後,一名偶然在統一考試中考得不錯的學生,由於平時學業成績表現差,完全可能不被大學錄取,這會讓評價更全面、真實反映學生的實際情況。美國名校的錄取大多有10多項評價指標,在多元評價指標中,統一考試分數只是其中一個指標,因此,在統一考試中,鮮有學生作弊。

更重要的是,有必要改革考試機制。我國高考是由教育考試部門主導負責,由行政賦予考試的權威,不像雅思、TOEFL這類考試,是由社會專業機構組織,大學自主認可、學生自主選擇參加,在市場競爭形成自己的公信力和權威地位。在考試的安全和質量問題上,雅思、TOEFL這樣的考試,一旦出現安全和質量問題,就可能導致大學不認可,學生也就不選擇,隨之考試就可能被淘汰,所以考試機構高度重視考試評價的安全和質量。去年,雅思和TOEFL還曾取消我國內地考生的成績,只是因為發現有考生套題參加考試,而套題在我國內地的考試中,是很普遍的,之所以雅思和TOEFL將其視為作弊,是因為這會影響評價的真實性,而如果評價不真實,也就失去公信力,難以生存。我國於2010年頒佈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指出,要探索建立政府宏觀管理,專業機構組織實施,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學生多次選擇,逐步形成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制度。我國高考改革應該努力實踐這一改革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