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人和美國軍人持手槍的方式有何不同?

1.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由於一直受到“一發子彈消滅一個敵人”的思想的指導,我軍一直非常重視精度射擊,這導致我國軍警在長期以來採用的都是如下的單懸臂射擊姿勢:

中國軍人和美國軍人持手槍的方式有何不同?


這種射擊姿勢,由於其單手持槍,弱手擾動較少所以精度高,但是反應速度慢、瞄準速度慢、射擊速度慢,完全不符合手槍實戰射擊的要求。

換句話說,這種持槍姿勢,適合在精度射擊比賽場上,咪上一隻眼睛,慢慢瞄準,慢慢開槍,而不適合在實戰中使用。

當然,我更想說的是,在實戰中採用這種射擊姿勢,面對經過同樣訓練卻採用韋佛式或等腰式的對手,就是找死。

中國軍人和美國軍人持手槍的方式有何不同?


2.隨著近些年慢慢走出國門,我國軍警也越來越多的採用這種射擊姿勢:

圖中可見,持握方式由傳統的單手射擊方式變成了雙手對稱式持握,但弱手仍然放在強手的下方,只起到支撐、承重的作用;習慣性地閉上了一隻眼睛瞄準,視野明顯不足;身體後仰,手肘彎曲,根本起不到抵抗後坐力的效果。

這樣,雖然在反應速度上有所改善,但控制後座、射擊速度、瞄準速度上,仍然存在較大的不足。或者說,在近距離作戰中,這種射擊姿勢仍然是找死。

中國軍人和美國軍人持手槍的方式有何不同?


3.至於美軍,我們常見有韋佛式和等腰式兩種射擊姿勢,從公開的視頻和照片看來,美軍似乎更青睞韋佛式。

上圖中就是改良韋佛式,左右腳基本平行,左腳稍微靠前;強手持槍,手肘、手腕鎖死,用骨骼和體重來抵抗後坐力;弱手握住強手,大拇指不要交叉;強手向前推,弱手向後拉,以抵抗槍口上翹。

說白了,就是右胳膊用上勁兒,左手跟右手稍微較點勁兒。這個較勁兒的力量大小的判斷方法是,用盡全力直至肌肉微微發抖,然後略微放鬆,不再發抖,這時候的力量就是最合適的。經過長期的訓練,出槍後力量就正好合適。

韋佛式的好處是:正面投影比較小(側身);左手胳膊會擋著心臟,能多挨一發子彈;胳膊鎖定,抵抗後坐力效果好;易於掌握;雙眼瞄準視野大、速度快;轉移目標速度快。

這是流言終結者做過的一期節目,比較許多不同的射擊姿勢,其他的神馬黑幫式、雙槍式都沒啥看頭(實戰中用這些射擊姿勢就是找死,腰間射擊在特殊情況下除外),但也可以看出韋佛式的射擊精度比單手射擊要高。

最後附上一個天津武警指揮學院對韋佛式射擊姿勢的一個測試,這個測試是在1987年做的,結果對比極為懸殊,但我真的沒有辦法理解為什麼這麼明顯的差別,卻沒有促使我軍全軍儘快採用雙手持槍射擊姿勢,將2B一樣單懸臂式射擊姿勢繼續沿用了幾十年。

在我看來,這種不費力氣、不費錢財,卻能明顯提高效果的改良,意識到了卻沒有進行改正,就是草菅人命。而且,這些人命都是投入大量錢財經過了精心訓練的軍人和警察。我實在很難想象,這麼多年,我們有多少軍人和警察(尤其是警察,絕對是重災區)由於這個傻逼一樣的單懸臂式射擊姿勢而犧牲。

1987年6月,美國警方射擊專家羅伯特來到中國人民警官大學講學,將韋佛式手槍射擊姿勢介紹到中國。當年12月,天津武警指揮學院組織學員對這種射擊姿勢和傳統的單懸臂射擊姿勢進行了對比測試,測試結果為:

一、初學者一練習,兩組各30人,無風晴好天氣

單懸臂射擊姿勢:優秀0人,良好5人,及格13人,不及格12人

韋佛式射擊姿勢:優秀7人,良好11人,及格8人,不及格3人

二、一練習基礎,二練習50米,兩組各30人,微風晴好天氣

單懸臂射擊姿勢:優秀8人,良好9人,及格7人,不及格6人

韋佛式射擊姿勢:優秀19人,良好8人,及格3人,不及格0人

三、對抗性射擊,運動100米後短停50米射擊,兩組各10人,微風晴好天氣

單懸臂射擊姿勢:優秀1人,良好4人,及格4人,不及格1人

韋佛式射擊姿勢:優秀5人,良好4人,及格1人,不及格0人

四、惡劣天氣25米射擊,兩組各10人,陰天,6-7級大風

單懸臂射擊姿勢:優秀0人,良好4人,及格4人,不及格2人

韋佛式射擊姿勢:優秀3人,良好3人,及格4人,不及格0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