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蒲城,在橋陵,無意中發現了一塊奇石

豐山異石

回蒲城,在橋陵,無意中發現了一塊奇石

渭北平原的北部有一座山,山名曰豐山。山形若鳳凰,秀麗雄拔,山上老樹碧草,接連天際。 此山不尋常,像一塊磁石,把日月天地的精華都吸引來了,這山就必有異於其他的地方。這不,締造了開元盛世又使盛世迅速敗落的君主李隆基的親生父親李旦就安葬在這裡。

丙戊年初,一個暮色蒼茫的時分,我又一次來到了豐山。雖說早春的天氣,將暖還寒,但是畢竟是春天了。豐山的山坳裡儲滿了溫暖的陽光,岩石的隙縫裡升騰起淡淡的山嵐,山間的樹枝和野草的根部,已經爆出了新綠的嫩芽。

豐山的美還在於其內蘊,按道理,這裡的山屬於石灰岩石,不可能有類似太湖石一樣秀麗的觀賞石。可是,在豐山確實有這樣的異石。這不,在一棵蒼勁的翠柏下面,竟然橫臥著一塊美麗的石頭,石頭旁邊的灌木叢上,有一個好像蓮子房大小的蜂窩。山上的牧羊人笑著說,這石頭是塊寶貝呢,你看,這石頭佔了豐山的風脈呵!哦,是啊,蜂能結巢的石頭,肯定就是祥瑞之石了。我是和這塊美麗的石頭有緣分的,有緣分的石頭也就在冥冥中等待到了和它有緣的人。

此石頭端的奇異:遠遠望去,好似一幅宋代的山水畫,石色呈淡綠色,氣勢峻拔,山勢突兀,絕壁千仞,天梯逶迤,最絕的還是在半山之中,一石凌空,狀若平臺,仰接流雲,下視深淵,假如將這石頭放了無限大,必是人間勝山了,孤峰生地,那石上原來生長的茵陳,彷彿了崖頭的老樹,一彎流水,沿著山崖曲折而下,苔痕斑駁,蟬鳴山靜。當年,蘇東坡在蘇州得到了罕見的珍品石頭,情不自禁地讚歎道:“但見玉峰橫太白,便從鳥道絕峨眉。秋風與作煙雲意,曉日令涵草木姿。”蘇東坡真不虧是一代文豪,他的《雙石》中的這幾句詩,也真恰當了這塊石頭呢。

此石的絕妙,不僅僅是這些,若是換了角度,再凝睛細看,宛如一個憨態可掬的黑熊側面而立。其實,熊的形象,是非常惹人喜愛的,秦嶺山深處的大熊貓,簡直就是“國寶”了,更不說遠古時代,有的部落以熊為圖騰,而在西方,就連天文圖象,也有熊的蹤影。現在,這幅熊形的石頭,也使人浮想聯翩,它笨拙而又聰明,貪吃而又勇敢,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嘯傲山林,是充滿大智慧的隱者啊!那橫空的石臺,此時卻變成了一輪圓月,捧在了熊的前胸,活煞是“黑熊捧月”了,光風霽月,坦蕩胸懷,造化真是善於構造天地的傑作,我得之,是我的大幸呵!

回蒲城,在橋陵,無意中發現了一塊奇石

還不由得想到,也許這塊異石曾經鑲嵌在橋陵壯麗恢弘的建築上面,親眼目睹了大唐開元天寶年間的盛世,看見了躊躇滿志的年輕的一代英明君主李隆基,意氣風發,威武凌厲,率領著他浩浩蕩蕩的官宦,在奔赴橋陵的途中,路過渭河北岸的鹽鹼滷陽湖,沒有甜水喝,晝夜間便挖掘出了流淌千年的“甜水井”。此時際,國力何其強盛!也許,安史之亂後的一天,大詩人杜甫,趕往彭衙白水投靠親友,回到奉先(今蒲城),拜謁橋陵時,就是坐在古柏下面的這塊石頭上,寫下了《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諸官》這不朽的詩篇。

此石的奇異,便全部在這裡了。

豐山這啊,就是一塊風水寶地了。不知道地理學家是怎麼解析豐山的奧秘的,而我,卻實在地在豐山有了不盡的收穫。欲感受大唐風韻,我以為有兩個地方的“氣揚”最強烈,一是長安的大雁塔,雄視天下,思接千載,閱世事變遷,知古今更迭,使人胸襟為之開闊;二是這豐山的橋陵,棋逢對手陵氤氳著浩然的盛唐氣象,中原和西域的文化在這裡交融一起,一掃萎靡頹廢而呈現出蓬勃向上的氣概。更何況,豐山風脈旺盛,密林碧草,有珍寶存焉。得到這塊異石後,我迫不及待地用手機向友人發一短信傳達心裡的激動,詩曰:

玲瓏異石蘊地脈,

山野棄世多少年;

曾見開元盛世日,

至今風韻也不凡!

柏 峰

回蒲城,在橋陵,無意中發現了一塊奇石

柏峰,陝西蒲城人。著有多種文學理論專著、散文集。曾獲全國及省級文學獎。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