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

一、公共場所,最好的公德教育學校

近日,上海迪士尼樂園狠狠的火了一把。

一個8歲小男孩觸碰了一位姑娘的敏感部位,同行的監護人不僅沒有向姑娘道歉,甚至還大打出手,口出惡言,極盡辱罵之詞。

那位身著迷你短裙的女子,拿著帽子狠狠地打那位受害姑娘的頭,嘴裡還罵著不乾不淨的話。那位白衣女子則一臉的冷漠和莫名的氣憤,叉著腰,理直氣壯的站在那裡,最後甚至也動起了手。

而那個小男孩則被一位身穿粉色上衣的女子緊緊的護在懷裡,看著眼前的一切,聽著眼前的一切。

不知道若干年以後,這個孩子會以什麼樣的心態去面對這件事,他會怎麼去評價這一群“護犢子”的“大人”。

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

如若他們成長為一個心智健全的人,能用批判的眼光回看這一切,那是他人生的一大幸事。如若真的像網友說的那樣“流氓,始於父母的教育”,他成了一個流氓,那是對他父母最好的懲罰。因為,是他的父母把他教育成流氓的,他們應當接受這一切的安排。

這讓我想到了一句話:公共場所是公德教育最好的學校。

我們現代人經濟條件好了,物質生活水平上去了,轉身投資精神世界。而已為人父為人母的我們,則把大量的精力都花在教育孩子上。

為了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條件,我們擠破頭,拼了命的去購買最好的學區房;為了給孩子最全面的教育,我們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為了給孩子最健全的心智,我們買各種各樣的育兒書。

但是,我們無論做多少事,都沒有在最能考量一個人人格的地方——公眾場所,給孩子最直接最健康最及時的教育最奏效。

視頻中的女子若能按常規出牌,先說一聲“對不起”,接著再解釋一下孩子不是故意的,我想結果至少不會這麼糟糕。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我們的骨子裡本是浸滿了仁愛與和善,但是後天的成長環境不一樣了,人與人之間的性情便出現的不同。

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

二、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連最基本的社會公德心都沒有,又談何成才?

最可悲的是,有些父母本來就是個不合格的父母。

湖南某遊樂園,所有的小朋友都在排隊點餐,一位母親卻帶著自己的兒子直接插隊。

而當一位9歲的小女孩告訴她要排隊時,這位母親不僅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反而直接將這個女孩踹倒在地,甚至惡言辱罵。

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

連雲港東海,一位母親因不遵守交通規則遭到交警處罰。

暴怒的她不僅不承認自己的錯,反而直接辱罵交警,車內15歲的女兒正在看著這眼前的一切。

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

我們總是在教育自己的孩子要懂事,要講文明,要有禮貌。但是,我們自己卻屢屢打臉,屢屢踐踏自己的言論。

《後漢書》有言:“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用行動來教育人,別人會跟著做;用空話來教育人,只能導致爭吵。

那些為人父為人母的大人們,請你們先把自己教育好了,再來教育你的孩子。

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

三、智慧的言傳,良好的身教

一位白人母親帶著自己的女兒乘坐出租車,司機是個黑人。

女兒問:“媽媽,為什麼司機先生的皮膚和我們不一樣?”

母親答:“上帝為了讓世界繽紛,創造不同顏色的人。”

到了目的地,黑人司機堅決不收錢。

司機感動的說:“小時候,我也曾問過母親同樣的問題,但是母親說我們是黑人,註定低人一等。如果換成你的回答,今天我可能是另外一個我……。”

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

充滿智慧的話不僅能維護別人的自尊,也許能成就一個人不一樣的人生;而當智慧的言傳和良好的身教有效結合時,一定會造就出不一樣的人才。

“中華千古第一完人”曾國藩在教育家中子侄上曾立下八字家規:“家中兄弟子侄,惟當記祖父之八個字:考、寶、早、掃、書、蔬、魚、豬。”

曾國藩認為,無論是盛世還是亂世,家境貧寒寒食富裕,只要能守得住祖父的八字,就不失為受人尊敬的上等人家。他告誡後輩要堅持讀書,勤於勞作,堅守勤儉、與鄰為善。

為了能讓曾氏子孫賢良,保持家族興旺,曾國藩不僅總結了祖父的治家方法,而且將其發揚光大。他一生把“考、寶、早、掃、書、蔬、魚、豬”奉為圭臬,自己也努力實踐,並且苦心教導曾家子弟,謹守家風。正因如此,曾家人才輩出。

一番良言也許能勸動一個人,激起他做事的願望。而一個良好的身教,則能直接帶領他行動起來,做一個有實際行動的人。

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教育,請您在教育孩子時,務必將智慧的言傳與良好的身教有機結合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