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美景之七藏沟(游记)

  忙碌的上半年一晃眼就过去,距离春节的俄尔则俄之行很快就半年了,而沉寂了这么久的我们早就开始坐不住,在三四月份就开始谋划着等六月份稍微没有那么忙了之后的出行计划,虽然说最终的结果是我们在六月份这一次确实是顺利得以出行,但是期间还是经历了好多次的变化,好多次的计划改变,一会儿因为什么事情必须得取消计划,一会儿又突然转机可以成行。不过庆幸的是最终还是走了这么一遭,当然真的很匆忙,在出发前一天才突然决定的。而此行的目的地就选在了本来是去年十一月份准备要去的地方—七藏沟。


说起七藏沟,可能很多稍微有些川西川西北户外经验的人都会有所耳闻,对,因为与她紧邻的是大名鼎鼎的九寨沟,她们之间甚至是可以有徒步路线互通的,只不过七藏沟穿九寨沟相对于传统七藏沟穿越线路会稍微长一些,也难走一些,而且穿越去到九寨沟还得要思考一下,怎么去逃避九寨沟的“巨额”门票的问题。这个季节过去,很明显也就是冲着高山杜鹃而去的。

老规矩,6月8号星期四下午五点半下班我们就在一哥公司楼下汇合了,大概六点钟的样子我们正式上了绕城高速,一路向北,打算尽量当晚赶到川主寺那边,那样的话就可以在第二天一早就能够从阿翁沟沟口开始徒步进山,最后我们在大概十一点多钟的样子到达了松潘县城,因为考虑到这边比较好找住宿,而且离徒步起点也不远,所以当晚就住在松潘了。

第二天七点钟起床,吃过早饭,因为不是特别赶,所以节奏也放得比较的慢,当然等我们到达沟口省道S301朝九寨沟方向距离川主寺大概几公里的昆仑好客加油站(徒步起点)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大概九点左右了,而这时有个不好的事情,而且这几乎也就确定了整个这次行程的基调,那就是天空开始下起了小雨,我们也换上了冲锋衣裤等相关的防雨装备,就这样开始了这一次的徒步。话说一开始就碰上下雨在我们的徒步经历里面这还是第一次。

根据我们之前的功课,以及我们的出行拍摄风格,我们确定了直达七星海子的计划,并打算在七星海子停留大概两天,然后再折返,因为七藏沟最漂亮最值得拍的也就是七星海子了,但是也就是根据我们之前的功课,有一点我们是不怎么确定的,那就是七星海子四面环山,从谷歌的卫星地图上面看这些环山都不是很高,有一两个地方也不是特别陡,估计都还能爬得上去,七星海子的四面环山就注定了没办法在海子边上去拍日落日出,因太阳升角的原因,等七星海子能被太阳照到的时候,仰角已经很大了,光线也非常硬,这样的光线不适合用来拍摄,而要拍摄到地平线的日出日落就只能寄希望于从某一处爬到环山的顶上,然后再看能不能拍到地平线日出日落,但是我们不能确定的就是爬上去之后,是否还有其他的山挡住机位,这就只能到现场再去搜寻了。

  除了拍摄计划的制定,还有就是徒步的行程计划,一般情况下,选择徒步穿越的驴友从昆仑好客加油站到达七星海子一共有22公里左右的路程,因为是山路,所以一般会选择分成两天来完成,其实如果是在平路上,一天徒步二十公里可以说是轻松加愉快,要知道在正常平路上低海拔地区非负重情况下,成年人行走的正常速度基本上可以达到5公里左右每小时,所以说二十公里真心不算远。但是山路再加上高海拔和重装下就完全不一样了,举个简单的例子,牛背山徒步,从鱼进沟出发到牛背山顶,其实一共只有11公里左右,但是海拔落差一千八百多米,相当于这11公里几乎都在往上爬,一般情况下这11公里需要用到8-9个小时的时间来完成;再说去年我们徒步九架海,从徒步地点到九架海垭口,也是大概差不多十五公里的路程,但是海拔高度差从四姑娘山镇木尔寨沟的不到三千的海拔一直到九架海垭口的四千七百多米,也是差不多接近两千米的海拔垂直提升,关键是最终垭口海拔是四千多接近五千的级别,难度又比三千级别的牛背提升了很大一个档次,一天完成的话对一般徒步者来说很难,对体能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而这一次的七藏沟的绝对路程相对于牛背或者是九架海更长一些,达到了22公里左右,但是海拔提升却只有1100左右,所以我们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一天完成。

前面提到,徒步一开始我们就遇到了下雨,然后在整个一天的行程当中雨水也是断断续续,山路变得特别的泥泞,途中也还要多次渡河或者是踩过浅滩,鞋子裤腿也是随着降水以及路况的变化而变得一会儿全是泥,一会又被溪水冲干净,一会儿又会晾干,但是不管什么状态都不能持续太久,这种复杂路况加上雨水最要命的还不是这一点,而是当路况不好,泥土较多的时候,要比好的路况浪费更多的体能,因为泥土是有粘性的,一方面你每走一步鞋子都会陷进泥土里面,你需要用更大的力气把脚抬起来,另外一方面你的鞋子在这种泥泞的路上走,上面会沾满泥,你的鞋子原来可能只有一斤,这时候可能变成两斤三斤甚至更多,你需要不断的去用力把鞋子上甚至是裤腿上的泥甩掉,当然最后走得比较远的路的话,你都会变得疲于应付这些情况,因为你的体能在这种应付当中会消耗得非常的快。

路途中用手机拍了一张双脚的照片,看得出来鞋子和裤腿上全是泥,不过要知道这张照片所拍出来的情形还远远不是行程当中最惨不忍睹的时候,仅仅给大家做一个参考:

川西美景之七藏沟(游记)

这让我想起了去年年初和朋友去爬光头山的情形,那个路况比这次还要复杂,复杂在什么地方呢,那次也是刚下完雨,很多地方非常泥泞,除此之外那一次是初春,还刚下完大雪,路虽然都是大路,但是路上供你选择的只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走刚才我所描述的稀泥路,在越来越重的鞋子和充满粘性的泥土里面去挣扎,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的:

川西美景之七藏沟(游记)

  另外你也可以选择不走泥路,路上还有很多地方不是泥土,是很深的雪,走雪有个好处就是你的鞋子不会脏,逐渐会被白雪洗得干干净净,洁癖癌患者估计会举双手双脚赞成去走雪路,但是很遗憾现实往往都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美好,雪很深,很多地方都没过膝盖,大多数地方至少到小腿,哪怕是高帮徒步鞋也会被淹没,你每走一步都会陷入雪里面,然后再拔出鞋子,继续走下一步,这时候如果来一个三维立体透视图解析你的步伐的话,你在雪里面走的动作姿势就变成了慢速高抬腿前行,而且还带有雪的阻力,想象一下,小时候上体育课如果体育老师让你高抬腿往前走,你能坚持多久,那么这种情况你的体能消耗会比泥地里面更快,当然如果这种路况你还没有戴上雪套,不管你脚上穿的是不是带Gore-tex的鞋子,深雪都会浸入你的鞋子里面去,那么对于你的双脚来说这时候就又演变成另外一种噩梦,那就是除开要忍受路况和体能上的折磨而外还要忍受被冰冷的雪水浸湿袜子的后果。

其实刚开始走的时候因为前面我们对于海拔的估量而并没有对本次的行程难度有太多的防备心理,但是我们却还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因为工作原因,在上半年的整个半年里我几乎没有怎么坚持锻炼,只偶尔可能一共也就两三次的去打了一下篮球,我自己都能感觉到自己的体能状态没有以前好了,而一哥比我的情况好不了太多,同样还是很久没有系统的进行锻炼了,另外一个比较致命的问题是,我和他最近几天都有不同程度的感冒,在这种情况我们还是毅然决然要出行,一方面对于工作狗来说出行机会难得,容不得犹豫,另外一方面我们可能对于自己的体能还是太自信了一些,所有的这些问题反映到徒步的过程当中就是,原本并不是很难走的路程,海拔上升也不是特别陡,整体海拔高度也远没有九架海那么高,但是这二十公里我们走的异常艰难,快到中午的时候我们就感觉自己体能下降得非常严重,有些走不动了的感觉,再每往前走一步似乎都是在自己做着激烈的斗争,但是既然横下一条心要在今天上到红星海子,软磨硬泡的前行,我们还是这样坚持着,整个二十公里的行程我们一共花了八个多小时,从上午九点钟一直走到下午五点多钟,但是当我们走到红星海子扎好营的时候,我躺倒在帐篷里面当天就再也没有起来过,这和上一次九架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上一次九架海说实话海拔高好几百米,整个行程也非常的虐,但是到了营地扎好营之后我居然还有力气去到海子的另外一侧去拍日落,拍金山,而且在寒冷的海子边等星星出来,一等就是两个小时,我做到了,而这一次我连出帐篷的力气都没有,在高原上体能的巨大消耗带来的结果往往都是高反,头痛得很,没有胃口吃饭,但是我还是坚持着吃了一份山之厨,我害怕本来就高反,如果不补充能量的话,可能会更没有体能,其实这个时候有一个问题,很多人在比较严重的高反的时候吃不下东西,哪怕吃了东西也会吐出来,但是我能感觉到自己还好,吃下去肯定还没有到吐出来的程度,所有的晚饭都是一哥帮我弄的,心想有个这样的搭档还是真心不错的,哈。

吃完饭我就尝试着睡下了,不过一会儿就听到一哥在外面叫:红云红云,日照金山了,我以为他骗我,没理他,但是我听到他在准备相机,于是我费劲儿的扒开帐篷看了看,还真是,但是我真的没有力气出去拍了,脑袋感觉胀胀的疼,其实一哥的状态比我好不了太多,他也没有力气在这种时候去找机位,在更好的机位上去拍,所以也就有了这么一张在帐篷边边上拍的不算作品的片子:

川西美景之七藏沟(游记)

  当太阳落山的时候最难得的就是日照金山加上红云同时出现,而这个时候没有风,安静的湖水下,如果去拍倒影那么一定可以拍出非常漂亮的作品,但是很可惜因为体能的问题,我们丧失了本次行程当中最漂亮最值得拍摄的机会,这个红云和日照金山头的持续时间大概也就五分钟左右,现在想来觉得,真是后悔当时没能出帐篷去拍,但是细想一下,当时的那种精神状态真的没办法做到,拍到美照是我们出行的唯一目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在自己能够办到的情况下而放弃。所以很是可惜.

还是同上次一样,我们事先在plant!上面看好了日出日落的时间以及银河中心出现的位置和时间,不过这次出行的时间上有点问题,属于农历的上旬,上半夜会是月夜,月夜的时候是没办法拍银河的,但是还好月亮会在凌晨三四点钟的时候落下去,那个时候银心也还在空中能够持续一定的时间,所以我们也就只能在凌晨三四点的时候起床来进行拍摄。

到了四点钟左右,我们准时起床,这时候经过七八个小时的休息我也已经基本上恢复了体能,恢复适应的能力看来通过这几年多次上高海拔的磨砺也逐渐的加强了不少,于是围绕着海子我们完成了下面几张作品。

首先是镜面银河,也是本次拍摄当中我个人最喜欢的一张:

川西美景之七藏沟(游记)

  然后是整个红星海子的全景,让人激动的是我们再次拍摄到了银河拱门,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这一张作品也是成功的通过了1X的审核,不过很遗憾,上面那张我特别喜欢的镜面银河却没能通过审核,有时候对感觉对于1X的审核标准也还是不怎么吃得透啊,不管怎样,都还得要继续努力才行,来个横屏看的~

川西美景之七藏沟(游记)

  还是由于体能没有能够完全恢复,我们拍下了银河之后就继续回帐篷休息了,期待第二天的好天气。

  第二天一大早六点多钟,从拍摄完成到再次到帐篷睡觉其实也才刚过去一个多小时,我就已经睡不着了,而且感觉体能恢复得差不多了,我穿好衣服,打算先去我们扎营的背后那个山头的山顶上去看看拍摄机位,也就是前面所说的那个疑问,那上面究竟能不能拍到地平线。起床之后简单的洗漱了一下,感觉胃口也开始恢复了,吃完一整个巧克力面包之后我什么都没带,甚至连手机都忘记带了(这个比较后悔,因为这导致我最终没能够拍下来上面的具体情况)就往山顶爬。大约爬了四五十分钟吧,看上去并不远,但是要真的往上爬的话就感觉爬完一个坡还有一个破,一直不停的循环循环,何况这还是我完全没有负重的情况,估计如果负重上去至少要一个小时以上吧。不过遗憾的是那个周围唯一能够爬得上去的山坡顶上的另一边还是被更高的山挡住的,不像去年的九架海冰川顶,只要爬上冰川顶就相当于上了一个几乎是360度的观景平台,那上面还是完全没有任何角度能够拍摄到地平线,甚至拍摄机位角度还赶不上下面的某些角度,本来说如果带个手机还能拍一拍上面的样子,谁知道我连手机都忘带了呢,我一个人在山坡垭口上坐了一会儿独自欣赏着这七星海子周围的群山,然后就开始往回走了,下山比较快,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而这时候看了一下天气,整个七星海子周围的群山都被厚厚的云层所遮蔽,而只有远离海子我们上来时候垭口的那个方向上还有一点点蓝天可以被看到,于是我们打算上午的时间在周围转转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机位,这里有一点值得提一下,原本以为我们六月初上来是应该可以拍摄到盛开的高山杜鹃的,但是没想到大部分的杜鹃都还只是花骨朵儿,只有很少一部分已经开了,所以以杜鹃花为前景的想法也化作了奢望。

围着七星海子找机位的过程当中,这时候没有什么风,湖面显得非常的安静,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于是就有了下面几张的黑白镜面作品,就像前面的镜面银河一样。

川西美景之七藏沟(游记)

以及一哥工作照一张:

川西美景之七藏沟(游记)

其实在海子周围,因为天气的影响,再加上季节的因素,我们也没能够找到更好的拍摄机位,而刚才提到我们发现垭口方向是晴天,所以紧接着我们去往垭口方向,想去拍拍来时的山谷。

这就是来时的方向,我们也是从图片上能够看到的最远的地方徒步过来,当然图片当中能够看到山谷里面最远的地方距离我们拍摄的垭口估计也就差不多是整个行程的五分之一的样子。

川西美景之七藏沟(游记)

  另外一张在垭口拍摄的以未开放的高山杜鹃为前景的片子,但是这张在后期合成了一个晚霞的效果,然后在前期拍摄的时候这种前景比较近的时候肯定也少不了要做一个景深合成,不然的话,再小的光圈也不能保证全片的景物都在景深内保持清晰可见,景深合成也是风光摄影前期技术当中所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川西美景之七藏沟(游记)

然后还是老规矩,来几张长焦人像抓拍,这就仅仅当做自娱自乐的臭美片子了。

川西美景之七藏沟(游记)

还有海子边合照一张,假装我们在纳木错:

川西美景之七藏沟(游记)

  最后一张要出镜的就是任劳任怨,跟随着我们爬雪山踏草甸的小伙伴,宝贝拍照器材,D800+1424,还有5DSR+1635,都是纯风光的配置,脚架其中一个是大捷信,还有马小路前段时间发布的一款超级便携架子,我们在未发布的时候搞宣传活动的机会就入手了,结果没想到收到之后马小路官方就宣布这个架子与品牌定位不符而停产的消息,也就是还没正式发布也就停产了,现在这个架子成了绝版,也许多年之后马小路如果能够成长为捷信一样的品牌,那这个架子的收藏价值不菲了吧。

川西美景之七藏沟(游记)

  很不幸,这天晚些时候天气就变得更差了,根本没办法拍照,过了中午又开始下雨,我们在垭口附近有信号的地方查了一下天气预报,接下来几天都会下雨,所以我们火速收拾了东西开始往回走,而这次的七藏沟之行就像我们当时临时决定要出发的时候一样,出发前一天决定,第二天就成行,而现在又因为天气原因匆匆的结束在风雨当中。

晚上大概六点多钟我们就从七星海子回到了昆仑好客加油站,上去用了八个多小时的徒步路程,我们回去只花了五个多小时,而且雨下得比上去的时候更大。归家的心给了我们力量,只能这样去解释了。

除开专门像这种出去拍照而外其实其他类型的徒步我也经历过很多次,但是似乎每一次所遇到的情况都会有一些不一样,所以说经验还真的是不断的实践当中去慢慢积累的,对于这一次而言,值得总结的经验不算少,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纠正了我以前的一个观点,以前我总会因为觉得为了拍照早上去拍摄点一天,那么就会多一次拍摄日出和日落的机会,将阿式登山的理念拿到我们户外风光摄影的节奏当中来,讲究快上快下,这样一来就会让行程变得非常匆忙甚至是疲于奔命,但是我们往往去的地方都是雪线以上的高海拔地区,那些地方对于体能的分配稍不注意就会造成高反,而当你高反之后,不管在你身边有多么美丽的风景,别说架起相机寻找机位去美美的拍上一顿了,可能跟这次我的经历一样,就连走出帐篷的勇气都已经被消耗殆尽,从而得不偿失,而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在可控的节奏范围之内游刃有余的去行进,从而也能够把能够把握住的拍摄机会一个不落的收入囊中。

当然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管多忙,一定要保持锻炼,其实不光是对于我们经常可能要去高原徒步拍摄而言,对于任何普通人而言都是这样,能够坚持锻炼带给自己的其实当你经历过你就会知道绝对不仅仅只是身体体能上的变化,更多的是一种心态一种意志力的锻炼,受益总会在点滴之间,去实践才能体会。

YZ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