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城市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上下同心 網格管理 責任到人

本報訊(記者 李志軍)8月6日,晉城市召開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分析研究面臨的嚴峻形勢和突出問題,對堅決打贏環保攻堅戰進行全市動員、全面部署,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背水一戰的勇氣、攻城拔寨的拼勁,咬緊牙關堅決打贏汙染防治這場大仗、硬仗、苦仗。

近年來,晉城市認真貫徹中央和我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重大決策部署和各項要求,一批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中央和省環保督察組交辦的674件問題全部辦結。中央環保督察反饋的15項整改任務,2017年年底應完成的10項任務已全部完成等待驗收,其中的3項中長期整改、2項長期堅持的任務,正按照序時進度推進。省環保督察反饋意見中提出的5個方面23項問題,已經細化為32項整改任務,制定了78條具體措施,全部達到整改序時進度。

特別是今年5月以來,全市圍繞環保謀劃了7件事情:一是5月24日,召開市委中心組擴大學習會,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邀請國家、省、市專家對全市環保作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二是5月29日,市政府召開動員會,對全市大氣環境問題整改攻堅行動進行了安排部署;三是6月1日,市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用一整天時間共商環保,集思廣益形成了重要共識;四是6月10日,市委、市政府對高平市、陵川縣及10個鄉鎮主要負責同志進行約談;五是6月11日,專門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院長賀克斌教授作了環保專題授課,為環保精準施策進一步明確了方向;六是6月12日,市委常委會議再次專題原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思想認識進一步深化;七是8月6日召開規模最大的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對堅決打贏環保攻堅戰進行全市動員、全面部署。

目前,儘管全市環境空氣質量已出現拐點,正在逐步好轉,特別是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和水環境質量改善均排名全省第一,但面臨的形勢和問題依然嚴峻突出。由於產業結構偏重、工業佈局圍城、二次汙染突出、氣象條件不利、地形條件特殊等客觀因素和政治站位、工作部署、落實力度等方面有差距,致使實際效果上有差距。

環保不好,全局不保。為了徹底扭轉這一被動局面,市委、市政府對環保攻堅戰作出決策部署:著眼長遠要打好打贏藍天保衛戰、碧水保衛戰、淨土保衛戰、人居環境治理攻堅戰等四大戰役。眼下必須聚焦五件大事。一是禁煤。要將禁煤區範圍擴大到109平方公里,嚴禁市區周邊20公里範圍內新建任何耗煤項目。要對禁煤區內燃煤嚴管嚴控,全面“清零”。二是供暖。堅持因地制宜、疏堵結合,加快推進冬季清潔供暖改造,確保實現市區建成區100%、縣城50%和農村地區30%以上的清潔能源改造任務。三是運輸。要統籌“車、油、路”綜合治理,出臺運輸標準,加快實行車輛提標改造、密閉運輸,要加大入境車輛管控,嚴防過境汙染。四是錯峰。要摸清規律、找準源頭,精準環保、“一企一策”,差別化錯峰生產。要關停一批汙染企業,倒逼企業進園區。五是替代。要制定補貼政策,完善供應政策,封閉供應鏈條,在農村地區全面實行3號煤冬季替代。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晉城市委確定,各級主要領導是環保第一責任人,要一把手抓一把手,層層傳導壓力;要制定環保責任清單,完善交辦、領辦、督辦制度,掛賬整改銷號制度,誰的孩子誰抱走。環保工作不合格,一票否決;要建立完善市、縣、鄉、村、企五級網格,定區域、定職責、定人員、定任務、定考核,做到不留盲區、不留死角。每個網格明確一個網格長,實行網格長負責制,實行軍令狀管理,精準到人。對環保工作重視不夠、監管不力,弄虛作假、應付過關,對存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甚至失職瀆職的人,要嚴肅追責。對不履行環保責任的企業和屢教不改的企業負責人,要依法嚴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