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在國內帶來大量就業,如果谷歌返回後必然也會

蘋果在國內帶來大量就業,如果谷歌返回後必然也會

前段時間,我用谷歌搜索“中美貿易戰”,結果,出來的大都是zhong國必敗,即將beng潰的條目,當時,我就在想。

如果美國人用谷歌搜索“美國”這個關鍵詞的時候,若出來的大都是美國即將玩完,美國如何辣雞,美國正走向衰弱的條目,那麼你說,美國民眾會答應嗎?

美國精英會答應嗎?

你是美國的公司,賺著美國的錢,卻不呈現美國的好,專門呈現反美國的東西,這怎麼行?你是伊朗派來的嗎?

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你不能總呈現不好的那一面,是吧?

這就是說,搜索引擎,它絕對是yu論引導的強大工具,強大到出乎很多人的想象,因為它決定了你能看到什麼。

8年前,谷歌賭氣離開中國,那時,我們普通網友是為谷歌感到惋惜和不平的,因為那時的我們也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監%管過於厲害。

離開中國的情況下,谷歌會怎麼做?

你不讓我好好地在你國幹,我為什麼還拿你國做朋友,既然不是朋友,就是敵人。

既然是敵人,那就別怪我了,我沒有義務給你做什麼。

因此,如果你在國外用谷歌搜索國內相關,出來的大都是不好的東西,這也是正常的,且是可以理解的。

但如果谷歌回到中國,那就從敵人慢慢演變成朋友了,再磨合一兩年,就是鐵桿朋友了,既然是朋友,那什麼都好說。

就像現在的蘋果公司,該公司與中國的關係就很棒。

作為一個普通網友,我希望谷歌和中國的關係走向正常,因為這是雙贏。

谷歌不能失去中國這麼大的市場,反過來,中國也需要這家在國界以外最大最大的搜索引擎。

有人會說,從來只有公司需要某個國家的,沒有哪個國家需要某個公司。

其實不然,在國界以外,谷歌能決定地球上的人能看到什麼,這是很可怕的力量,若他們一直

懷恨在心(這是必然的也是可以理解的),那就不要怪他們專門呈現中國不好的東西。

伊朗的網站上,凡是涉及到特朗普的新聞和文章,你能想象出,那些文章寫的是什麼,必然是不好的,一邊倒的。你說,你能指責伊朗不公平嗎?不能,因為特朗普是伊朗的敵人。

中國公司最終也要走出去

每次看到華為在美國頻頻遇阻,最終選擇,要退出美國市場時,我是沒多少感覺的。憑什麼我要有感覺?

谷歌當年在國內,不也是這般下場?谷歌不也退出中國了嗎?Facebook不也倒現在沒進入中國嗎?

既然Facebook不能進入國內,我們又如何批判美國給華為層層設阻?

現在,如果谷歌迴歸中國,則,這是趨於好轉的事。

沒有什麼是談不下來的,沒有什麼是不能溝通的,只要溝通,互相理解對方的核心訴求,只要我們是抱著歡迎的態度,開放的態度,只要谷歌想通了某些事,那麼,相處必然是happy的。就像蘋果公司和中國的關係一樣。

當谷歌努力遵守國內法律,順利迴歸後,我們的公司在進入美國時,也才會更加的順利。

美國的移民政策

由於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導致其他國家的人才在進入美國時出現困難。這是身在美國的大公司所不願的。

而當谷歌迴歸中國後,就能方便地招攬中國的本地人才,這是谷歌所願意的,也是普通國人所願意的。設想一個情況,你的孩子研究生畢業後,但無論他怎麼努力,也還是難以進入他夢寐以求的國內的大型互聯網公司,為什麼?因為公司有限,人才卻又那麼多。

也就是說,若谷歌進入國內後,招聘很多國內的人才,這會提升國內IT人員的收入,以及幸福感。

在這家幹得不爽了,你可以去那家。但現在,伸開一隻巴掌,你能數得過來。

因此,谷歌迴歸後,我們希望他們不是簡簡單單地設一個辦事處,一個異常龐大的機房,然後賺著大錢,卻不解決國內的任何就業。

我們希望,他們就像蘋果公司一樣,與中國深入交融在一起。

蘋果在國內帶來大量就業,如果谷歌返回後必然也會

截圖來自蘋果官網

蘋果在國內帶來大量就業,如果谷歌返回後必然也會

截圖來自蘋果官網

雖然截圖中的數據(500萬個工作崗位),可能存在誇大,但就算是數據縮小一半,也是很可觀,不是嗎?

這個,大家真是想多了。

這幾年來,我一直交替使用百度和谷歌,並不是說,我能方便使用谷歌,然後我就不使用百度了,不是這樣的。

百度早就佔據有利地位,谷歌進來後,不可能在短期內就打敗百度,甚至5年內,這種可能性都是比較小。

絕對不是,如果谷歌進來,短短半年內,把自己的市場份額擴大到10%,你說,百度慌不慌?慌,因為這10%的份額有不少是從百度那邊搶過來的。再不加油,谷歌的份額會提升到12%,一年後提升到15%……這種持續的緊迫感類似烏雲壓頂。

百度慌是不是好事?對於國人來說是的。

一家公司只有擁有危機感,才會不斷奮發圖強,才會更尊重用戶,也才會更尊重自己的員工,最終,一起走向強大。

但一個不好的消息是,老大和老二大家,老三老四就……當然,這也不一定,沒有什麼是絕對的。


除非發生世界大戰,否則,谷歌甭管怎樣都會進入中國,但即使是世界大戰,也有結束的那一天。

故,谷歌進入中國是遲早的也是必然的。而中國公司大舉進入美國,也是遲早的事。

這才是開放共融。

以前沒有開放共融的基礎,因為一開放本土公司就玩完,因為那時的他們還是弱雞。

但此刻不一樣了,中國公司現在很厲害的,你看抖音在國外日活1.5億,傳播中國文化,混得風生水起,這就是例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