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將持牌?關於備案的三種猜測

財經熱點,看似離自己十萬八千里遠的事,卻時刻在影響著我們的投資理財收益和安全。如何通過熱點判斷金融市場方向,不是專家的事情,而是我們每一個投資人都應該掌握的技能。

本次通過兩個主題的解析及預判,不僅分享當前熱點分析的邏輯和投資的要點,並教會你學會如何掌握人性的技能。今天分享的主題是:強制監管下,下半年投資什麼更靠譜?並提出對P2P備案延期的三種猜測。

從2017年開始,強監管、降槓桿、防風險都是中國金融監管的主旋律,從整治網絡小貸,現金貸,ico等金融的亂象,到整頓銀行的表外業務,肅清影子銀行,再到大資管新規,打破剛性兌付等等,監管層連出大招。

強監管之下,有人歡喜有人愁啊。在我看來,強監管是金融行業發展的必然,也是必要之舉。雖然會出現一些平臺融資困難、投資收益下降等陣痛,但總體來講,對金融行業的規範健康發展,以及對於投資人長遠的利益的保護,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說強監管,到底有哪些監管的措施?接下來給大家介紹比較重要的監管政策和措施,我們稱之為“立體強監管”。

資管新規

資管新規主要從五個方面進行的監管,包括打破剛性兌付、規範非標投資、抑制通道業務、控制槓桿水平和消除套利空間,重點關注下:打破剛性兌付和資產新規,對於我們個人理財的影響,這也是各位投資人更關心的話題。

打破剛性兌付:資管業務不得承諾保本收益,也就是理財產品不再兜底,風險由投資人自行來承擔。表面上看增加了投資風險,實際上提醒投資人:任何投資都有風險,要認清自己的風險承擔能力和收益期望之間的平衡。

此外,新規要求融資機構對資管產品實施淨值化管理,改變投資收益和留存的做法,管理費之外的投資收益全部給投資者,意味著購買正規的金融機構發行的資管產品投資收益還有可能會更高。

P2P將持牌?關於備案的三種猜測

新規對投資人的影響

資管新規對投資人的幾個影響:

第一,再也沒有保本保收益的理財產品可以買,尤其是收益性又高,流動性又好,幾乎沒有風險的理財產品,再也不存在了,與之相反的是結構性的存款、大額保單、貨幣基金、債券式的理財產品會成為理財的新寵;第二,非標投資會大幅度下降,私募、信託等高風險產品的投資門檻會提高,信息的披露也會更加的透明;

第三,股市由於銀行主動管理帶來的一些長期的增量資金而加大配置比例;

第四,鼓勵投資人教育,會促使人們的理財觀念不斷的走向成熟,長期投資、分散投資、價值投資以及資產配置等重要的理財觀念會真正地深入人心,從而引領金融市場走向正軌。

P2P備案

P2P備案為什麼一而再再而三的推遲?現在還能不能投資p2p?確實,在金融強監管的大背景之下,P2P網貸日子也非常的不好過,尤其是懸而未決的備案讓市場和投資人的心態都是非常的焦慮。

目前關於備案延期有三種猜測。第一種,網貸行業複雜程度、波及範圍超過監管層的預期。目前仍有5000億元超限額不合規的資產存量,清理的難度是非常的大,消除違規的存量業務意味著出現大量合同違約的風險,P2P平臺一端是借款人,一端是投資人,一旦在整治的過程當中稍有不慎,就可能會引發大規模的違約暴力事件,政府也不想看到。

第二種,p2p的網貸整改要由備案制改成是牌照制,新任央行行長易剛上臺之後五次在公共場合強調,金融機構要持有牌照,p2p也是牌照制的可能性很大。

第三種,p2p平臺現在歸銀保監會管理,過去是“一行三會”,現在改成“一行兩會”,這樣的調整力度是非常大的,所以P2P平臺具體由誰來管理,尚且有待商榷。監管政策猶豫不定之下,p2p網貸行業也開啟了新的一輪洗牌,大機構積極備案,中小機構要麼是黯然退出,要麼就是自殺式的引爆風險。

“一行三會”到“一行兩會”的監管格局的調整,作為20年來力度最大的國務院機構的改革,銀保監會整合正在進入深水區。

而銀保監會的主要職責是按照法律法規監管銀行業和保險業,維護她的合法健康地運行,化解金融風險,保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市場的總體的穩定。

還有其他幾個監管政策值得大家瞭解:

第一個,限制第三方支付平臺,限制支付和提現額度,整治第三方支付的亂象。第三方支付的功能越來越強大,威脅到銀行的一些功能。

第二個,監管層開出海量的罰單,不斷地對金融機構和投資者違規的行為進行懲罰,範圍、對象和力度都不斷刷新記錄。(3月14號證監會對廈門北八道集團開出了55億元的罰單為證監會史上最大的罰單處罰)

第三個,民營金控公司的監管在加強,5月22號監管局挑選除了中信、螞蟻金服、光大、招商、蘇寧等五家機構作為監管首批對象。導致很多互聯網巨頭bat們紛紛從以前宣傳要顛覆傳統的金融,到現在表示說不做金融只做科技的態度轉變。

投資人需要注意那些危險區域呢?

我跟大家特別提醒一下三種注意區域,做好金融風險的防範。

第一,遠離網絡傳銷和非法集資。據公安部消息,近年來,以虛擬貨幣,金融互助,愛心慈善,股權投資,微商代理,互助養老等領域都成為重災區,需要投資人注意

第二,遠離五類極端平臺。

1、遠離兩種極端規模的平臺:名聲在外、小而美的平臺

2、遠離收益高,期限短的平臺。目前整個行業趨勢收益率普遍下降,期限延長,顯然逆潮流不合理。

3、遠離無銀無證的平臺,銀指銀行存管,證是信息三級安全等級證明

4、遠離虛假標的平臺,信息披露不清晰等

5、遠離自融嫌疑的品牌

第三,遠離企業債。數據顯示,截至5月25號,有11家發行人的20只債券發生的違約,涉及的金額是166.5億元。接下來三四季度可能也會有一些消息出來,市場壓力相當大。

下半年投資什麼更靠譜

我的觀點是:下半年的市場環境內憂外患,內有金融降槓桿、信用債違約;外有美聯儲加息、中美貿易的博弈。在不樂觀的環境下,理財堅持三原則:現金為王、防禦為主、長期為佳。首先預期就不要太樂觀,綜合理財收益大概8-10%已經很不錯。

我一般也不太建議散戶直接去買股票,炒股是技術性的工作而且真的很累,但在未來的兩年,我相信經濟還是會慢慢復甦,所以18年下半年也許是相對偏低的點位,可以選擇優質大藍籌長期持有,我比較看好消費升級、高新科技。相比較股票而言,我更建議大家投資基金--首推基金定投,趁著現在股市下跌,是定投較好的時機。債券型基金也值得關注,預期收益還是可以的,雖然今年上半年沒有那麼高啊,但相比較而言,債券型還是比較安全靠譜的。

另外,“A股入摩”指A股納入MSCI的指數。外資湧入,對增加市場的資金量大會有幫助,外資可能抄底一些優質股票,也會推動企業估值的提高,國內外投資人觀點的碰撞也會對A股投資人的心態優化會有比較好的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