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陸勇不是藥神 誰能夠成爲真正的藥神?

近期熱映的我不是藥神,一度蟬聯各大媒體的話題熱榜。該影片確實反映了許多問題,但還是會讓觀眾對高藥價存在誤解。

相信有人會問,為什麼中國不能像印度一樣,走仿製藥的路呢。在印度,仿製藥不是假藥,是仿製其他專利藥進行研發和生產的正規藥物。印度實行了一套獨特的制度來保證仿製藥的生產。中國並非沒有相關專利政策,真正原因是在中國連仿製藥也很難做。藥品鋪料質量標準及環保排汙不達標,原料藥企以中小型企業居多,仿製藥的一致性評價標準混亂,仿製藥審批部門拖沓受理等一系列問題,導致中國難走印度神藥之路。

《我不是藥神》:陸勇不是藥神 誰能夠成為真正的藥神?

李乃文扮演的瑞士醫藥代表,很多觀眾把他當作是大反派,認為他利益燻心,肆意抬高定價,在我看來,他並非惡人。

《我不是藥神》:陸勇不是藥神 誰能夠成為真正的藥神?

新藥的研發前期工作是漫長而又艱難的,投資幾十個億加上人力物力的配備,影片中的格列寧的原型抗癌神藥格列衛,前期研發耗費13年的時間,從研發到上市還要經過動物和臨床試驗,期間還經歷藥企合併,新東家對此項目不太敢興趣,正因為有科研人員的一再堅持與良好的職業素養,才能有新藥的問世。

而且並非所有的新藥研發都會成功,成功上市的可能只是百分之一。雖然生產成本很低廉,鄰國印度只需正版的5%-10%,但他們只是生產,沒有前期研發。

前段時間,阿爾茲海默症的研發被爆出在第三期的臨床實驗宣告失敗,這也就意味著之前所有的努力全都白費,科研的投入是有很高風險的。所以說拿什麼來維持藥企的正常運行,只能靠新藥的投產來支持。是的,如果這些成本都由消費者承擔確實是天文數字,相關的醫療保障才是真正要關注的核心。

《我不是藥神》:陸勇不是藥神 誰能夠成為真正的藥神?

好在2017年,包括格列衛在內的36種高價藥通過國家人社局與藥企直接談判,降價並納入醫保,其中絕大多數為抗癌藥。但36種藥肯定是不夠的,依然有很多患者靠藥品代購來續命。然而國內抗癌藥的天價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國內藥品行業創新能力不足,不像普通感冒藥一樣,有諸多的同類替代品。國家對科研的投入是遠遠不足的,僅僅依靠藥企難以解決這個問題,科研單位更應該加把勁了。

國家醫保局也在加快抗癌藥降價,很多事情國家一直在做,只是電影的播出讓更多人關注到這件事。我們的改革一直在路上,從未停過。下一階段,國家將開展專項招標採購,在充分考慮降稅的基礎上,通過市場競爭實現降價。

《我不是藥神》:陸勇不是藥神 誰能夠成為真正的藥神?

專利權利和病人的利益似乎在這個故事裡成了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但其實他們的本質上是一體的,有專利的保護才能有企業願意投入做原研藥,開發、創新、研究從來都是需要代價的,而解決這一悖論大概需要以下幾個方面合力完成:

1、加大研發的力度。創新是一個不過時的命題,仿製藥不管怎麼樣都是在原研藥的基礎上完成的。在這基礎上,保護專利的原則是怎麼樣都不能退讓的。

2、加快藥品審批審評的速度,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需要掃除很多制度不健全產生的壁壘,讓國內仿製藥的道路走起來不要那麼艱難。

3、增加列入醫保的抗癌藥品種。增加醫保基金在這方面的投入,或許中間還有很多關卡需要時間,但這對很多看不起病的癌症患者來說是生命最後的曙光。

我國仍是發展中國家,制度法規在一定程度上不如發達國家健全,但改革開放到現在,身為九零後,也親身經歷許多變化,感受到了改革帶來的諸多便利及福利,我們要有耐心,有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