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行業雷聲不斷,我們投資人應該怎麼辦?

今年6月開始,P2P行業一片恐慌!

從唐小僧暴雷開始,再到聯璧被經偵,圈內的四大高返平臺就此走下神壇。

其他不知名的野雞平臺,同樣也是雷聲綿綿不絕。只是這樣也就罷了,畢竟這一類偽P2P平臺,暴雷只是早晚的事。

記得最開始的時候,圖騰貸官方一則逾期的公告,直接在投資人群體裡炸鍋了。一時間,投資人的情緒瞬間差到了極點。

如果說,前面的平臺,一看就不靠譜。但是圖騰貸,怎麼說是一個正正經經的網貸平臺,在車貸領域都排的上號。

可能是這個市場沒有太多的理性了,類似於股市中的恐慌盤一樣,生怕自己投資的平臺也受到牽連。

說說投資人的情緒

因為行業雷聲不斷,網貸投資人的負面和恐慌情緒一直在積累,沒有太多的理性了。

小編認為,雷潮不斷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投資人的恐慌情緒。受到唐小僧這一個大雷的影響,導致其他平臺的羊毛用戶恐慌,形成多米諾效應,引起擠兌。

再加上,圖騰貸這麼一個正經運營的平臺,也出現部分逾期,又給很多投資人的情緒澆了一盆冷水(實際上很多投資人還是接受不了平臺去剛兌的事實)。

說不好,後面還會有一些有問題的P2P平臺,被情緒恐慌到極點的投資人,紛紛擠兌而垮掉。

雖然,這些能被擠兌垮掉的平臺(高返野雞平臺居多),大多算不上真正的P2P平臺。但是投資人集體恐慌了,哪個平臺敢說自己能夠抵擋這些投資人的擠兌潮?

而且,對於網貸投資人來說,P2P行業確實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尤其是信息的不對稱。誰能保證自己投的平臺,百分百都是靠譜合規的?沒人敢這麼說!

所以,小編建議,如果你不是那種投資風格激進的投資人,沒有足夠的風險承受能力,對於那些負面纏身,風險偏高的P2P平臺,就儘量不要碰了!

二 後面平臺應該怎麼選

後面怎麼選平臺?

就來簡單聊一聊,在行業這個動盪期內,網貸行業又一次洗牌的情況下,相對靠譜安全的平臺怎麼選?

其一,P2P行業從最開始到現在,最多的時候,有6000家平臺之多,到現在已經剩下不足1700家了。

可以預見的是,這個數字隨著監管備案合規的壓力,資金運營成本的壓力,行業競爭加劇的現狀,還會陸續減少。至於最後能剩下多少家,這個誰都說不好。

最終能夠存活下來的平臺,要麼有背景實力撐得住,要麼資產運營優勢強。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平臺能夠最終勝出呢?

首先當然是平臺背景實力強,比如陸金所、宜人貸、拍拍貸等頭部平臺,基本上合規備案沒有問題,後面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但是這裡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頭部平臺也是需要甄別的,不只是體量大、規模大就是靠譜平臺。

相反的,有一些體量大的平臺違規業務存量多,背景實力並不強,能不能備案成功都說不好(也許這是備案延期的因素之一)。

小編認為,最終能通過備案的都是強平臺,比如說背景實力強,資產較優質,風控能力強,運營能力強等等,這些才是平臺真正的硬實力,而不是單單靠成交量大的平臺。

其二,對比有背景有實力的大平臺來說,小平臺的抗風險能力就有明顯的差距了。畢竟人家大平臺的背景實力在哪,兜底能力強,小平臺有這些背景的並不多。

對於小平臺,如果資產質量差點,獲取資金成本高點,一個備案延期就拖死一部分平臺。

因為他們大多專做一個領域,如果政策下來,這個業務不給做了,要轉型,平臺沒有足夠的資產經驗,出事的概率就高了。

再比如說,行業環境惡化,比如這一次的雷潮,很多投資人信心、情緒影響比較大。如果一個平臺突然項目出現逾期了,因為實力不夠沒法兌付了,後面的劇情就不用我多說了。

所以,挑選中小平臺,現在最好是看兩個點:平臺目前是否實現盈利(盈利才是王道);平臺的背景實力有沒有兜底能力。

最後,比較欣慰的是,圖騰貸一事,除了剛開始投資人情緒比較激動,到今天,不管是投資人群體,還是行業的自媒體,都沒有落井下石,給了圖騰貸精神上的支持,這一點是沒預想到的。

也說明,正經運營的平臺,即便短期遇到困難了,還是能夠得到多方的理解和支持。這一點,是其他高返野雞平臺享受不到的待遇(畢竟大家心裡都有點數,野雞平臺就是短期搏一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