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新媒体,新在贴心,重在走心|国内传媒动态

5月24日,人民日报发文《政务新媒体启动"关停整合"》,称多位微博用户吐槽称收到某镇人民政府的官微推出雷人私信——铺天盖地的卖鞋广告。广西贺州黄田镇人民政府的官方微博账户不仅几乎每天通过私信推送卖鞋广告,其自去年注册以来更新的三条微博,内容也都无一例外与卖鞋有关。

政务新媒体,新在贴心,重在走心|国内传媒动态

5月2日,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某基层学校教师就学校生活补贴发放不合理一事,向微信公众号"贵池区人民政府发布"发送了一条咨询信息,收到的回复是"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这名教师将信息重新发送一遍,收到的反馈变成"我仿佛听见了一群蚊子在嗡嗡嗡"。后经了解,此官方微信平台由中国联通池州分公司代为运营,回复时,处于由智能回复软件"小黄鸡"自动托管状态。

再早前,年初,微信认证为当地宣传部门的"抚顺网信"公众号上发表文章,介绍东北房价低、环境宜人等优点,文中不时夹杂一些粗俗的脏话。面对网上"投资不过山海关"的揶揄,文章放言"不过山海关?爱来不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格局已然发生变化,微博、微信被广泛运用到政务工作当中。截至今年3月31日,政务微博已突破17.5万个,其中政务机构官方微博13.6万个。然而,政务官微不当发文、不当回复、不及时回复甚至不回复的情况时有发生。

政务新媒体,新在贴心,重在走心|国内传媒动态

有的官微"只建不管",长期"零发稿",处于"停摆"状态,群众的留言、诉求更是无人问津;有的把官微交由第三方管理,当起"甩手掌柜", 放弃了对内容的掌控,放弃了和民众交流的机会;还有的是官微,却不官方,"卖萌""怼人"时有发生;还有的官微过于谨小慎微,文章和言论的列表中近乎全是转载"政治正确"的文章,毫无联系实际工作的特殊性、针对性。

政务新媒体走过从无到有的阶段,正在经历由乱到治的过程。作为政民互动与为民服务的线上延伸产品,运营过程中理应坚持以发布为基础、互动为核心、服务为根本。尽管,互联网传播需要不同于传统四平八稳的新鲜表达,但公与私的界限从来没模糊过,服务与被服务的主体并没有变。

4月,环保部官网发布《关于环保系统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存在"零发稿"或久未更新情况的通报》。这是2013年以来,中央部委一级发出的聚焦政务新媒体运营管理和整顿的第一份正式通报,剑指政务新媒体运行中"只建不管"的问题。

4月出台的《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首次提出对政务新媒体运营管理的"关停整合"机制。明确提出,用好"两微一端"新平台。要求严格内容审查把关,不得发布与政府职能没有直接关联的信息,信息发布失当、造成不良影响的要及时整改。

《南方日报》本周发文建言,应对政务新媒体形式主义,关键在于做好"加减法"。新媒体建设要有"集约共享"的减法思维,打破各部门各自为政、缺乏联通的现状,比如规定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只开设一两个政务新媒体,所属部门、单位通过加载模块和栏目开展服务。另一方面,新媒体建设要有"价值服务"的加法思维,该有的功能要有,该简化的要简化,实现留言评论、在线访谈、征集调查、咨询投诉和即时通信等功能,收集群众反馈。此外,应该实现专人运营和维护,要求沟通要大气、得体、有效。

政务新媒体首字是"政",是直面公众的互动纽带,也是见证政府工作的形象窗口。亟待提升含金量,实现指尖上的"有话好好说"。

政务新媒体,新在贴心,重在走心|国内传媒动态

作者:任侠,非资深、想保鲜的媒体人。十年新闻生涯,喧嚣中默默写字的那一个,可能就是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