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沙變風景 黃沙化黃金——庫布其沙漠上的綠色追尋

115公里長的柏油路,就像一把利劍,由南往北刺進沙漠腹地。廣袤無垠的大漠被劈成兩半,一望無際的黃沙嵌上了一條“銀絲帶”。

這是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庫布其沙漠的第一條穿沙公路,始建於1997年,在1999年全線貫通。它既是沙區人民破解生存危機的利器,更刻下一代代治沙人追尋綠色的印記。

風沙變風景 黃沙化黃金——庫布其沙漠上的綠色追尋

  一條穿沙路 幾代治沙人

30年前,位於黃河“幾”字型內側頂部的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沙漠寸草不生,風吹沙起,1.8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了“生命禁區”、“死亡之海”。

而供應著內蒙古中西部幾十萬人食用鹽的杭錦旗鹽廠,就困身於這茫茫沙海中。它與火車站直線距離為60多公里,繞道而行需要330多公里。因此,鹽廠每年的營收都消耗在走出沙漠的路上。

為了尋求生存之路,人們推平沙丘、夯實路基,在漫天黃沙中一分一毫地向大漠“要路”。路修到哪兒,人就住到哪兒,“天當被子地做床,黃沙拌飯可口香”。三年寒暑,七次會戰,修路人在大漠中闖出了這條連通外界、盤活經濟的生存之道。

2018年7月底,記者坐車行走在這條公路上,透過玻璃窗放眼望去,公路兩邊一片皆綠。植樹造林後形成的綠色屏障,20年來不斷向外延伸,開墾出另一條生態之路。如今,草木長於荒漠之上,綠意覆蓋住黃沙。藍天白雲之下,風吹而過,捲起的不是漫天沙土,而是淡淡草香。

風沙變風景 黃沙化黃金——庫布其沙漠上的綠色追尋

修路的故事和綠進沙退的轉變,幾乎是30年來庫布其沙漠植樹造林、大漠變綠洲的縮影。

人們經常能在這樣的描述中回到20世紀80年代的庫布其沙漠:“茫茫萬畝沙,從來無片瓦”、“清湯掛麵碗底沙,夾生米飯沙磣牙,帳篷臥聽大風吼,早晨起來臉蓋沙”。當時惡劣的生態環境不僅成了制約發展的“絆腳石”,更是危及生命安全的“攔路虎”。

面臨著生存危機的沙區人民開始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逐步走上一條追尋綠色的道路,在與大漠的抗爭中,一點一滴地奪回綠色。

  “政府+企業+農牧民”共同發力打贏“人沙大戰”

“人沙大戰”中,鄂爾多斯人出的第一張牌是:政府出臺政策,引導人們造林治沙。

從改革開放初期的“誰種誰有,允許繼承”、“允許單位和個人到農村牧區承包‘五荒’”,到新世紀以後的“立草為業、舍飼精養、為養而種、以種促養”、“禁牧、休牧、劃區輪牧”,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30年來,一系列政策相繼出臺,鼓勵著著沙區人民在不同時期的荒漠上進行生態建設。

有了政府的政策性主導,企業開始進行產業化投資,逐步形成了生態修復、生態牧業、生態健康、生態旅遊、生態光伏、生態工業“六位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生態產業體系。目前,在庫布其沙漠參與治沙和沙產業開發的企業數量達80多家。

風沙變風景 黃沙化黃金——庫布其沙漠上的綠色追尋

在治沙龍頭企業億利集團董事長王文彪看來,億利庫布其治沙的投資模式是“公益與產業相結合,輸血與造血相結合”。

據他介紹,30年來,億利公益性投資30多億元,產業性投資380億元。“第一個十年是‘純輸血’,就是從億利的主業利潤中每年拿出10%到20%來進行治沙;第二個十年是‘輸血+造血’;後十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治沙完全是‘造血’,走上了良性道路。”王文彪說,億利沙產業的銷售收入主要來自醫藥、旅遊、光伏、工業、肥料、飼料等。

同時,企業的投入給農牧民提供了“市場化參與”的機會。有人承包上千畝荒漠,種植經濟效益較高的甘草,有人組成民工聯隊,承包企業的種植項目,帶領工人為企業打工。這讓沙區人民尤其是貧困戶共享到沙漠生態改善和綠色經濟發展的成果,獲得治沙增綠和民生改善的“雙實效”。

  “生態+經濟+民生”治理模式收穫“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

杭錦旗的生態光伏治沙基地,就是“政府+企業+農牧民”共同進行生態建設的縮影。

該基地由政府的主導、生態修復企業億利集團投入建成。2萬畝沙地上支起的60萬塊光伏發電板,既能遮光擋風、固定沙帶,還能利用庫布其沙漠每年3180小時日照等資源進行發電。2016年建成運作以後,基地年發電量達5億度,銷售收入約4.5億元。

光伏發電板之下,種著甘草、苜蓿等耐寒耐旱的植物。它們既可增加沙地肥力,長成之後又能做成藥材、飼料,帶來經濟效益。目前,基地將經營權交給當地15戶貧困戶,經營收入也由他們享用,每戶人家年均增收2萬多元。此外,板間養殖的收入、清潔發電板的薪水,也為成了貧困戶的經濟來源。

風沙變風景 黃沙化黃金——庫布其沙漠上的綠色追尋

如今,“生態+經濟+民生”,已經成了庫布其沙漠的治理模式之一。它不僅改善了生態環境,還帶動農牧民逐步摘掉“生態難民”的帽子,成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真實寫照。

位於庫布其沙漠腹地的官井村也是一個鮮明生動的例子。曾被風沙攔住生存去路的村子,在2013年8月成立鄂爾多斯首家林業類專業合作社,用國家政策補貼引導村民治沙造林,再通過市場對接和政策分析逐步開發林業資源,發展林業經濟。

目前,合作社有林地16.7萬畝,以沙柳、檸條、楊樹等極強抗旱性植物為主,同時還形成紅棗、甘草、優質牧草等具有明顯特徵的產業帶,村民人均年純收入達到12000多元。

  技術創新為生態建設提供新動力

沙漠披綠衣的另一個法寶,則是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庫布其沙漠腹地的阿木古龍沙產業基地如今的鬱鬱蔥蔥,就是得益於種植新技術。

2013年以前,這裡是嚴重荒漠化地帶,分佈著30多米高的沙丘。五年來,人們在這裡種上既可防沙固土又能固氮改土的甘草,並創新種植技術。與傳統的“豎種豎長”不同,新技術將甘草根苗橫放在離地表30公分的沙土下,讓它“躺著長”。經過一番孕育,根的兩側長出許多側枝,向上而生,破土而出,一株甘草佔地面積達1平方米,治沙面積是傳統“豎種豎長”的10倍。

其次,因其是淺層種植,不需要像傳統種植一樣把根深入到地下1米,收成挖出時能較好保護地表生態。目前,5萬畝沙地中,有3萬畝地還種著甘草,每年平均能帶來1400萬元的純收益。此外,基地還有300畝原先寸草不生的沙地,如今已修復成有機果蔬田。地裡長著西瓜、花生、玉米、土豆、紅蔥等,年均帶來約30萬元的純收入。

風沙變風景 黃沙化黃金——庫布其沙漠上的綠色追尋

這是沙區人民在長期的治理中逐步探索出來的方法。30年來,人們研製創新了十幾秒就能栽一棵樹的水氣種植法、迎風坡造林、無人機治沙等100多項沙漠生態技術成果,研發了沙柳、檸條、楊柴等1000多種耐寒耐旱的植物種子,逐步實現從分散治理到統一規劃、從傳統方法到工業化治理的轉變,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一套科學的解決方案。

守望相助、百折不撓的治沙精神

經過30多年來一代代人的植樹造林,1.86萬平方公里的庫布其沙漠已經有三分之一得到治理,實現了由“沙逼人退”到“綠進沙退”的轉變,走出了一條立足中國、造福世界的沙漠綜合治理之路,更鑄就了沙區人民“守望相助、百折不撓、科學創新、綠富同興”的治沙精神。

近年來,沙海逐漸泛起的綠色,挽留住那些準備遠走他鄉的“逃離者”。歸鄉的人們紛紛參與造林,綠了荒漠的同時,也富了自己。

敖特更花便是其中之一。風吹沙起,無電無路,庫布其沙漠以往惡劣的環境,曾讓這個土生土長的沙漠之女對其愛恨交加。學校放假,她不願回鄉;看到企業僱人造林治沙,她不相信不毛之地能養活草木。

直到2004年大學畢業,看到沙海逐步顯現一抹抹綠意,敖特更花才決定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回到家鄉,在企業打工,種樹治沙。2009年,她成了民工聯隊小分隊隊長,帶著20多個工人在承包的2000畝的荒地上種樹,每天風吹日曬,埋頭苦幹。 

 

風沙變風景 黃沙化黃金——庫布其沙漠上的綠色追尋

十年間,她腳下的荒漠一點點披上“綠衣”,風沙變成風景,黃沙也轉化為黃金。以往,敖特更花一家三口一年的總收入不到1萬元。但如今,她把綠色事業帶出內蒙古,在西藏建立育苗基地項目和甘草項目,一個人一年純收入就達到20萬元。

如今,她翻新了家裡的房子,買了私家車,日子越過越有滋味。而民工聯隊的工人跟著敖特更花種樹,一天能掙到二百塊錢,一年平均有幾萬元的收入,“起初我的奮鬥目標是讓家鄉變綠,現在是想帶領鄉親們致富奔小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