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燕貧困山區支教十年,在質疑作秀中默默堅守


2006年江一燕去山區拍電影,才知道原來山裡的孩子過著這樣的生活。村裡有一間小教室,但因為沒有老師,教室已經廢棄,孩子們每天只能翻山越嶺,趕兩個小時的路到鄰村上課;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兒童,缺少父母的照顧,生活貧困,缺衣少食每個孩子都讓人心疼.....

當我走出大山,會不停地去想:這些留守在大山裡的孩子,沒有親人在身邊,他們更多需要的是物質還是精神?物質能給這些孩子們帶來持續的快樂和滿足感嗎?我們離開後,他們怎麼辦?這樣就開始慢慢地,每年回去……

自此,江一燕開始了不施粉黛地在山區低調支教。每年都要前往山區,短則一週,長則數月,教孩子們音樂、美術、手工、體育......在孩子們眼中,她是 “小江老師”,也成了很多孩子的“小江媽媽”。

從明星到山區孩子的老師、“媽媽”,從女神到孩子王,從妝容精緻到“蓬頭垢面”,她堅持了10年......她說:“我願意在舞臺上發光,這是我的工作;我願意做小江老師,這是我的生活,是我對這個世界的感受。”

孩子們缺衣少食,江一燕在網上開起了愛心義賣站,把自己以及圈內好友資助的物品在網上進行拍賣,所得資金用來幫助山區的孩子。給孩子們帶去校服、鞋等物品,給學校建起了廚房、廣播站,設立了獎學金。

在這裡,她感受到了孩子們的能量,“他們就像石頭縫裡的小草一樣,一出生就要自己學會努力地去尋找陽光,而不是別人給予他”。 江一燕決定要儘自己的一份力給孩子們一份希望。

山裡的孩子都很羞澀,害怕跟陌生人說話。江一燕就教孩子唱歌,給孩子們排練舞蹈,帶著孩子上體育課,一點點的走進每個孩子,慢慢發現每個孩子都是奔跑在大自然裡的精靈,可愛、善良、靈動。

除了給予物質幫助,更多的是教育孩子成長懂事,那些永遠溫柔的老師絕對是假的,要教育孩子首先要能“制服”孩子,江一燕說有時候自己也會很兇

江一燕曾獲美國《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國賽區“華夏典藏獎”,但在她所有的作品裡,她最為珍重的,是在山區支教期間記錄下的難忘瞬間。

有人說她是在作秀,可是支教十天可能是秀,支教十個月可能是秀,可是這個事堅持了十年,這還是秀嗎?她造就了這麼多成功的作品,會有必要在這種艱苦的環境下面作秀來為自己營銷嗎? 她回憶了在一次支教結束後,她為了趕飛機早早驅車前往機場,未能等到一名小男孩回到學校與她道別,在路上她看到一群瘋跑的孩子,她可以準確的叫出那個追著她車跑的孩子名字,可見她的心中每一個孩子的地位。

她曾說,雨傘自己撐,包要自己拎,有機會去走一走遠路,用雙腳去感激一下這片護佑你的土地,對身邊的每一個為你奔波忙碌的人說一聲“謝謝”,很多人本沒有義務為你服務,唯有你的尊重才會獲得他們更多的支持。 面對外界的種種質疑,她從未在意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