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戶能轉讓!場所不要證明!台州十條商改新政全國率先!

8月9日上午,台州進一步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再創民營經濟新輝煌新聞發佈會舉行。個體工商戶直接轉讓、個體工商戶跨境遷移、個體工商戶簡易申報等十條全國率先的商改新政以及四個相關配套細則在會上發佈。

新政戳這裡

一圖解讀商改新政

個體戶能轉讓!場所不要證明!台州十條商改新政全國率先!

四條新政突破政策法規藩籬

一大突破:經營範圍全面放寬

只登記一個主營項目,外加“兼營其他一切合法業務”。只要法律允許,都是你的經營範圍!

▶舉例:成立一個電子商務公司,經營範圍只要寫互聯網零售,不用再具體列出利用互聯網銷售服裝、鞋、化妝品等等具體項目。

二大突破:個體戶轉型轉讓

自1980年允許設立個體工商戶以來,不能直接轉讓,不能直接升級為企業。網吧、賓館、棋牌室等個體戶在轉讓時,營業執照、消防檢查、許可證和稅務發票等全套資料需要重新辦理,許多個體戶怕新證照辦不下來,不敢轉讓。

新政中“個體工商戶營業轉讓

”和“鼓勵商事主體轉型升級”兩條,允許直接進行變更登記。尤其是“個體工商戶營業轉讓”,兩個身份證便解決一切問題,方便快捷。

三大突破:個體工商戶跨登記轄區遷移

之前,個體工商戶場所變更,不能超出縣域範圍,想搬到其他縣經營,必須重新新辦。新政中“個體工商戶跨登記轄區遷移”,讓個體戶在臺州範圍內允許遷移外縣。

▶舉例:黃岩人在椒江開個麵館,幾十年老店,現在想回黃岩經營,到椒江或者黃岩行政服務中心辦一下手續就可以了。

五條新政降低准入退出門檻

一大放寬:住所申報制

住所登記,一直是登記重點難點。在過去,辦營業執照得有“房產證”或者“街道證明”,一個地址只准辦一個執照,想辦兩本執照還要“硬隔離”。許多業主在場所登記上跑斷腿,做不到“最多跑一次”。新政實行“

商事主體住所(經營場所)申報制度”,設定住所登記負面清單並實行動態管理。負面清單外,填寫申報表,免於提交住所材料。

二大放寬:地址全面放寬

推行“一照多址”“一址多照”和工位號註冊,簡單地說,就是一本執照可以加註多個分支機構,一個經營場所可以辦多本執照,一些新興行業創業者拿著“工號位”也能登記註冊。

▶舉例:小王在臺州創業園搞軟件開發,辦公場所只有一張標有“工號位”的桌子。現在他可以把“第58桌”登記為自己公司的地址。

三大放寬:個體工商戶簡易申報

簡單說,一個身份證,不要材料,不要一寸照片,籤個字執照到手。如果你不想來窗口,可以網上或自助申報點自助登記,當場領營業執照。

四大放寬:個體工商戶簡易退出

連續兩個年度未依法報送年度報告、查無下落的,經催告拒不辦理的,按簡易註銷登記程序予以註銷。不要登報聲明,不要房東申請。自助申報註銷的,一表申報,即時即辦。

五大放寬:涉企證照“一碼通辦”

憑著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上自行獲取的信息,便可到各部門、各單位、各金融機構辦理相關業務,不用出具任何證明。

一條新政加強事中事後監管

新政最後一條,“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是為解決新政推行過程中新發情況而設的兜底政策。新政施行後,台州市商事主體實現了“寬進”大氛圍,需要後期“嚴管”來引導商事主體合法、誠信經營。依託大數據,搭建並完善全市企業信用平臺,建立跨部門“雙隨機”聯合檢查機制,努力實現對企業“一次抽查、全面體檢”,營造公平競爭、誠信經營的市場環境。

四個細則同步推行,“媽媽式服務”到家

隨新政十條一起出臺的,還有四個配套的實施細則。一是構建全程電子化註冊登記系統。全面應用“全程電子化登記平臺”,實現商事主體登記“面對面”到“鍵對鍵”模式的轉變。二是推廣無紙化營業執照。創新應用電子營業執照,大力推進以電子營業執照為支撐的全程電子化登記管理方式。三是推行“多證合一、證照聯辦”登記。梳理工商總局2018年發佈的“二十四證合一”和浙江省2017年發佈的“十一證合一”目錄清單,推出商事登記領域“二十八證合一”。 四是實現商事主體登記“就近辦理”。 試行全市行政區域內的商事主體“全市通辦”模式,申請人可就近辦理跨區、縣的商事主體登記,構建起“多網點、全時空、零距離”登記服務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